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OBE为导向的“工程伦理”教学模式探究

2021-12-24 08:08
科学咨询 2021年41期
关键词:工程伦理伦理导向

樊 敏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 610225)

目前,我国工程教育虽然有所提升,但是依然不能被称为教育大国。虽然在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数量渐渐增多,但是却不能达到高标准、高质量,因此各国高校开始出现多种教育改革模式,比如:“新工科”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CDIO教育教学”等,其中成为我国工程教育和世界衔接桥梁的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于此各工程高校专业开始开设相关课程。从国际工程教育中可以看出,“公众安全、健康和福祉”已成为目前普遍的基本原则,美国工程技术审查委员会在标准认证中曾明确指出,美国工程院校应具备执业和伦理责任意识,学生也不例外。在职业工程师资格考试中,工程伦理和职业标准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1]。但是工程伦理意识并非天生具备,而是需要时间慢慢培养出来的,“工程伦理”课程是硕士和本科生进入工程领域的首要学习重点,因此,改革工程导论课程的教育模式,对实践以及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

在产出的教育理念下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得以推进,毕业要求的完成亦是在课程体系的支撑下完成[2],“工程伦理”主要是对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进行培养并不断提升学生的责任感,让其能够对工程伦理的基本规范进行初步掌握,并以提高其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为基本目标,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较多,其中有通用标准中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毕业要求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以及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

同时OBE以成果为导向的工程教育理念是一种注重学习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模式,它对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3]。

融合OBE理念和工程伦理教学改革制度,并在教学目的、教学期间、考核评定、坚持改进的整体过程中,凭借OBE教育模式的先进性,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达成为导向,开展进程式、多元化考核评价,并在规定时间内开展课程达成度评价、以评价结果持续改进”的原则和方法[4],从“雨课堂”互动学习,线上加线下混合式教学,到课程思政等方面重新设计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指标,实现培养学生工程伦理意识,提高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能够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复杂伦理问题的目的。

一、以OBE为导向的工程伦理教学模式

首先,以OBE为导向的“工程伦理”教学模式解决专业工程认证需求。将“工程伦理”课程建设成为有利于培养满足行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公共基础课,以OBE为导向实现提高学生工程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深度解读,有力支撑教育专业认证,支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12项毕业要求指标中选取三点作为课程指标的支撑,第一毕业要求是6“工程和社会”;第二毕业要求是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第三毕业要求是8“职业规范”,然后根据课程目标,设置“工程伦理”课程内容,其主要内容涉及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伦理与道德以及工程伦理的具体含义;工程中的职业伦理问题(Ethical Issues)、利益伦理问题(Ethical Problem of Interest)、责任伦理问题(Ethical Problem of Responsibility)、环境伦理问题(Environmental Ethical Issues)以及相应的处理原则;工程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工作场所中的工程师以及针对不同工程领域的特点和要求的伦理问题分析等内容。

其次,为了以OBE为导向,促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其综合能力,从“雨课堂”中研究课程授教内容。“雨课堂”是一项智慧教学方案,由著名清华大学和学堂人士一起推出,也是教育部门研究的最新成果,其特点是方便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并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智能化和数据化的信息技术支持。该点是利用“雨课堂”在教学中的链接特点,使“工程伦理”教学变得更加便捷,并在过程中将课程的每个环节赋予全新的体验,提高了教与学的丰富内容,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

“工程伦理”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指导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个个案,将引导案例的视频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学生在课前观看后形成一定思考,带着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进入课堂,课堂上对解决的办法进行研究,让学生在道德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同时指出相关的伦理规范和思维方法。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勇于树立伦理道德的规范标准,激发学生学习工程伦理,识别伦理问题、提出和确证伦理决定[5],在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间建立沟通桥梁;课堂上通过问卷投票、弹幕交流,让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不再单调;课程时间结束后,再通过“雨课堂”进行习题布置、对学生反馈及时给予处理,并将课堂数据一一导出,最后完成考核的第一步。“雨课堂”是一项科学实践模式,其在每个环节中都能够很好地体现,为师生提供完整立体的数据,制作个性化报表、自动任务提醒,让教与学变得更加清晰,如图1所示。

