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贸区设立的贸易促进效应评估

2021-12-25 08:14冯栩彬王珍珍
关键词:贸易总额进出口广东

冯栩彬,王珍珍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一、文献回顾

广东自贸区设立的目的之一在于促进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进而促进贸易的增长。目前,广东自贸区已设立6年有余,本文选取广东省18个地级市和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珠海横琴自贸区2005—2019年的相关数据,实证评估广东自贸区设立后的贸易促进效应。

国外有关自贸区的研究文献,大多以国家之间建立的自贸区为研究对象。Frankel等认为国家之间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彼此的贸易发展[1]。Pierre等认为国家之间的特惠贸易协定可以促进投资和贸易的便利化[2]。目前,国内关于自贸区贸易效应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定性和定量2个层面。(1)定性研究层面。现有研究多以上海自贸区建设为例。如王丽丽通过对比上海市与全国在进出口企业数量、进出口贸易额方面的数据,发现上海自贸区已呈现明显的贸易促进效应[3];李浩丹等选取进口额、出口额、经营总收入额、税收额、工业总产值和外商直接投资额为观测指标,分析上海自贸区建设给中国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4-5]。(2)定量研究层面。目前,运用较多的方法主要有双重差分法、合成控制法等。王利辉等利用双重差分法与合成控制法,发现上海自贸区对上海市进出口总额的影响为正[6]。何勤等从贸易便利化的角度探讨上海自贸区建立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并引入引力模型,发现贸易便利化是对进出口总额影响最大的因素[7]。殷华等通过政策评估方法发现,上海自贸区对上海市进口和出口的增长有正效应[8]。刘秉镰等基于合成控制法,从进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研究了沪津闽粤四大自贸区成立后的影响[9]。孙英杰等以沪津闽粤四大自贸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双重差分法发现自贸区对投资、出口均有拉动作用,但对消费有抑制作用[10]。郑丽青等研究了福建自贸区建立后对闽台两岸产生的贸易效应问题,并借助引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福建自贸区对闽台贸易的进出口均有显著影响[11]。康继军等用合成控制法研究了内陆型自贸区贸易创造效应,发现内陆型自贸区的建立更有利于刺激出口、实现贸易创造[12]。邓娟以上海自贸区为例,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上海自贸区设立对当地进出口贸易额的影响[13]。杨艳红等从自贸区会影响周边地区贸易的角度出发,利用政策效应评估方法,证实了上海自贸区对上海市其他地区、江苏省和浙江省的进口与出口增长率有正向促进作用[14]。范颐霖聚焦珠海横琴自贸区,利用引力模型研究横琴自贸区的贸易效应[15]。

现有文献为研究自贸区贸易促进效应奠定了基础,但大多通过实证来检验贸易促进效应,较少从理论层面系统分析自贸区对贸易增长的影响机理。通过实证检验贸易促进效应的文献大都以整个省份数据为样本,并没有聚焦到自贸区的数据,其实证结果难以准确反映自贸区情况。此外,目前文献多数以上海自贸区为研究对象,以广东自贸区为研究对象的较少。因此,本文以广东自贸区为研究对象,将广东省18个地级市及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和珠海横琴自贸区的数据样本汇总后进行实证分析,实证检验广东自贸区设立的贸易促进效应。

二、自贸区对贸易额的影响机制分析

(一)自贸区通过投资便利化对贸易额产生影响

自贸区通过外资负面清单管理、简化投资程序、简化投资者维权环节等投资便利化措施来吸引外商投资,并通过反向出口效应和进口引致效应对贸易额产生影响。

1.反向出口效应。投资国对东道国自贸区的投资增加促进了投资国对东道国自贸区的进口增加。从东道国的角度来看,表现为对投资国的出口增加,因为在投资过程中实现了产业转移(一般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尽管这些产业从投资国转移到东道国,但该产业的相关产品在投资国仍有市场需求,因此,投资国通过从东道国进口的形式来满足该部分市场需求。据笔者统计,广东自贸区成立后的4年内,出口额年平均增长率约为0.87%。

2.进口引致效应。投资国投资后,东道国需向投资国或第三方国家进口生产所需的设备、原材料或零部件等中间产品。这表现为东道国进口额的增加。一般而言,这类情况发生在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投资国公司和东道国子公司实行纵向分工,因存在要素禀赋差距仍需进出口中间产品。据笔者统计,在广东自贸区成立后的4年里,进口额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3.26%,保持稳定增长。

