强化巩固建平县退耕成果存在的主要原因分析与技术对策

2021-12-16 14:29李晓鹏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4期
关键词:退耕还林林业政策

李晓鹏

摘要:建平县属于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区,适宜大规模退耕还林,但是由于近年来粮食直补政策的变化等诸多原因,导致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出现渐退之势,本文分析了退耕还林中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低山丘陵区;退耕还林;林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6.27

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区,近年来,建平县充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积极推进退耕还林项目,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更迭,退耕还林项目也出现了消减的势头。弃林还耕的情况也少有发生。因此,正视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是巩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步骤。通过深入调研,对目前影响建平县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的主要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只要找出症结,提出相应的的对策,对于稳妥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1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退耕还林政策与粮食直补比较优势下降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参与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积极性下降了,为什么那?主要是国家现行的支援农业资补助,还有及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不断攀升上涨,近年来,为了支持农业,国家取消了农业税的相关政策,并且对于粮食直补和农资补贴力度不断提升。据调查,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朝阳市的平均粮食直补水平达到65 元/亩,对于农业县农业综合补助有的已经突破了100元/亩以上。再说粮食,2000年我省玉米价格只有1.30元/公斤左右,到2014年已经上升至2.3元/公斤,与之相应的谷子、马铃薯、蔬菜等其他农产品价格也在直线攀升。另一方面,与林业休戚相关的木材价格却一直持续回落,自2010年下半年,杨树原木价格从2008年初的900元/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550元/立方米,一直处于低迷的势头,部分退耕户的实际利益受到严重损失。

1.2 后期抚育管护水平低

2005年以来,辽西北半干旱地区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大枣、大扁杏、南果梨等兼用树种造林100多万亩,这些树种需要进行整形修剪、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才能实现早产丰产,但部分退耕农户根本没有实施标准化管理技术。我们在调查中得知,2005—2010年退耕地中种植的5万亩山杏中,有近2.0万亩由于没有退耕农户没有及时嫁接改造大扁杏或者仁用杏,2010年每亩的实际收入仅仅为120元,与改接大扁杏、仁用杏的山杏园比较,平均每亩收入低650元左右。与此同时,退耕还林的用材林,抚育间伐技术推广相对滞后2005年以来,辽西北半干旱地区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速生杨约70万亩,但75%的用材林由于抚育间伐时机没有把握,造成株行距密度过密,径生长速度及早减慢,降低了用材林应有的经济效益。

1.3低水平产业化运行对退耕还林提质增效拉动效应差

缺乏统一发展规划。部分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缺乏产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统一规划,对退耕农户没有统一组织引导,下产业发展规模小。据调查,我省南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发展速生丰产林基地300万亩,其中高效林下种养模式推广面积约20万亩,林下开发利用率仅7%,93%的林下土地资源与环境资源处于闲置状态,造成巨大浪费,影响了退耕农民的收益和成果巩固。后续加工企业发展滞后。我省部分地区与退耕还林紧密相关的加工企业规模小,退耕还林形成的林草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制约了退耕还林工程产业化发展。

2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2.1多方筹措资金,加大退耕还林后期投入力度

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长效补助机制。对退耕还林中已经转型为的生态林部分,要积极扩入生态公益林补助范围,由国家财政长期进行标准化的补助与扶持。通过地方政府统一协调与调剂,围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整合后与之相关政策扶持资金,如西辽河开发资金、果树标准园建设资金,经济林主要病虫害防治资金、荒山绿化补助资金以及农业开发项目资金、小流域治理项目资金。通过资金和项目的统一协调与整合,不仅实现资金利用效益最优化,,也解决了工程后期国家资金投入不足的实际问题,为退耕还林注入了新的生机。

2.2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抚育经营水平

利用林业部门专业化特点强的优势,组织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退耕果园、林地,进行果树品种改造方面的高接换头、整形修剪、主要病虫害防治的系列化服务;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推行经济林技术承包。第一步,在退耕重点村培养果树、林木管理方面技术骨干,第二步,再由技术骨干对退耕农户进行示范指导,积极推进承包技术服务,解决退耕农户管有不会管,不管舍不得的实际问题。第三步,林业经营部门应当积极推进林木抚育间伐和更新采伐项目工程,实现退耕还林工程林木的健康快速发展。

2.3加快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步伐

应密切结合辽西北地山秋林地区的退耕还林资源优势和经济特点,搞好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县乡村三级统一规划,动员退耕农民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稳步有序地向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推进,形成产业化、规范化的高产、高质、高效大枣、梨树、大扁杏等适宜本地的产业基地。不仅如此,还要强化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建立一批有规模、有档次、有质量、有效益的示范基地,积极推广优质高效的果树、经济林新品种,林下、林间种养高效模式,引導退耕农民积极参与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推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柯珊.我国西部生态问题与退耕还林[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3):22.

[2]桔克曲一.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2010(8):25-26.

[3]张鹏.青海退耕还林区域划分及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J].林业实用技术,2005(11):11-12.

猜你喜欢
退耕还林林业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大姚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