图1 “雨课堂”使用情况

再次,OBE以学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活动,需要具体的教学方法和举措,以OBE为导向的“工程伦理”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教学设计,设置课程知识与能力交融的教学内容。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行“自助式学习”或自主学习,在内容上和教学设计上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及思考空间,让其意志的自由能够不再被局限。同时,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将其充分利用起来,让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效率变得更高,并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来提高教学质量。将成果应用和落实到课堂,让学生受益,持续地保证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由于“工程伦理”课程的特点,需要观看一些视频案例或线上学习,如果是纯粹的线下教学,集中学生观看视频的必要性降低,而且现在有很多优质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资源可供使用,让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加灵活、自主;而如果是纯粹的线上教学,学生在学习后无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需要有教师引导分析、组织辩论、开展讨论甚至角色扮演以更深刻理解工程伦理教育的内涵,且能根据专业开展针对性案例补充和分析。故有效开展线上线下翻转,能进行优势互补,切实提高课程质量和创新课程形态、方式,培养学生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线上线下授课方式的设计,整合线上学习工具,重新设计教学脚本,以学定教为中心,让“教”服务于“学”。教师灵活运用教材,师生互动互评,学生主动学习知识、领悟知识,以此来提高学习能力以及思维素质。将被动变为主动,让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对知识更加渴望,并更具动力、责任心更强。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容和传统教学模式,将创新的线上线下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学习方式可以从教室内、校园内向室外、校园外进行拓展,这样既可以便于小组交流,又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开展个性化学习,让知识性教学变得更加新颖。知识性教学大多是在线上进行,教室工作则变得更加有意义,其中包括学习计划的制订、督促、激励、陪伴等,并与学生建立更深的情感。“工程伦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内容,是在提高工程伦理的抉择能力上提出的,随之对工程伦理的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探讨,以及工程实践过程中人们要面对的共性问题。面对工程领域专业的个性问题,以及共性的伦理问题在该领域的不同表现,进行了工程伦理规范的探讨,提出创新的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工程伦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设置为32学时,2学分。线上开设24学时,线下开设8 学时。具体安排如图2所示。

图2 “工程伦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设置

第一次线下课老师介绍课程、线上线下学习要求及工程伦理学绪论,并将班级学生分为6~8组,每组选出组长1名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课程中每次线下课前督促学生观看相应视频和准备本次线下课的相关资料,发布本次线下课需要准备的内容。学生完成相应视频和讲义资料的阅读与思考。课中老师讲解,分析课程案例,教师总结在线视频学习、测试情况,针对前阶段的问题进行解答;第一轮实践中同学分组交流,讨论问题,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轮实践中每组派出一名代表提出本组讨论结果,各组共同讨论;最后老师现场点评与答疑、小结。最后一次线下课为专门针对工程伦理案例的分析及课程总结。

“工程伦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考核也是以课程目标为导向,然后对学生课程所设定的知识进行测评,并对能力以及素质目标进行了解,主要包括过程性考核以及总结性考核,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学习者是否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如图3所示。

图3 教学考核思路

其中过程性考核占80%,括线上学习情况+线下考勤10%,线上1~6章节测试60%,线下交流分析10%;总结性考核占20%,为期末考核,学生需按要求提交案例分析论文。

对于线上教学,主要从:在线学习(自主学习:看视频)、在线课堂(互动课堂)、在线测试几项完成考核。对于线下教学,主要从:翻转课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完成考核。

另外,以OBE为导向的“工程伦理”教学模式还体现在与课程思政的结合。通过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内涵的深度理解,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重新构建教学过程,设置课程知识与能力交融的教学内容,课程知识体系设计努力体现“案例教学为特点,职业伦理教育为重心“的教学理念。同时,以价值塑造为核心,从工程实例中开展案例教学,让工程思政和伦理教育有效的结合。在课程中运用“知识要点+工程案例+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模式,让知识点和工程案例融合在一起,并在其中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工程思维和专业知识得到相应的运用能力,潜移默化地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着重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及工程伦理教育。

二、结束语

以OBE为导向的“工程伦理”的教学模式将OBE理念与工程伦理教学改革相结合,从学生学习入手,将学习成果目标作为导向,坚持质量第一改善课堂教学模式,从“雨课堂”互动学习,线上加线下混合式教学,到课程思政等方面重新设计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指标,实现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和伦理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工程伦理学理论的能力,以正确的方法和知识来处理工程实践中的相关伦理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和社会责任感。实践证明,以OBE为导向的“工程伦理”教学模式的探究为改善通识课程教学效果[6],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一定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与实践。

猜你喜欢
工程伦理伦理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犬只导向炮
工程伦理的多元化愿景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模式及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