总的来说,近年来自贸区在投资便利化方面的一系列举措推动了进出口额的稳定增长。

(二)自贸区通过贸易便利化对贸易额产生影响

1.提高口岸效率。在口岸效率层面,主要包含港口基础设施质量,航空、铁路、公路运输基础设施质量,运输服务质量等方面。港口及各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质量的提升可使国际贸易收发货的运输流程保持高效运转。再加上运输服务质量的提升,可缩短贸易运输周期,既能使买方更快收到货物,也能使卖方更快收到货款。据《广东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指数研究和编制报告(2020年度)》,近年来,广东自贸区积极推动口岸效率的提升,2020年口岸效率指标得分为111.84。高效的口岸效率会鼓励该地的贸易商进行更多的贸易行为,进而促进贸易额增长;相反,低效的口岸效率则会削弱贸易的增长动力。

2.提升海关效率。在海关效率层面,主要包含海关行政效率、通关效率、海关监管质量等。海关行政效率和通关效率将直接影响货物通关速度,特别是鲜花、食物等保质期相对较短的商品,以及药品、血液、实验样本等有紧急用途的货物,对通关效率的要求更高,因为等待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商品变质,从而对买卖双方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海关行政效率和通关效率会影响部门商品的进出口额。另外,如果海关监管质量过低,容易导致不达标商品流入境内,从而影响境内的行业秩序及市场秩序。据《广东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指数研究和编制报告(2020年度)》,2020年,广东自贸区通关环境指标得分提升至102.81。

3.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国际贸易具有多币种支付结算及多币种兑换的需求。跨境支付服务效率过低、手续复杂、兑换额和兑换币种限制多、金融系统信誉不足等问题将严重影响进出口双方的国际贸易意愿。据《广东自贸试验区跨境金融指数报告(2020年度)》,截至2020年末,广东自贸区跨境交易活跃指数同比提升约2.6%。

总的来说,近年来,自贸区提高了口岸效率、海关效率及跨境支付效率,使自贸区贸易更加便利化,也使自贸区贸易额得到增加。

(三)自贸区通过金融开放创新对贸易额产生影响

1.推进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开放。资本与金融账户是指对资产所有权的国际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含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推进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开放,可使自贸区内的资本流动更自由。在广东自贸区发布的总体方案中,高端制造业受到高度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资金流向高端技术行业。外来资本在流入的同时,也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这有利于促进当地的技术进步及产业升级,使当地高端制造行业有更强劲的出口动力或进口需求,最终促进贸易额增长。

2.鼓励采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确定、进出口清关款项结算和进出口退税结算等国际结算环节,百分百地以人民币为货币计价单位进行贸易结算,将避免企业暴露在汇率风险之下。广东自贸区自设立以来,积极扩大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努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吸引了大批有长期国际贸易业务的企业在自贸区落地,并促使这些企业积极加入当地社会生产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目前,广东自贸区已获批设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可开设六大跨境业务。

3.带动金融服务行业的集聚。金融开放程度大的地区更容易吸引相关金融机构进驻。金融服务行业的集聚为当地企业的国际贸易结算、国际贸易保险等商业保险的购买及理赔,以及投融资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一方面,为贸易企业提供了“一站式”金融服务,减轻了自贸区企业的贸易成本;另一方面,使自贸区企业的贸易活动得到一定的保障,促进了进出口贸易。

综上所述,在理论上,自贸区设立能够从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和金融开放创新等方面对贸易额产生促进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自贸区设立对贸易额的实际促进效果及对进口贸易额和出口贸易额影响的差异化程度,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

假设1:广东自贸区的设立有效促进自贸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提升。

假设2:广东自贸区的设立有效促进自贸区的进口贸易总额的提升。

假设3:广东自贸区的设立有效促进自贸区的出口贸易总额的提升。

三、广东自贸区设立后的贸易促进效应实证评估

(一)模型设定

1.合成控制法模型设定。合成控制法最早由外国学者Abadie和Gardeazabal提出,被广泛运用于政策效果研究中。其基本思想是将受到政策干预的地区作为处理组,将各方面与处理组相似却未受到政策干预的其他地区作为控制组,为每一个控制组赋权,对若干个控制组加权平均后进行线性组合,最后合成得出一个最优合成控制组,然后对比合成控制组和处理组的变量,直观地观察政策实施的效果,这有效地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16-17]。

假设能够观测到的地区数量为J+1,样本区间为[1,T]。其中,第一个地区(广东自贸区)在T0时期自贸区挂牌成立(2015年),且1≤T0

Pit=PNit+Ditαit(i=1,…,J+1;t=1,…,T)

(1)

