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及对策

2021-12-16 22:39戴黎燕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4期
关键词:新特点会展经济对策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会展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其作用也越來越多的被更多人研究。近年来,国内会展经济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许多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点之一。但是,与一些国际会展强国相比,我们国家仍存在制约因素,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将从分析当前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入手,探讨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寻找促进我国会展经济健康科学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会展经济;新特点;对策

引言

会展逐渐成为政府推动产业发展与商贸繁荣的重要服务平台,并逐步转化为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或企业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博览会、展览会、国际研讨会、节事活动等,以此为支撑点,进行商贸洽谈、咨询服务,传递信息,相互交流,并提供相应的合作机会,从而促进行业的发展,共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可以说,会展经济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更是客观存在的优质产物,特别是在贸易经济、技术交流、信息交流和经济合作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当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目前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分析

1.1“五代表”经济带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在全国已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珠江三角洲、东北地区、中西部等五大特点突出、发展方向不同的会展经济带,为我国的会展业发展壮大打下了基础。我国的会展经济的格局中,长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以上海市为中心,在沿江与临海城市有东西二个“翼”,这两个“翼”包括南京、苏州、杭州、宁波、义乌、温州和台州等,是目前我国经贸、技术、文化交流最繁荣的区域之一,现有四百余家全球五百强公司进驻,可望形成亚洲最大的会展经济集群。而环渤海会展经济带则以北京为中心,以天津为翼,还有石家庄、太原、济南、青岛等市,它是目前中国知识最密集、技术力量最强大的经济强区。而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由广州、深圳、珠海、东莞、香港、澳门等城市组成,具有强大的产业支撑和区域会展合作空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区域的会展国际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粤港澳会展业融合发展将得到推进。东北地区会展经济带则包括了大连、沉阳、吉林、哈尔滨等市,具备了发达边境贸易会展的优势,同时,也借助当地产业,逐渐具备了发挥独特会展功能的能力,如哈尔滨的国际冰雪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是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每年举办一个月,均吸引大量游客参与,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中西部会展经济带包括成都、昆明、西安、兰州等城市和相关区域,集群效应明显,同时也突出各地个性,培育地区特色展会。

1.2场馆规模和展览数量不断扩大

我国会展业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已初具一定规模,并在逐步发展中壮大。我国会展总规模正以每年近20%的增长速度加快发展。尤其是在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年来,同全球各国间的经济往来比较频繁,我国会展业逐步成为世界会展业的生力军,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各项指标也在逐步改进,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发展迅速。不仅一二线城市重视会展经济,三四线城市也逐渐兴起会展场馆建设,对各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就场馆面积和展品总量而言,中国已经开始步入会展强国行列。根据2020年6月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展统计工作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数据,2019年,全国展览总数为11033场,展览总面积为14877.38万平方米,较2018年分别增长0.6%和2%。全年净增展览65场、展览总面积301.62万平方米。经统计与分析,截止2020年底,全国达标展馆三百四十五个,目前全球前10大会展场馆中,中国占据四席,分别是上海国际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广州琶洲展览中心和昆明滇池会展中心。其中上海国际会展中心的可展览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超越汉诺威展览中心,成为全球第一大会展场馆。

2020年在国内举办展览数量达到六千四百个,重点集中在机械制造业、建材、生物医药、机械电子、交通运输、纺织品服饰、家电及日用品、珠宝与美容、玩具、礼品及工艺品、食品饮料、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平面广告、金融投资、贸易出口、公安等综合性行业的十七个产业板块同时,中国也加大了境外办展的力度,“一带一路”成为中国机构境外办展的主要途径。2019年,中国在境外自主办展79场,展览总面积52.79万平方米,其中有61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占77.21%。

1.3会展质量持续提升

在展览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的同时,展出的品质与水准也在持续提升。部分专业展会也走进了公众视线,展出比例提高。中国国内一批较有实力的大中型展览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并组织了一些影响较大的国际展览,2019年共有16家中国内地组展企业办展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其中有3家境内组展企业办展数量超过100万平方米。目前,除了在中国规模最大、展品品种最多、客商数最多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外,其他大型展会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尤其是在上海世博会以后,中国的"科交会"、"高交会"等世界著名博览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影响力日增。

1.4会展经济拉动效应明显

从国际会展行业的专业人士来看,会展经济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的行业。以2019年为例,根据国际专业组织的统计分析,在全球范围内,世界各国在国际展会上的支出超过3800亿美元,均收益率仍维持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其中,中国平均每年在美国举行二百多次商业会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已达到了三十八亿元。尽管我国的会展经济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对会展经济拉动作用的研究目前主要限于一二线城市,但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我国会展业对主办城市的商贸、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广告、通讯等的经济拉动效果明显,为带动主办地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1管理体制机制有待理顺

