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中绿色发展问题的思考

2021-12-25 17:11白宝三代
南方农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理念绿色资源

白宝三代

(中共舟曲县委党校,甘肃舟曲 746318)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绿色资源尤其是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关键,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配置。要保障生态经济的和谐发展,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政府应该积极作为,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前提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但是绿色发展理念尚未深入人心,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从保护环境的大主题下展开全面分析,主要从资源浪费、农村环境资源破坏、制度缺失等方面着手,探索乡村振兴的科学实施步骤。

1 面临的问题

1.1 绿色发展理念贯彻不深,落实不到位

乡村振兴是一个宏伟规划,但是部分地方政府不作为,对于绿色发展的理念学习不够透彻,理解不深,没有真正认识到恪守环保理念的重要性。由于乡村长期处于落后的发展局面,而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了发展曙光,所以部分乡村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寻求快速发展,即使有相关规定要求,也视若无睹。与此同时,工业化生产也逐步从城区向乡村转移,这无疑会给农村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负担,废水废气的排放甚至会对居民生活安全带来隐患。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甚至自然资源被透支,不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指导,乡村振兴的实现就只能是一纸空谈,甚至会破坏赖以生存的绿色环境。

1.2 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屡见不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经营理念和技术指导可运用到农业农村生产中,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在城乡一体化的构建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可能过多关注经济效益的提升,而没有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村土地出现越来越多的功能改造,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或是旅游业或是建筑业,耕地的应用空间一步步被剥夺。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城市的运转也离不开粮食种植。但是为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片面地追求土地资源改造,而忽视了传统的种植功能,这显然是行不通的。虽然确实能够带动人均收入的增长,但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耕地面积减少,再加上没有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导致土地效能进一步下降。甚至出现土壤营养失衡、肥力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种植质量与粮食产量[1]。

1.3 乡村资源环境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农村经济虽然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基础设施薄弱、起步晚,在管理体系的构建上专业水平明显不足。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与制度滞后于乡村经济发展,难以有序推进农村绿色经济的发展[2]。污染环境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缺乏完善科学的环境管理体系,这个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部分乡村在追求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反复强调经济指标的提升,忽视了资源的合理利用,规避自然污染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3 点。1)资源管理没有严格的制度把控。2)绿色发展理念和流程尚未深入人心,居民不具备先进的绿色生产技术,无法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3)乡村绿色经济发展的策略缺乏市场适应性,不能有效协调乡村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乡镇基层干部对于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应用空间缺乏清晰认识,不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经济提升行动。

2 有效策略

2.1 贯彻环保理念,落实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必须全方位融入绿色发展进程当中。以绿色经营与管理理念为核心,以绿色经济发展为导向,形成科学、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刻领会绿色发展的本质含义,以实际行动维护绿色发展的核心要领,在推动农村产业改革的进程中,贯彻新思想,突出环保的主体地位,保证一切经济发展都是建立在顺应自然和爱护自然的基础上进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相依附,这是亘古不变的客观事实规律,必须在绿色发展的推进过程中时刻灌输这种意识。乡村振兴必须建立在不对自然环境造成侵害的基础上,不以掠夺自然资源为代价。乡村振兴目标定位的是长远的发展规划,而不是关注当下带动居民收入增长。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应始终强调一种观念:绿水青山,优于金山银山,绿色青山是创造一切财富价值的基础,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无权损害农村的天然环境。经济效益自然是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但是自然环境也是居民享受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二者互相促进,才能更好发展。地方政府要严格遵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实现乡村地区经济的绿色、健康发展[3]。

2.2 优化绿色生产技术环节,持续提高资源利用率

乡村资源浪费及资源不合理开发现象依然普遍,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加大投入,优化绿色生产步骤和技术条件,维护乡村生态平衡。以乡村振兴的总体战略目标为指引,优化技术环节,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乡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而这里所强调的绿色生产模式,更注重资源的科学利用、环境控制与生态协调。在发展乡村经济的过程中,要实现废弃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变废为宝。在乡村经济提升阶段,要从全局出发,结合生产活动设计,总结经验,以实践指导认知,改善环境不友好的现状。通过对生产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优化,实现资源节约、经济稳定发展双目标[4]。在实施与完善绿色生产模式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对乡村振兴战略内涵进行深入了解与掌握,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现失误,保障整体工程的和谐稳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手齐抓、都要抓好。这样才能真实实现乡村的振兴,才能让乡村获得更持久的发展动力。

2.3 完善乡村环境资源管理体系

乡村振兴的初衷就是为了建设更加美好的乡村,这种美好不仅体现在生活条件优越,物质需求普遍得到满足,也体现在环境宜人、生态宜居。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应根据地区自然环境现状,展开综合调研,探索出与环境状况相匹配的发展模式,并以绿色思想为指引,突出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一切生产活动的开展都应当建立在不违背自然规律、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完善的乡村环境资源管理体系,为乡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与指导方向。同时制定严格的绿色发展操作纲领,对于行为不规范的、造成自然污染的企业或个人应该给予严厉惩罚,及时约束和纠正不友好行为。乡村振兴如此推进,更有地方特色,更加适应当地环境基础,推进进程也会大大加快,真正实现乡村面貌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基层政府的正确引导也十分必要,可以帮助构建更科学、更精细化的产业结构,能够明确产业用地程度、耕地用途等,科学分配乡村资源。在不产生破坏自然环境行为的基础上,最大化利用满足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工业用地[5]。

3 结语

乡村振兴工作版块融入绿色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下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方向。基层政府应及时转变观念,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贯彻实施,以存在的环境问题为突破口,积极渗透环保理念,探索自然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的共处之道。要将绿色发展作为一切行动的基本准则,基于科学的绿色生产方式、生产模式等,确保农村经济获得大幅提升的同时,生态环境也能获得保护。

猜你喜欢
理念绿色资源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绿色低碳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我给资源分分类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