式(1)中,Dit为是否建立自贸区的虚拟变量。如果地区i在时期t建立自贸区,那么该变量等于1;否则,为0。对于所有i,当t≤T0时,Pit=PNit=P1it。需要注意的是,当i=1且t>T0时,αit=P1it-PNit=Pit-PNit,即研究所需估计的处理效应。当t>T0时,P1it是能够观测的,但PNit无法直接观测,因而估计处理效应αit前需要估计PNit:

PNit=∂T+θTZi+λTμi+εit

(2)

其中,∂T是对所有地区具有相同影响的时间固定效应;Zi是一组不受处置影响、不随时间改变的可观测的控制变量;λTμi表示不可观测的互动固定效应,是个体固定效应μi与时间固定效应λT的乘积;εit是随机扰动项。

为了估计t>T0时自贸区所在地未受自贸区政策影响的经济指标PNit,考虑构造合成控制的权重向量w=(ω2,ω3,…,ωJ+1),其满足条件为:对于任意j地区,ωj≥0且ω2+ω3+…+ωJ+1=1。每一个给定的权重向量w的取值,均表示潜在控制组内所有地区的一个加权平均,即对自贸区所在地的一个可行的合成控制组合。可将合成控制地区的结果变量写为:

(3)

(4)

(5)

2.变量及数据来源说明。广东自贸区于2014年12月获批,自2015年4月起正式挂牌。本文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样本时间周期以年为单位,选取2005—2019年的数据形成强平衡面板数据,以2005—2014年为广东自贸区政策实施前的观察期,以2015—2019年为广东自贸区政策实施后的观察期。数据来源于广东省各地级市的统计年鉴等。

将广州南沙片自贸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珠海横琴自贸区的数据汇总后作为广东自贸区的数据,即实证中的处理组;将广东省内剩余的18个地级市的数据作为实证中的控制组,通过加权得出合成自贸区,并预测2015年后所有控制组在没有建立自贸区的情况下的相关数据。将广东自贸区和合成自贸区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广东自贸区设立后对地区贸易的促进效应。

以进出口贸易总额、进口贸易总额、出口贸易总额为结果变量,以实际利用外资额、GDP、高端技术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港口货物吞吐量为预测变量,衡量广东自贸区的贸易促进效应,检验前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其中,高端技术产业的数据按照2017年国务院划分标准进行汇总。另外,针对数据采集过程中计价货币不一的情况,以该货币当年兑换人民币的年平均汇率进行换算。

3.思路设计。参考Abadie等人的方法[16],在广东自贸区成立之前的考察期,将广东省内18个尚未设立自贸区的地级市作为控制组地区,与广东自贸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出口贸易总额、进口贸易总额分别进行拟合,得出广东自贸区的拟合方程。在广东自贸区成立之后的考察期,用前面已求得的拟合方程预测广东省内18个尚未设立自贸区的地级市在同一时期的预测值,将广东自贸区的真实值与预测值作差,用于评估广东自贸区设立的贸易促进效应。如果广东自贸区在成立前的拟合效果良好,说明自贸区成立后的预测值具备说服力;否则,说明拟合效果不好,不具备说服力。

(二)合成控制法实证评估

1.进出口贸易总额方面。以进出口贸易总额为结果变量,以进口贸易总额、出口贸易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高端技术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港口货物吞吐量、GDP为预测变量,得出的实证结果如表1、图1、图2所示。

从表1可知,惠州、东莞和湛江形成了合成自贸区。其中,惠州权重为0.593,东莞权重为0.317,湛江权重为0.090,其余地区权重为0,所有地区的权重和为1。该权重分配与广东省经济发展情况比较符合。东莞和惠州具有一定的制造业基础,在进出口贸易上发展较为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地区就与自贸区不相似或不相近,只是在该模型下进行的线性组合,惠州、东莞和湛江的合成能更贴近广东自贸区,能更好地模拟广东自贸区。

表1 合成自贸区的各地级市权重(1)Table 1 Weight of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Synthetic Free Trade Zone (1)

图1展示了2005—2019年广东自贸区和合成自贸区的真实进出口贸易总额和预测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拟合情况和发展趋势。从拟合效果图来看,自贸区政策在广东实施前,自贸区与合成自贸区的拟合效果较好,说明实施政策后的预测值具有可信度,有一定的说服力。这初步证明自贸区政策的实施确实带动了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产生了贸易促进效应。

图1 进出口贸易总额拟合效果图Fig.1 Fitting effect graph of total imports and exports

图2展示了广东省真实进出口贸易总额和预测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差值。从图2可知,在观察期内,广东自贸区政策的实施对进出口贸易总额有明显的促进效应,符合假设1。

图2 真实值和预测值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差值Fig.2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al value and the forecast value of total imports and exports

