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响水县小麦纹枯病发生情况及绿色防控技术

2021-12-24 13:50李伍文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26期
关键词:病指响水县病株

李伍文,王 昕

(江苏省响水县植物保护站,江苏 响水 224600)

响水县地处淮河以北,属半冬性小麦种植区,小麦作为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3.46 万hm2,2018~2020年该地区小麦纹枯病年连续3 年自然发生程度中等偏重,严重威胁小麦产量。

小麦纹枯病是危害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均可被侵染,主要危害叶鞘及茎秆,其中以危害茎秆形成枯白穗对产量影响最大,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20%~40%,甚至颗粒无收。

一、纹枯病发生情况

1、常年普遍发生

响水县全县13 个镇(区)均有发生。2018 年发生面积2.06万hm2,占小麦播种面积63.8%,病株率19.7%,白穗率0.9%,病指9.1,实际损失557.5 吨。2019 年发生面积2.27 万hm2,占小麦播种面积65.3%,病株率为31.8%,白穗率1.3%,病指17.5,实际损失767.5 吨。2020 年发生面积2.40 万hm2,占小麦播种面积68.0%,病株率为34.6%,白穗率1.9%,病指18.4,实际损失774.5 吨。虽然发生普遍,但田块间发生情况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南部镇区重于北部镇区、东部沿海地区重于西部内陆地区、旱茬麦田重于稻茬麦田。

2、稻套麦发生严重

响水县双港镇部分田块采用水稻田套种小麦播种技术模式,该模式小麦播期较早,土地不翻耕,加之秸秆全量还田和农户种植水平有限,小麦纹枯病发生较为严重,2018~2020 年均为响水县稻茬纹枯病显症最早的田块。

2018 年稻套麦田块纹枯病病株率20.9%,病茎率13.8%,白穗率1.2%,病指9.6;高于全县权平病株率19.7%,病茎率12.7%,白穗率0.9%,病指9.1。2019 年稻套麦田块纹枯病病株率47.7%,病茎率39.3%,白穗率1.9%,病指28.8;高于全县权平病株率31.8%,病茎率25.4%,白穗率1.3%,病指17.5。2020 年稻套麦田块纹枯病病株率44.4%,病茎率35.3%,白穗率1.7%,病指22.7;高于全县权平病株率34.6%,病茎率26.5%,白穗率1.6%,病指18.4。

3、温湿度影响较大

2018 年11~12 月温度和降水量为2018~2020 年最低,旱茬麦冬前12 月3 日始见病株,比2019 年迟9 天,比2020 年迟6 天。2020 年1~2 月温度和降水量为2018~2020 年最高,稻茬麦2 月4 日始见,比2018 年早21 天,比2019 年早20 天。

响水县每年3~5 月气温逐步回升,降水增加,纹枯病发展速度也明显加快,并开始侵茎,最终形成枯白穗。近3 年响水县病株高峰均在4 月下旬~5 月上旬,病茎高峰在5 月上旬~中旬,枯白穗高峰在5 月下旬。种植过密、杂草丛生、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块发病率一般高于邻近地块[1]。

二、纹枯病发生影响因素

1、田间菌源积累量

小麦纹枯病病原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病残体上越夏、越冬。江苏全面实施秸秆禁烧,响水县秸秆能源化、饲料化、贮藏加工、工业原料化等综合利用途径占秸秆利用总量的比例不足20%,秸秆还田比例超过80%。然而现有的秸秆还田机械大多是在以前的旋耕机基础上改进而成,难以深耕、深松,耕作深度大多在10 cm 以内,且未翻转土壤,秸秆粉碎不彻底,表土秸秆含量大,给纹枯病病原菌提供了越夏、越冬的条件。部分田块采用稻套麦技术模式,秸秆无法深埋,增加了土表中病原菌的积累,对纹枯病发生有利。

2、气候条件

纹枯病病原菌为禾谷丝核菌及立枯丝核菌,禾谷丝核菌生长温度为5~35℃,适温为20~25℃;立枯丝核菌生长温度为15~35℃,适温为25~30℃。响水县冬季温度较低,2018~2020 年中只有2020 年2 月平均气温超过5℃,因此2020年稻茬纹枯病显症明显提前。当日均温度超过15℃时病情开始上升,20~25℃时则迅速发展,病株率和病情严重度都急剧上升。响水县一般4 月下旬日均平均气温超过15℃,5 月上旬日均气温超过20℃,此时病株和病茎达到高峰期;达到30℃病害发展基本停止。响水县小麦一般6 月10 日之前收割完毕,此时平均气温近3 年均低于30℃,但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常会出现高于30℃的高温天气,此时纹枯病基本不再发展,因此,5 月底枯白穗达到高峰期后病情基本稳定。

