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中渗透德育

2021-12-18 04:10邱艳静
清风 2021年18期
关键词:古诗文教师应道德

文_邱艳静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古诗文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圣贤的个人修养与道德情操。部编本教材收录的古诗文皆是文质兼美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要深入挖掘古诗文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增进学生的道德情感,将其转化为道德行为,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体验,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教师应加强审美渗透,感受思想之美

诵读是学生感知文本的主要方式,能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教师要依托古诗文特点,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诵读方式,让他们积极参与诵读,体会古诗文包含的韵律之美。

例如,在教学《十五从军征》一课时,教师应让学生读出节奏、读得舒缓、读出抑扬,使其能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学生只有通过诵读,才能揣摩古诗文的语言,体会其内涵。

又如,在教学《观沧海》一诗时,教师应让学生在诵读中划分节奏,在学生划出“二二”节奏后,教师可提出诵读任务,让他们确定诗歌的诵读情感,并让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所表达的内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作者的人生抱负,从而让学生受到人格魅力的影响。

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内化的过程,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向学生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的情感内化。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让学生的道德情感得以外化为德育行为,从而实现文章的德育功能。如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一课内容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延伸阅读材料,让学生感受学习没有捷径,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攀登成功的高峰。教师应让学生找出宋濂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解决之道,这也能为他们的写作提供明确的指向。

教师应加强互动交流,增进学生体验

教师要开展古诗文的阅读分享活动,促进学生智育与德育的相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要引领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活动,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读书交流会,让他们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要引领学生阅读古诗文中的经典作品,拓展学生的知识量,让学生获得知识的积累,还能对文章中的道德内涵产生自己的体会。教师要抓住古诗文中的关键内容,引领学生讨论交流,让他们分享、交流、表达,发展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表达能力的提升。如在教学《出师表》一文时,教师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教师可先让学生说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未半”与“中道”的含义,说说疲弊、危急存亡的局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可不可以不出师北伐等。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能让学生体会诸葛亮“出师”之“难”,从而感受到他是一个有血有肉、处境艰难的人。又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大家认为愚公是“愚”还是“不愚”?学生对此展开辩论,引经据典,各抒己见。讨论交流后,学生能感受到愚公面对困难时不退缩的精神,明白要直面困难,脚踏实地解决困难。教师要把握提问的时机,在学生有疑惑时抛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交流,增进他们对问题的理解。

教师应丰富活动形式,加强德育渗透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丰富活动形式,加强德育渗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举办古诗文名句展示,让学生搜集、交流、展示,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让他们感受古人的生活志趣,帮助他们调节紧张的学习情绪,使其能把握生活的真谛。很多学生受影视作品的影响,对古人的生活方式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还原历史背景。如教学《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寻找古人的足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古人的环境意识,领会他们的处世哲学。学生通过想象、交流,能从文章中获得启示,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德育与生活彼此相融,如果离开了生活的支撑,德育就无从谈起,教师要将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德育熏陶,增进学生的德育感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总之,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德育因素,采用有效策略,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还要有效渗透爱国主义、道德修养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等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古诗文教师应道德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道德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