2.进口贸易总额方面。以进口贸易总额为结果变量,以实际利用外资额、高端技术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港口货物吞吐量、GDP为预测变量,得出的实证结果如表2、图3、图4所示。

从表2可知,惠州、东莞形成了合成自贸区。其中,惠州权重占为0.665,东莞权重为0.335,其余地区权重为0,所有地区的权重和为1。该权重分配符合现实情况。

表2 合成自贸区的各地级市权重(2)Table 2 Weight of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Synthetic Free Trade Zone (2)

从图3的进口贸易总额拟合效果来看,自贸区政策在广东省实施前,自贸区与合成自贸区的拟合效果很好,说明实施政策后的预测值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有很强的说服力。这初步证明了自贸区政策的实施确实带来了广东省进口贸易总额的增长,产生了贸易促进效应。

图3 进口贸易总额拟合效果图Fig.3 Fitting effect graph of total imports

图4展示了广东自贸区和合成自贸区真实进口贸易总额和预测进口贸易总额的差值。从图4可知,在观察期内,广东自贸区政策的实施对进口贸易总额的增长有明显的促进效应,符合假设2。

图4 真实值和预测值的进口贸易总额差值Fig.4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al value and the forecast value of total imports

3.出口贸易总额方面。以出口贸易总额为结果变量,以实际利用外资额、高端技术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港口货物吞吐量、GDP为预测变量,得出的实证结果如表3、图5、图6所示。

从表3可知,东莞和湛江形成了合成自贸区。其中,东莞权重为0.467,湛江权重为0.533,其余地区权重为0,所有地区的权重和为1,符合现实情况。

表3 合成自贸区的各地级市权重(3)Table 3 Weight of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Synthetic Free Trade Zone (3)

如图5所示,自贸区政策在广东实施前,自贸区与合成自贸区的拟合效果一般,说明实施政策后的预测值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没有很强的说服力。这初步证明了自贸区政策的实施确实带来了广东省出口贸易的增长,产生了贸易促进效应,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从图5的出口贸易总额拟合效果来看,实施自贸区政策后的第4年,即2019年度,广东自贸区的出口贸易总额呈现下滑势头,并与合成自贸区交汇于一点。这说明自贸区政策对广东自贸区的出口贸易总额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作用期并不长久。就所观察的时间而言,政策产生效果的效应持续期较短。

图5 出口贸易总额拟合效果图Fig.5 Fitting effect graph of total exports

从图6可以看出,在政策实施前后,广东自贸区和合成自贸区真实的出口贸易总额与预测的出口贸易总额的差值由小到大,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并最终回归到0值。在观察期内,广东自贸区政策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但效果持续期不长,仅部分符合假设3。

图6 真实值和预测值的出口贸易总额差值Fig.6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al value and the forecast value of total exports

4.安慰剂检验。安慰剂检验实际上是一种稳健性检验,用于检验结果变量的差异是完全由偶然因素造成的而非政策实施的结果。为检验自贸区政策在广东省的实施是真实有效的,而不是偶然发生的,将广东省其他18个地级市依次作为假想处理组,将广东自贸区作为控制组,进行合成控制以估计假想处理组的“政策效果”。通过Synth程序包的运算得出安慰剂处理效应,然后对比广东自贸区作为处理组时的处理效应,从而得到安慰剂检验结果。以其他地级市作为处理组的处理效应,若能很好地复制出以广东自贸区作为处理组的处理效应,则说明广东自贸区政策对贸易有促进作用的结论并不可信。从检验结果可知,在2015年自贸区政策实施前,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差额都围绕0值上下微弱波动。但2015年自贸区政策实施后,在广东自贸区作为处理组时,进出口贸易总额出现了大幅上升,而其他地级市作为处理组时并没有出现此类现象。由此可见,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上,广东自贸区设立后的贸易促进效应显著是可信的。采用同样的处理方法验证自贸区政策对进口贸易总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东自贸区设立后的贸易促进效应显著是可信的;采用同样的处理方法验证自贸区政策对进口贸易总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东自贸区设立后有贸易促进效应是可信的,但政策效应持续期不长。

(三)实证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可得出以下结论:(1)在进出口贸易总额方面,在2005—2019年的观察期内,广东自贸区的设立对贸易有明显且较长期的促进效应;(2)在进口贸易总额方面,在2005—2019年的观察期内,广东自贸区的设立对进口贸易总额有明显且长期的促进效应;(3)在出口贸易总额方面,在2005—2019年的观察期内,广东自贸区的设立对出口贸易总额有短期的促进效应,但政策效果持续期仅4年。

