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摭探

2021-12-23 06:07杨映
成才之路 2022年3期
关键词:班杜拉道德与法治应用

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德育的关键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榜样示范和自我效能感获得道德行为,能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文章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三元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理论以及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具体内容出发,分析“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及问题,并结合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成果的有效方式进行探讨,以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道德与法治;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G63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3-0046-03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的理论。班杜拉强调人类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而初中生正处于德育的关键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榜样示范和自我效能感获得道德行为,能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下面,本文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1.三元交互决定论

三元交互决定论指的是人、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相互独立与相互决定共存的状态,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心态体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不是单纯受个人内部因素、行为以及环境的影响,而是由这三者共同决定个人的走向,凸显出社会环境因素与个人内部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通过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可以发现,人的行为在受内部因素驱使的同时,又会对人的内部因素产生反向作用,而此时,社会环境就成为两者相互影响的媒介。由此可以看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还符合唯物论,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对于初中生而言,其道德素质的形成,既与外部环境有关系,也与自身的道德认知有关系。初中生会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认知来调节自身行为,这属于内部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现象会塑造初中生不同的道德品质,这属于外部环境的影响。由此可见,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三元交互理论适用于初中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升。

2.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指的是人们在不同的条件刺激下会进行不同的数据筛选,产生不同的反应,最终形成自己独有的思想与习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将学习分为两种,即直接学习与观察学习(间接学习)。直接学习就是通过刺激直接强化人的思维与意识,以此来达到学习的目的。但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主体意识,这就导致直接强化效果是有限的,人们更多的是通过观察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并且进行模仿来学习,而其中的榜样就是大多数人观察与模仿的对象。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学习过程进行了划分,分别是注意过程、保持过程、重复过程与动机过程。

3.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关于学习动机研究的理论,指的是人们为了完成某件预期事情所形成的预期期望或者主观评估,这是一种主观认知,但是对客观行为也具有调节作用。简单来说,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在活动过程中充满自信,活动结果也会更加符合预期;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活动过程中的行为会较差,导致活动实际情况与预期相差较远,甚至会对其造成打击,进一步降低其自我效能感。因此,自我效能感的高低需要通过适当的调节机制进行调整,主体可以通过进行正确的自我观察、树立恰当的行为目标来完成自我效能感的调节。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1.对“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视程度较低

要想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教学现状及成因有所了解。从实践情况来看,“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受重视,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而其中,学校与教师对于该课程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而学生对于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依旧很低,仅仅是当作学习任务在进行学习。当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视程度较低时,其备课质量就会降低,导致“道德与法治”課程缺少趣味性,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使学生不能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深层次内涵。而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时,就会缺少学习动机,不去主动思考和实践,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校和教师都非常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而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程度,则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引导。

2.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学生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因而对于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也较低,不具备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可以发现,学生学习的第一个过程是注意过程,而学生在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缺少兴趣的情况下,也就不会注意教师及教师传授的内容。这样,就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除了主观因素之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失去兴趣,也与一直以来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及历史渊源有关系。当前,新课改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还处在教学探索阶段,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使得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大,这也是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没有兴趣的原因之一。

3.忽略学生情感教育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极易出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问题,这使得学生不能深层次地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结合生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但是,现实中一些教师对各种教学方式掌握得不够熟练,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程度低,最终没能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通过榜样教学提高学生认知

如前面所说,学生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程度及兴趣低,是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班杜拉社会理论认为通过榜样的力量,可以从内部改变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认知状态,进而改变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程度与兴趣。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生活中的榜样。当然,对于榜样的定义是需要明确的,如日常生活中的闯红灯等行为是不能被定义为榜样的。在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身边同学的优点进行观察,如有的同学乐于助人、有的同学团结友善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其学习的榜样。除了身边的同学外,学生还可以对家长以及周边的亲人进行观察,如有的家长具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和谈吐习惯,这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塑造温文尔雅的形象。当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网络上的榜样。如有的学生爱追星,则可以让学生对该明星进行分析,明确该明星的优点,从而学习明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通过不断的引导,教师最终会发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所有内容都会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并且“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也会在一个又一个榜样的鼓舞下得以实现。

2.通过观察学习促使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意识

要想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不断增强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可以通过行为观察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主体人自身对于行为的调节,因此,对于正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而言,应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可有效帮助他们对道德行为进行识别,并且通过对比反馈来触动他们的思想感情,提升他们的道德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见到很多优良的道德行为,如让座、帮助有需要的人过马路等,而当学生观察到这些行为时,就会对自身行为进行对比,将自身融入其中,通过感情的共鸣,调整自身的行为。当然,这种行为调节还需要强化,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反复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行为意识,从而确保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

3.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新课标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程度,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師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已经在其他学科得到了广泛应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可以借鉴这些方法,并结合课程特点进行改进。因此,教师在应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要注重课中与课后对学生的引导。比如,在课中引导学生对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在课后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进行观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总之,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初中生德育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对该基本理论的阐述,更重要的是将该理论应用到初中生德育中,理论联系实际,发挥该理论在初中生德育中的最大优势,解决初中生德育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儿童德育的应用上有过许多的实验和研究,但在初中生德育的应用上还未全面展开,这说明该理论在由儿童德育向初中生德育的转变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多研究和探索该理论的应用,将该科学理论全方位地应用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解决学生德育中出现的问题,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艳,谭亚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朋辈引导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J].学术探索,2020(07).

[2]陈晓晨.巧设情境,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低年段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03).

[3]王晓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J].江苏教育,2018(40).

[4]张慧玲,石一晶.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的中学女生校园暴力现象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2).

[5]Melody L. Bethards. Applying Social Learning Theory to the Observer Role in Simulation[J].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2014(02).

[6]Seungbum Lee,Keunsu Han. Understanding soccer team supporters' behavior and culture in a globalized society from social learning theory[J].Asia-Pacific Journal of Health,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2012(01).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Bandura's

Social Learning Theory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Yang Ying

(Lijing Middle School, Licheng Street,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1300, China)

Abstract: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oral formation, they can improve their moral quality by observing and learning, example demonstration and self-efficacy. Starting from the specific contents of the ternary interactive determinism, observational learning theory and  self-efficacy theory of Bandura's social learning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and combines Bandura's social learning theory,  to improve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the effective ways of teaching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Key words: Bandura; social learning theory;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application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探究与分享'栏目的体验式教学实践研究”(编号:ZC202008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映(1988-),女,广东广州人,中学二级教师,从事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班杜拉道德与法治应用
班杜拉观察学习法视域下学生文明教育探析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心理学在钢琴教学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