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风格钢琴协奏曲演奏者对比研究

2021-12-16 19:29朱梦迪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4期

摘要:本文主要从柴科夫斯基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出发,通过霍洛维茨、阿格里奇、基辛以及王羽佳等著名钢琴演奏家的不同的演奏特点、对比进行分析、概括。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旋律优美、动听,很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被誉为’世界上最艰涩的钢琴曲”,就算如此,也依旧受大众追捧,甚至当做一种对自己钢琴技术检验的炼金石。

关键词: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拉赫马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一、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又叫作《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整曲分为三个乐章,极庄严而从容的小快板、朴素的小行板、热情如火的快板。

第一乐章开始可以明显的听到由号角的下行音节的进行渐渐烘托出钢琴和声部分,然后由提琴拉出主旋律的部分,钢琴则用降b小调的III级和弦进行和声铺垫,钢琴一行琶音引出单簧管、双簧管,再由此引出钢琴所演奏的主旋律。钢琴紧凑的上行和弦及急切的下行八度三连音程烘托出独奏的气氛,连续的几个下行十四连音及其的华彩,随后钢琴的连续三连音,呈示部主题是柴科夫斯基从乌克兰盲艺人搜集到的民歌,欢快、活泼,典型的小快板。

第二乐章开始,先由长笛、小提琴的弱奏来演奏作为一个背景,再以钢琴所交替演奏,然后由大提琴、小提琴等弦乐独奏,之后再交给钢琴进行独奏。极其美妙、动人、柔情的行板。

第三乐章由钢琴开始演奏主旋律,接着小提琴的演奏融入进来,两个声部的结合慢慢推向高潮,结束在降B大调上,热情、欢快的快板。

我先后聽了基辛、阿格里奇、霍洛维茨对这首曲子的演绎。第一次听基辛演奏这个曲子是在他卡拉扬合作演绎的版本,对于年仅十七岁的基辛来说,这首曲子演绎的十分得心应手,不论是技巧上还是处理上,到处都张扬着青春的活力。第二次听则是与卡拉扬大师的弟子小泽征尔的合作,与第一次不同的时,细节把握的更加准确了一些。

霍洛维茨演绎《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他在1928年的时候与托斯卡尼尼首次合作。曲毕,他气势磅礴的演奏、震撼人心的处理以及娴熟的技巧让他名声大噪,这也是霍洛维茨的成名之作。与基辛不同的是,他在这首作品的处理上,比基辛更加细腻,强弱对比更加突出,声音也更加饱满,情绪与基辛的也有很大的不同,尤其第二章的行板,霍洛维茨的手指十分柔软,可能要比基辛演绎的更流水一点。因为人个性不同原因,同一首曲子,两个不同的人演奏,却有两种不同的效果。

相比较而言,阿格里奇的演奏就要柔软许多,很明显的可以听出,阿格里奇的演奏与霍洛维茨明显不同。第一乐章开头的几个和弦大跳,比霍洛维茨的更加短促,没有霍洛维茨那么强,随后的跳音中,欢快、短促、颗粒度更明显,与霍洛维茨的相比较,更加的柔和,尤其是第二章的抒情部分,比起霍洛维茨的男人气概处理,阿格里奇多了份女性的优美,与基辛相比,就更不一样了。

这首曲子,三位钢琴家演绎的都很好,都很精准。一首曲子,三种不同的风格,基辛的青春洋溢在他的处理上,霍洛维茨的熟练技术以及强大的力度也在这首曲子里体现的淋漓尽致,阿格里奇的细腻、优雅、柔美也在这首曲子里很好的展现出来。

二、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又叫作《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这首《第三钢琴协奏曲》被誉为“世界上最难演奏的作品”,其曲作者拉赫玛尼诺夫也曾把自己的这首协奏曲称为“大象之作”来比喻演奏的沉重。

曲子开头由号角与钢琴一起演奏,《第三钢琴协奏曲》开头的低音管部分,拉赫玛尼诺夫运用了他一贯的作曲手法,将两个相隔小二度的音用附点的节奏形式开始创作,这种创作手法及节奏模式在他的许多钢琴前奏曲、练习曲中均可见。随后,钢琴双手的八度轻柔的加入走出了富有旋律色彩的线条,让人不禁想起俄罗斯的民间风情;小提琴、大提琴的十六分音符作为背景,随后钢琴的一串上行音作为背景,烘托出小提琴、大提琴的旋律线条,非常的柔美。提琴短暂的拉弓,与钢琴柔美的连线旋律形成一个对比,随后,主旋律、主体部分慢慢移交到弦乐,钢琴则作为一个背景、和声来烘托。最后以钢琴来再现主旋律,随后以连续琶音缓缓结束。整个第一乐章虽是快板、但整体的速度却不快,称为不太快的快板。

第二乐章是一个间奏曲,曲子转为A大调,变得明亮了许多,双簧管的奏出与第一章主题相似的旋律,忽然间,钢琴的一串急促的上行三连音将此曲再次转调,随后左手的的大和弦越来越加重,与乐队开始进行华彩部分的演绎,厚重的弦乐与钢琴的大和弦音程逐渐塑造出一种悲伤的气氛,随后进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终曲,是一个d小调二/二拍的奏鸣曲式。整个乐章拥有最艰涩的技巧,也是全曲的顶峰。钢琴在乐队的烘托背景下奏出第一乐章的旋律,随后钢琴以快速的切分节奏进入抒情的第二主题,钢琴就像跳舞的少女一般,灵动、精准、短促,乐队则像是陪伴她的群舞。随后,长号短促的吹响,钢琴连续的切分和弦与号角急促的进行,随后鼓的加入,一个短暂的停顿,钢琴急促的连续和弦与乐队的饱满进行将全曲推向最终,与定音鼓一起,辉煌的结束。

我听了阿格里奇和王羽佳的演奏。王羽佳是在2007年伦敦交响乐团访华时与其合作的这一首《第三钢琴协奏曲》。王羽佳最出名的除了她的技巧以外还有她的“快”,听了许多版本,王羽佳的速度可以算是其中比较快的,但是,除了快以外,她还将自己的情绪处理也融入了进去,阿格里奇则是演绎的十分炉火纯青,艰涩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在她的手里好像十分的轻松。

三、总结

两位作曲家都是俄罗斯民族音乐上的不朽人物,他们把俄罗斯民族音乐发扬光大,并将其推向了世界。

参考文献

[1]【美】埃弗里特﹒赫尔姆  王泰治、沈惠珠译  《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之柴科夫斯基》[D]人民音乐出版社

[2]吕昕《世界音乐巨匠—柴科夫斯基》[D] 西苑出版社

[3]陈安《艺术家的心灵—柴科夫斯基、契柯夫和列维坦》[D] 东方出版社

[4]【美】伯特斯坦  张慧译《柴科夫斯基和他的世界》[D]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德】安德烈亚斯﹒魏玛  陈莹译《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之拉赫马尼诺夫》 [D]人民音乐出版社

作者简介:朱梦迪,1997年11月出生,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钢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