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教学:单元学习任务落实的有效途径

2021-12-21 00:36张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问题

张齐

摘 要 单元学习任务是新教材的新设计。在目前教学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经验主义、轻视淡化、缺乏指导和语文异化等一些问题。本文从新课标的任务驱动、强调综合、重视情境等理念出发,尝试以微专题教学这种形式来有效落实单元学习任务。

关键词 单元学习任务;问题;微专题教学

传统教材的课后练习题往往是知识的识记和能力的训练为主。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创新了编写理念,在每一个单元都设置了单元学习任务,为每一个单元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路径,这是新课标理念在新教材中的投射和显现。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认识到这种变化?如何理解并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呢?在此,笔者试作一番探讨。

一、单元学习任务的编写理念

单元学习任务是新课标及新教材编写理念的直接反映,只有把握新课标的理念和新教材的编写理念,才能更好地落实单元学习任务。

1.任务驱动,落实“做中学”

新课标提出了18个“学习任务群”,新教材(必修)也相应地设置了单元学习任务,学习任務蕴含了语文教学目标,指向语文核心素养,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在“做”任务的过程中,会深入学习研究文本,掌握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需要运用多个知识点,调动多种能力,有利于多个知识点和多种能力的自然联结,形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戏剧单元,单元学习任务是“编写演出本演出”,学生为了完成“演出”的任务,会认真研读教材,主动收集相关资料,观看视频,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揣摩人物性格,编写演出本,试演并修改,从而完成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2.强调综合,倡导“大单元”

新教材以大单元来组元。在必修教材中,出现了1课多篇的编写方式,体现了“综合”“整合”“大单元”的理念。以往的教材一般是单篇课文为1课,教学方式一般是老师一课一课地讲解,一些具有相同或相似语文要素的课文也是一遍一遍地讲解,重复性的学习浪费了学生阅读的时间,导致学生的读书少,学生的兴趣也不高。因此,新教材以“单元”学习任务的形式呈现“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单元学习任务一般来说会覆盖整个单元,统领每一篇课文,体现了学习内容的综合和学习资源的整合。

必修教材下册第二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之一是组织学生从《雷雨》《哈姆莱特》任选其一进行戏剧演出。学生首先认真学习这两篇选文,在学习每一篇选文中比较,确定最终的演出剧目。当然,这个单元学习任务可以适当地扩充范围到《窦娥冤》,从三篇戏剧选文中任选其一进行表演。这样,以演出的方式统领了整个单元的戏剧学习,避免了碎片化学习的弊端,体现了大单元的教学理念。

3.重视情境,突出“真实性”

情境是新课标非常重要的理念:“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情境一般与学生的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生活相关,可能是他们今后的生活会遇到的问题或情境。创设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避免高分低能的弊端。

必修教材下册第二单元要求学生组织戏剧演出,分为四个步骤进行。第一环节要求学生深入研读剧本,重点抓住戏剧冲突,理解剧本的深意,这个任务是围绕本单元的文本学习而设计的。第二环节要求学生撰写演出本,重点体会戏剧情境和人物性格,揣摩适宜的表演方式,是在本单元学习基础之上的向外延伸、拓展,既指向了文本的学习,又有适度的拔高提升。第三是试演,学生在演出过程中仔细品味人物的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感知人物形象和戏剧冲突;第四是正式演出,评议总结,写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学生在演出的过程中认真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的表现方式,并反思其它同学的评议,类似于社会生活中的戏剧演出,融入了社会生活情境的成分。这四个活动环环相扣,把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落实单元学习任务的有效途径——微专题教学

微专题教学是“群文”“大单元”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方式,立足于大单元,对单元学习任务进行重新设计,以“微能力点”“微知识点”或者“微主题”引领整个单元的学习。同时课题容量较小,通常一个微专题为一课时、最多两课时就能完成,学生能够实现“一课一得”。故称为微专题教学。

那么,如何设计微专题教学呢?以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良知与悲悯”为例。

1.聚焦微小化

专题要微小,通过分析单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选文及学情,选取微小的教学点,以点带面,串起整个单元,能够涵盖单元学习任务,能够体现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同时要考虑课时的分配,一般一个微专题要以1-2课时完成为宜;课堂教学环节也不宜过多繁琐。“良知与悲悯”的起始课可以设计为“读‘戏’——戏剧矛盾冲突的魅力与精彩”,主要学习任务是掌握戏剧的情节,把握矛盾冲突中最为突出的部分,具体可以分为口述故事(分为复述、概况、一句话压缩)、图说矛盾(选择表格、曲线、思维导图等形式呈现矛盾的突出之处)、手写感受(围绕矛盾冲突,写读后感)。

2.指向专深化

“专”指微专题不旁逸斜出,不蔓不枝,聚焦于一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深”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微专题的难度相对于学生来说略高、略深,学生跳一跳能摸到,这样学生才会有探究的动力和乐趣,才能在核心素养上获得发展和提升;二是指各个微专题之间难度要逐渐增加,微专题能够带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引发学生深度体验和深度认知。如微专题“读‘戏’——戏剧矛盾冲突的魅力与精彩”,教学环节为口述故事、图说矛盾、手写感受,每一个环节的难度逐渐增大,贯通读写,训练了学生高阶思维。

3.序列结构化

每一个微专题都是本单元学习总任务的分解,是单元学习任务的组成部分。每个单元开发出来的微专题序列要结构化,要体现学生学习的逻辑顺序,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同时要兼顾本单元主要语文要素,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良知与悲悯”单元的微专题系列为:读“戏”——戏剧矛盾冲突的魅力与精彩、读“人”——戏剧人物性格的复杂与丰富、读“心”——语言与动作的心灵暗语、写戏——剧本、台本的“前世”与“今生”、评戏——各美其美的台上与台下。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相对完整的戏剧学习方法。

4.任务情境化

情境是新课标非常重要的理念,微专题要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所谓真实是指微专题所创设的情境是学生在现在或未来的生活学习中或者能够见到或体验到的,是可知可感的。情境化的学习任务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能够真正的发生。如微专题“读‘戏’——戏剧矛盾冲突的魅力与精彩”,可以设计情境任务为:学校开展东西方文化周活动,请你请任选一部作品为其代言。

5.学习活动化

活动是新课标的高频词,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要以活动为手段,通过一定的言语实践活动关联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习情境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解决复杂问题,从而掌握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因此,可以说活动“是完成任务的路径,是完成任务的保证”。

6.成果可视化

成果是微专题完成后的最终结果,是“关涉课堂主干问题的最后答案,它是带有总结性的”。可视化的学习成果是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观察依据,教师从中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到了哪里”,可以“看到”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否真正得以落实,课堂教学是否实现了“增量”;而学生也能够从可视化的学习成果中“看到”个人价值的实现,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良知与悲悯”单元中,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是学生写的感受、台本、戏剧演出的视频等等。

[作者通联:山东枣庄市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
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分析及选址建议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