3、防治水平低

3 月下旬~4 月上旬为响水县小麦纹枯病防治适期,此时仍在病情回升期,主要症状集中在茎基部叶鞘,部分侵染茎部,病株和键株叶片并无明显不同,容易忽视错过最佳防治适期[2]。

大部分农户只知道化学防治,缺乏用药品种、剂量、施药方法等知识,基本听从农药销售网点的指导。农药销售网点过量推荐、农户惜工惜本水量不足等问题非常普遍,导致过量使用农药,防治效果不佳。

4、田间管理水平不高

田间小气候仪、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没有普及,水肥管理基本凭借经验;农民开沟费力,沟浅而窄,宽不到20 cm,深不到5 cm;南北长100 m 的田块常常只有纵沟,没有横沟;沟系不配套,排水不畅,降雨受渍,根系活力差;偏施氮肥,导致小麦贪青晚熟;缺施钾肥,导致小麦抗病力下降;种植时间过早,出苗期提前;播种量过大,导致田间通风不良、郁闭程度高。缺乏科学田间管理知识,加剧了纹枯病的发生和发展。

三、小麦纹枯病绿色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1)麦油轮茬

小麦纹枯病发生严重的田块可以种植油菜代替小麦,1~2年后再种植小麦,这样可以减少病菌田间残留量。

(2)提高整地水平

有条件的地块尽量深耕、深松,采用旋耕应当保证“播深适宜、深浅一致、出苗均匀、苗量合理”,深度要达到15 cm,碎土率和泥土覆盖秸秆率均在80%以上。

(3)提升播种质量

田间存在积水很容易造成小麦种子腐烂,影响出苗率,田间积水较多的地块应排干后再播种。不可盲目增加播种量,要大力推广精量播种。尽可能避免由于不能及时收割水稻而采用水稻田套种小麦技术,无法避免时一定要在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4)科学水肥管理

充分利用响水县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技术成果,因地制宜选择肥料,合理使用氮肥,切忌过度依赖氮肥,增施磷肥、钾肥。拔节期追肥,氮、磷、钾配比要合理,增加植株抗病能力。注意田间湿度,播种期间降雨较少、土壤墒情不足时要进行窨灌;降雨较多,田间湿度大时切忌烂耕烂种。播后及时开沟,每3~4 m挖1 条竖沟,在距离田埂5 m 处挖1 条横沟,田块较长时每隔50 m 挖1 条腰沟,做到3 沟相通、能排能灌。合理的水肥管理能减轻纹枯病危害[3],促进小麦生长。

(5)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田间地头的杂草,做好杂草封闭和春季化除,有利于降低田间湿度、改善通光透风条件、培育壮苗。

2、化学防治

(1)种子处理

目前,小麦纹枯病抗性品种较少[4]。响水县主要种植品种有淮麦20、淮麦28、淮麦33 等淮麦系列,徐麦30、徐麦32、徐麦33 等徐麦系列,济麦22、周麦27、矮抗58、连麦8 号、烟农999 等品种,纹枯病抗病性均不高,甚至个别品种感病。要做好种子处理,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22.4%氟唑菌苯胺悬浮种衣剂80 mL,可拌种100 kg;或25 g/L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00 mL,可拌种100 kg。

(2)喷药防治

分蘖末期至拔节初期施药是控制纹枯病病情发展、预防侵茎、减轻危害的关键时期。要坚持达标防治,纹枯病病株率达10%以上或茎秆零星发时立即喷药,7~10 天后防治1 次。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40 g/L 噻呋酰胺悬浮剂、20%噻呋•吡唑酯悬浮剂、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等药剂。小麦纹枯病发病部位多在中下部,防治时要尽量压低喷头,可以加入有机硅助剂,增加药液附着力。

猜你喜欢
病指响水县病株
响水县联合督查企业环保设施安全
响水县成立不锈钢产业商会海外调解中心
不同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研究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Be There Just to Make up the Numbers
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江苏响水县稻茬小麦抗逆栽培模式与技术
空心病
山东省近期蔬菜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