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经·芣苢》的教学价值

2021-12-21 00:36付海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诗经和谐劳动

付海平

摘 要 《诗经·芣苢》入选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的第二单元。在语文课程的视域下,立足诗歌内容本身,依据传统儒家的诗学观念,我们发现《诗经·芣苢》在其内容、意境及诗教意义上都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如对劳动的热爱、对和谐身心的执著、对专一品质的诉求,在《诗经·芣苢》中都有集中的体现。

关键词 《诗经·芣苢》;劳动;和谐;专一`

《诗经·芣苢》属于十五国风中《周南》的第八篇,前接《兔罝》,下启《汉广》,入选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全诗如下: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毛诗序》:“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关于此诗之本事与试教大义,历来多有争议。依据统编本语文教材“人文主题与学习任务群”“双线组元”的设计理念,《诗经·芣苢》是作为实现本单元深入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人文主题的任务群而出现的。现立足文本内容,依据儒家诗教理论,在语文课程视域下探究《诗经·芣苢》的教学价值。

《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儒家诗学中,诗的功能有二,一是知识性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二是义理性的——兴观群怨、事父事君。诗的知识性功能指向的诗的本事,也就是诗歌的内容,诗的义理性功能则指向诗的象征意义,也即是诗的主旨。作为“人文主题与学习任务群”“双线组元”背景下的语文教材,《诗经·芣苢》的教学价值体现在它的内容价值、审美价值和诗教价值上。

一、内容之美,美在劳动

关于《诗经·芣苢》之本事,历来多有争议。但站在文学的立场,涵泳诗文,细绎诗旨,笔者发现朱熹在《诗集传》中的理解是最为恰切的。《诗集传》:“化行俗美,家室和平,妇人无事,相与采此芣苢,而赋其事以相乐也。”《诗经·芣苢》三章,章四句,全用赋体,均在描写妇人采芣苢一事,描写的就是一幅普通的农家妇女辛勤劳作的场面。

《芣苢》描写了一个完整、有序、流畅的采摘活动。《芣苢》三章,章四句。“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首章叙述采摘芣苢之前的心理准备,乃“将采而未有之词”。这是欣喜而充满期待的心理活动。“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继而叙述采摘的两个动作。“掇,拾也。捋,取也。”这是两个有着先后逻辑关系的动作,芣苢是一种有穗的植物,所以要先采摘下来,然后再“捋”其穗。据《本草》,芣苢有“强阴益精,令人有子”的功能。捋其穗而得其籽,以做此用。“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毛传》:“袺,执衽也。扱衽曰襭。”袺就是把衣服的下半部分对折往上提,目的是用衣服来盛所采摘的芣苢之穗。襭就是当衣服已经盛满了芣苢之穗后,再把衣服插进腰带中,以便确保芣苢之穗的安全。正如明代郝敬《毛诗原解》所言:“采采既捋,盛之以衽,薄言袺之。采采愈多,扱其衽于带间,薄言撷之。”

采摘活动是上古先民无为重要的劳动内容之一。在男耕女织的农耕的上古时代,采摘是先民获取用来果腹或者治病的食物、药物,用来保暖的衣物,以及用来祭祀的祭品的重要手段。如《周南·葛覃》中的采葛,《周南·采蘩》中采桑养蚕等就是为了获取用来保暖的材料。《周南·芣苢》则是采摘药物,是对生命的一种护佑。整首诗通过“采”“有”“掇”“捋”“袺”“襭”六个有着先后逻辑顺序的动词,描述了采摘芣苢的全过程。从开采之前的欣喜,到采摘过程中的谨慎,到采摘完成后的愉悦。通过有条不紊的程序,舒缓和谐的节奏,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先民对劳动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以及洋溢在诗中因劳动收获带来的无边喜悦。

二、意境之美,美在和谐

上古诗歌的典型特征之一是“诗乐舞”三位一体。《毛书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而《詩经·芣苢》便是一首典型的“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诗歌。