本文采用合成控制法进行检验,从结果可知,结论(1)与结论(2)的实证结果符合假设1和假设2,但结论(3)的实证结果并不完全符合假设3。在2005—2019年,广东自贸区一直保持贸易顺差。计算进口贸易总额和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率后发现,进口贸易总额的增长率在2015年后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最高的增长率可达到30%左右,而出口贸易总额增长率的变化相对较小,2019年甚至转为负增长率。这说明,在2005—2019年保持贸易顺差的情况下,进口贸易总额得到较大的提升。这进一步证明本文的实证结论是具有可信度的:广东自贸区的设立对出口贸易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持续期不长;对进口贸易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且效果持续期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1)广州南沙自贸区创新了进口汽车便利通关及保税展示新模式,促进2018年进口汽车增长近50%;(2)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创新了进口葡萄酒共享经济模式,独创“名庄酒源前置保税区+供应链智能协同+智慧跨境电商”的葡萄酒共享经济模式,不但解决了经营名庄高级葡萄酒所面临的关税高、价格优势低、经营资金量大等难题,也有效解决了名庄酒鉴真溯源难,水货、假货横行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珠海横琴自贸区的政策更偏向于改善营商环境,故在直接促进进出口贸易方面的政策影响不明显。总的来说,广州南沙自贸区为高产值的汽车产业提供了贸易便利化,而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则为葡萄酒产业提供了贸易便利化,这些创新性政策找准了发力点,促进了进口贸易的增长,很好地证实了广东自贸区设立对贸易增长的积极作用。

四、对策建议

(一)保持政策延续性,找准自贸区政策发力点

广东自贸区是当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前线阵地,但自贸区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昙花一现。自贸区的设立具有良好的贸易促进效应,因此,要保持自贸区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要根据各自贸片区的战略目标、实际情况及特色功能定位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谨防利好政策“变了味”,成为投机取巧的工具。在发布政策前要做好深入的调研,仔细摸清产业及企业的核心需求,找好政策发力点,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能搞清楚什么是产业及企业所需要的,能以优越的制度盘活自贸片区的活力,这样的政策才能取得长期的效果。具体而言:

1.广州南沙自贸区应着重发展航运物流。利用好广州南沙港区天然的地理优势,进一步拓宽深水航道,增加深水集装箱码头泊位,丰富贸易航线设计,鼓励与多国保持贸易往来,完善国际航运及物流相关服务,加快建成国际航运中心。

2.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重点发展金融服务。利用好毗邻香港的地理位置优势,借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源,争取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创新港深居民过境管理模式,消除两地企业、投资者、消费者交流的障碍,缩短投资负面清单,降低市场进入门槛,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推动金融创新与国际接轨,最终助力国际贸易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3.珠海横琴自贸区重点发展商务服务、休闲旅游。利用好毗邻澳门的地理位置优势,借助澳门对国际高端游客的吸引力,打造国际休闲旅游胜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对旅游相关行业的管理,提高旅游业服务水平,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创新国际旅游服务项目及金融服务项目,完善旅游产业链,最终推动旅游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健康发展。

(二)深入推进投资及贸易便利化和金融开放创新,巩固自贸区改革成效

自贸区在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和金融开放创新方面有一定的成效,建议在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和金融开放创新方面继续深化改革。

1.贸易便利化方面。升级港航硬件设施水平和软件服务水平,改善港航物流条件。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简化货物通关手续,探索数字化、智能化口岸管理模式,提升货物验放效率。建立卫生防疫安全通关机制,保障在疫情冲击下的贸易便利化水平。

2.投资便利化方面。坚持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缩短投资负面清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外商投资法,优化投资环境,保障外来资金安全,增强投资者信心。创新账户体系管理模式,统一本外币账户开通、变更、撤销等业务流程的标准规则。

3.金融开放创新方面。建设高水平国际金融合作创新平台,创新跨境人民币兑换业务方式,开展人民币、澳元、港元与外币相互兑换试点,在自贸区内探索多币种兑换模式。创新金融监管方式,下放金融监管权限到各自贸片区的金融监管部门,因地制宜地探索金融监管模式。

(三)优化营商环境,保障自贸区贸易健康发展

保持自贸区设立的贸易促进效应,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方面,可在税收申报、赋税优惠、供电设施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司法保护、外汇监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破产及退市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全方位地保障自贸区企业的经营,为企业减负;另一方面,借鉴新加坡自贸区的经验,为自贸区的涉外商事纠纷专门设立国际商业法庭,以公平、公正、专业、高效的审判为企业定分止争。此外,还应保障自贸区中外企业的权益,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保护自贸区对外交易的安全。

猜你喜欢
贸易总额进出口广东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广东舆情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11月全国进出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