会展产业内宏观管理的"错位"和"缺位"一直约束着我国会展业的正常发展。政府部门方面,在对会展业的内部企业管理上,也一直面临着多头管理、重复审核、重复会议主题等问题。所以,有必要明确主管部门,进而理顺管理体制。政府部门既是中国国际展览产业的宏观领导者,也是中国全球展览会的组织者。由政府部门所主导的中国全球展览活动,是我国发展会展经济的重点类型之一,起到了鲜明的政府风向标、城市形象推广载体、行业发展引擎和社会经济活动平台等功能,同时兼顾了政治经济利益和环保效益。但同时也面临着管理上的内生动力缺失和有效性欠缺,不利于本土私展题材的快速发展等成长方面的问题。

2.2制度保障体系不健全

中国目前缺乏涉及会务、商品展示和节庆活动的特殊会展法规。虽然上海等部分省市已经出台了一些管理措施,但限于会展业,还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所以必须逐步地不断丰富和完善。由于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展览业界在专利维护、行业信息统计、国家标准等方面的基础设施相对脆弱,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会展经济的蓬勃发展。另外,尽管中国各地政府相继制定了若干相关政策措施,但由于其执行成效各不相同,许多政策措施也亟需进一步细化贯彻。

2.3服务体系不完善

发展会展经济的服务体系重点表现在行政服务与展览配套服务,涵盖范畴广阔。举办展会需要报多部门审批。由于各种因素,不定时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直接导致了会展运营费用增加。同时承办会展项目也要求多样化的配套服务。而由于缺乏统筹规划,中国不少城市的配套服务并不尽如人意,直接影响着会展经济带动效应的实现。

2.4场馆利用率低

部分城市的老场馆大都设在市区,但并未留出发展空间,内部设备陈旧,展品进出不便,而且对地面的承重问题也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部分地方的新建场馆因配套与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对主办方的吸引力也不大,因此缺乏功能齐全、可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的单一场地。同时,全国场馆开展率低、利用率低的问题也普遍存在,特别是随着疫情等原因,线下会展项目有所减少,如何提高场馆利用率有待研究。

2.5会展企业竞争力弱,会展经济影响力有待提升

同国外著名展览企业比较,中国展览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本能力薄弱,集团化和规模化运营管理水平较低。它们一般在企业结构、管理制度、经营方法、技术手段以及经济效益方面与国际有较大的差异。同时,尽管中国品牌展览会的数量与影响力均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同会展与经济最发达强劲的发达国家比较下,也仍有较大差异。

2.6缺乏专业人才

会展专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均无法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是中国当前会展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之一。目前中国会展管理科学培养知识结构体系存在无法适应参展单位现实需要的情况,特别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存在短缺,直接制约着中国会展业参加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因为中国目前的会展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从专业设置、教师队伍构建、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以及实际教学使用等方面都需要与中国和国际会展业的快速发展相接轨,培养在校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从而解决会展人才不足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

3促进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

3.1创新会展经济管理体制

一是组建专职的会展业管理与营销组织,进行跨部门统筹管理工作,统筹协调对大型会务、展览、节事活动的规划、引导与管理;二是推出"一站式展会审批备案管理"、"绿色通道"等业务,通过精简程序,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有效降低主办单位的经营成本压力;三是通过构建由行政部门主导和展览产业协会主管相结合的产业监督与公共服务制度,以完成了展览行业协会的自治功能,包括协调经济管理、公共服务、企业自律运营等;四是进一步发挥地方工业合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合作联盟的主要功能,通过统一规划、优势互补、与公众资源的合理共享,最大限度实现龙头城市带动区域会展经济发展,从而提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实力。

3.2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引导支持

一是在制定国家会展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出台相关细则,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的监管模式;二是加强对会展经济的引导和支持。根据中长期发展规划,设立基金,实施税收优惠,减少区域间无序竞争,不断增强会展经济的带动作用;三是建立健全会展业统计制度,为未来会展研究与发展做好准备,也为宏观调控提供数据基础。

4结论

会展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要求我们不断加大行业引导和管理力度,以会展经济为专题进行研究分析,解决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实现我国会展经济质量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提升。

会展经济飞快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会展业在促进经济合作、技术交流、贸易往来、信息沟通及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新型经济增长点,会展业可以在新的方式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其无论是在科学技术实现的方面,还是在未来众多经济增长点的实现方面,都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会展业极强的产业带动效应,不仅可以培育新兴产业群,还可以拉动当地的多个行业发展,故有经济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之称。近年来,中国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会展项目逐步朝着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我国应在创新会展经济管理体制,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和培养专业会展人才方面加大强度,以促进我国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柯瑶.数字化改革助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商展经济,2021(21):4-6.

[2]張慧,王婷伟.四链双循环:多元价值共创视阈下会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展经济,2021(21):7-12.

[3]储士家.促进会展业发展壮大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J].中国会展,2021(21):48-49.

[4]何建东.会展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19(11):13-15.

[5]梁立国.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家庭生活指南,2019(01):100.

作者简介:戴黎燕,女(1979.10-)汉,湖南汨罗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会展经济与管理,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新特点会展经济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会展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持传播格局演变
区域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关系探究
电视新闻播音语言的新样式和新特点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
2014年度陕西网络传播十大案例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