《诗经·芣苢》所写的内容是一群农家妇女于春和景明之时,共同采摘芣苢的劳动场景。这个集体劳动的场景具有两个特征,其一是节奏和谐舒缓,其二是心情愉悦轻松。这两个特征构筑了此诗和谐的审美价值。如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唐人《竹枝》、《柳枝》、《棹歌》等词类多以方言入韵语,自觉其愈俗愈雅,愈无故实而愈可以咏歌。即《汉乐府·江南曲》一首‘鱼戏莲叶’数语,初读之亦毫无意义,然不害其为千古绝唱,情真景真故也。知乎此,则可与论是诗之旨矣。”

这种移情、旷场景的获得,源自诗歌本身的叙事艺术——章句的重复,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复沓手法。而所谓的重复实际包括了两个方面:第一是音乐方面的曲调重复,采取一唱三叹的形式?第二是语言方面的句子和词语的重复。重复不仅起着重要的艺术表演作用?而且在歌唱实践中已经逐渐成熟?成为一种程式化的东西。细绎整首诗歌,节奏明快、韵律和谐,终其一篇变换的就是“采”“有”“掇”“捋”“袺”“襭”六个有着先后逻辑顺序的动词,而通过这六个动词又营造出了和谐共生的意境。正是这种就复沓的手法让诗歌的意境变得和谐、纯美,使得诗歌很具有和谐维度的审美价值。

因为重复带来的和谐舒缓节奏,使得诗歌中描述的主人公——采摘芣苢的女子,呈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继而构筑起一种诗意的生命状态,造就一种和谐维度的审美价值。

闻一多在《匡斋尺牍》里这样描述《诗经·芣苢》:

现在请你再把诗读一遍,抓紧那节奏,然后合上眼睛,揣摩那是一个夏天,芣苢都结子了,满山谷是采芣苢的妇女,满山谷响着歌声。这边人群中有一个新嫁的少妇,正捻着那希望的珠玑出神,羞涩忽然潮上她的靥辅、一个巧笑,急忙的把它揣在怀里了,然后她的手只是机械似的替她摘,替她往怀里装。她的喉咙只随着大家的歌声啭着歌声——一片不知名的欣慰,没遮拦的狂欢。不过,那边山坳里,你瞧,还有一个佝偻的背影。她也许是一个中年的硗确的女性。她在寻求一粒真实的新生的种子,一个祯祥。她在给她的命运寻求救星。因为她急于要取得母的资格以稳固她妻的地位。在那每一掇一捋之间,她用尽了全副的腕力和精诚?她的歌声也便在那“掇”、“捋”两字上,用力地响应着两个顿挫,仿佛这样便可以帮助她摘来一颗真正灵验的种子……她听见山前那群少妇的歌声,像那回在梦中听到的天乐一般,美丽而辽远。

“不知名的欣慰?没遮拦的狂欢”,这就是生命本真状态的一种显现,是一种诗意的人生与审美的人生。在这里,没有了“正墙面而立”的生命的逼仄,没有了“单向度的人”的生命的异化,有的只是一种生命的舒缓与绽放,属于生命的默化与诗化。可以说,这既是诗歌中呈现出了的一种场景,同时也是后工业时代中的我们对诗意人生的一种理想与关照,这种理想与关照本身就是一种和谐的境界,一种审美的境界。

三、诗教之美,美在专一

《诗经·芣苢》三章,章四句。极为罕见的是,全诗四十八个字,“采”字凡十三,“芣苢”字凡十二,“薄言”合凡十二,“之”字凡六,剩下变换的就是六个有着内在逻辑关联的动词。明代孙鑛在其《批评诗经》中说:“一事说六遍,只换一字,经中仅见此。”以至清代刘大魁在《诗经读本》中盛赞《芣苢》“天下之至文也”!而这种全诗自始至终只述一事的诗篇,除其诗歌内容带来的知识性功能外,便是其义理性的功能了。也即是通过对诗歌内容的“兴发”,而带来的人心的“感动”。从本质上来讲,诗之为诗正在于物我之间的相感、情理之间的相发、感于此与志于彼之间的涵咏互漾。

《诗经·芣苢》带给我们的诗教意义上的价值,正在于“一事说六遍,只换一字,经中仅见此。”的内容所呈现出的专一的品质。正如王夫之在《诗广传》中所言:

静而专,坤之德也,陰礼也。阴礼成而天下作以成物。故曰“《芣苢》,后妃之美也”。是故成天下之物者莫如专;静以处动,不丧其动,不丧其动,则物莫之有遗矣。芣苢,微物也;采之,细事也。采而察其有,掇其茎,捋其实,然后袺之,袺之余,然后襭之。目无旁营,心无遽获,专之至也。

“目无旁营,心无遽获,专之至也。”这高度概了《诗经·芣苢》一诗的诗教价值——专一。人正是因为有了此种专一的品性,于外可以专心致志获得事功上的成就,更为重要的是,向内可以坦然、坚定的面对生活的隐忧和生命的不确定性。我们也正是在这种专心致志地的状态下,去面对生命本身的不确定性,进而才能感受到闻一多先生评此诗时所说的“不知名的欣慰,没遮拦的狂欢”。这是一种生命的诗化,是一种审美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种走向人格完善的君子之道。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作为一部含纳上古文明精华的智慧之书,记载了上古先民对世界万物的种种观察与思考。自孔子“自卫反鲁,雅颂各得其所”以来,《诗经》便成为了历朝历代的教材,深入研究《诗经》的教学价值,意义重大。

《诗经·芣苢》因其叙写劳动的场面,因而从内容上具有了劳动之美;因其采用重章复沓的写作方法,营造出和谐淳美的意境,因而从审美上具有了和谐之美;因其具有“目无旁营,心无遽获,专之至也”的内在精神,因而从诗教意义上具有了专一之美。这就是统编本语文教材“人文主题与学习任务群”“双线组元”设计理念下《诗经·芣苢》的教学价值所在。

[作者通联:贵州遵义市第四中学]

教材是集意识形态逻辑、知识逻辑与教育逻辑为一体的内容载体。从国家事权高度定位和考量教材建设,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意识形态与科学知识的关系。教材作为某一学科领域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集中呈现,自然应当发挥“知识地图”功用。但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价值无涉的纯粹知识;知识本身带有价值关切,知识的选取与应用存在价值立场。尤其是教材这一特殊知识载体。教材编写必须把握好意识形态导向与学科知识呈现的关系,即知识的选取、组织与呈现以体现国家意志为前提。当然,强调教材的意识形态属性,并不是要把教材编成简单的口号宣传,而要以科学的学理分析实现知识传输,以深刻的思想理论说明道理,用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处理好这一问题,需要教材编写者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提升知识转化与融合能力,使我们的教材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经得起“为什么”的知识追问。

本土教材与外译教材的关系。长期以来,西方科学知识体系掌握世界话语权,我国在建设和发展现代教育制度过程中自然会受到影响。然而,外译教材在意识形态逻辑方面基于西方话语生成,若缺乏严格筛选把关,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处理好本土教材与外译教材关系,要以意识形态逻辑作为知识逻辑及教育逻辑的前提。即是否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国家意志和制度体系、符合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要求等,应当是选用本土及外译教材的基本准绳。具体而言,一方面,以开放心态借鉴吸收外译教材中的有益知识,在知识交流与碰撞中推动本土教材升级优化,实现知识创新;另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具体实践的知识宝库中总结、提炼、创新发展本土教材,充分实现和发挥本土教材的独特优势。

政府统筹与发挥市场活力的关系。一方面,教材不同于一般图书,也不是一般意义的商品,因此教材编写和发行不可能完全交给市场。坚持国家是统筹教材建设的唯一主体,不能有任何含糊。另一方面,推进教材建设必须激发和调动市场活力。层级丰富、门类多元是现代教育的显著特点,教材编写也相应表现出适应培养目标及知识需求之别而生的丰富性。创新教材编写及出版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优质资源,需要形成良性市场竞争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材出版市场有序开放,积累了丰富经验。何为良性竞争?如何激发活力?重要一条就是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争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这既是我国教材建设面临的迫切课题,也是我国教材管理制度水平与管理能力提升面临的重要考验,对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米博华、王梓《光明日报》2021年11月19日11版)

猜你喜欢
诗经和谐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诗经》中走出的“庄姜”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巧用《诗经》解难题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