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县培养基层农业人才助推乡村振兴的思考

2021-12-25 17:11
南方农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农民人才培训

邓 敏

(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资中县分校,四川内江 6412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成渝现代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带建设,为在西部地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破解乡村人才制约的大问题。夯实人才支撑的根基,加快构建人才支撑产业的格局,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田、谁来养猪、谁来经营”的大问题。紧扣乡村产业振兴的需要,培养一批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农业人才,同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大力推动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产业发展才有希望,乡村振兴才有根基[1]。

1 资中县农业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农村实用人才指的是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为农村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作出贡献、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的农村劳动者。包括种养大户、各类能工巧匠和科技带头人等。近年来,资中县注册登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17 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0 家,市级龙头企业7 家;合作社547 个(畜牧业131 个,水产渔业34 个,畜牧水产兼养32 个,种植业328 个及其他类型22 个),其中属于国家级合作社的有4 个,省级合作社28 个、市级合作社51 个,县级合作社60 个;家庭农场1 574 个(种植业815 个,畜牧业404 个,水产渔业139 个,种养结合207 个及其他类型 9 个),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 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74 个,县级示范家庭农场62 个[2]。从2014 年起,资中县对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种养大户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通过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强化了“发展理念、合作理念、市场理念、品牌理念、精品理念”等5 个理念,促进了资中县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结构调整[3]。

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务农劳动力数量大幅减少,在农村“兼业化、老龄化、低文化”的现象十分普遍。近年来,资中县还通过“家庭能人计划”“农民夜校”及远程教育等方式,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2 资中县农业人才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1 产业人才支撑不强

产业人才支撑不强,缺乏科学的系统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3 方面。1)队伍总量偏小且分布不均。资中县面积1 733.96 km2,至2020 年末,资中县户籍人口123.02 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07.04 万人,是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县。据不完全统计,资中县农业人才约3 500 人,平均每个农村居民小组1 人,占农业人口比例仅0.33%,总量不足、质量偏低的问题明显。2)人才年龄老化、断层严重。受体制或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各农业产业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十分突出。结构老化趋势明显,人才活力不够、后劲乏力。3)人才供需错位、应对失灵。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产业化生产、生态农业发展、规模化种植、农产品创新及网络营销等发展亟需资金、技术与人才的支持。

2.2 综合性人才少

近年来,资中县农业现代化初具规模,形成“优质粮油”“资中血橙”“内江黑猪”及“资中鲶鱼”4 大产业,但资中县农业产业规模经营发展相对缓慢,种养大户不多,目前培训的职业农民文化水平总体偏低,综合素质不高。资中县农业人才呈现“三缺一少”的现状,即缺乏领军人物、缺乏全能型人才、缺乏专研性人才,少龙头企业,且大部分仅停留在生产和销售层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偏低,缺乏引领全产业链条发展的“塔尖”人才及既懂生产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难以深入推进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农业经营的体系化发展。

2.3 人才培训精准不够

人才培训精准不够,缺乏培训的实效性。主要是由于以下3 方面的原因。1)培训广度不够。缺乏系统性的培训体系,未建立全员培训制度。农村实用人才的学历层次偏低,其专长和技能大多是在后天的劳动实践中学习或摸索出来的。2)培训对象不精准。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空心化”的情况加剧。同时,培训对象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培训效果。3)培训资源整合度差。目前,主要由农广校承担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但农广校职级不高,对培训对象约束力不强,且政府未推出相应的扶持政策,导致参训人员积极性缺失。

2.4 人才成长环境不优

人才成长环境不优,缺乏有力的平台支撑。乡村待遇普遍较低,很多优秀人才不愿意在农村创业,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资金、风险保障、技术服务等配套的支撑。目前,农村还不具备像城市那样的创新创业环境。

3 对策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位,破解乡村人才引进、培塑、扎根及使用的瓶颈制约,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强化人才支撑作用。

3.1 理顺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统筹力度,明确职能,发挥政府在机制、政策、信息及组织方面的作用,引导农村新型经济主体在产业、项目、技术及示范等方面的作用,推动一般生产者承担起生产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职责,保障好“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

3.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吸引青年农民回乡创业。政府需加大财政资金的预算支持力度,整合各种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打捆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吸引更多的农民回乡创业,增大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的选择基数,有利于提高整体培训数量和优化培训结构,精准助力产业发展。同时,吸引城市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发展。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企业家、专家学者及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及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3.3 开展学历提升教育行动

开展学历提升教育行动,确保培训精准。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国家鼓励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资中县农广校自1983 年成立以来,培训了大量的具备成人中专学历的农村实用人才。虽然目前成人中专学历吸引力不强,但对提高基层干部学历水平,培养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仍然有积极作用,农广校拥有较多的涉农培训资源且具有与各类涉农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的优势。

加大培训资源的整合力度,由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农广校、农民夜校和社会力量等培训机构,发挥集团优势,充分利用有限资金,确保培训效果。可以从以下4 方面入手。1)充分利用现有涉农科技人员资源,组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讲师团,积极推行网上远程教育。2)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农业部门的培训资源,以农广校为主体,农业职业中学为补充,完善培训基地的配套建设,明确培训专业和范围,确定培训内容和要求。3)充分发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和林业站、畜牧站的主体作用,强化岗位培训,组织技术攻关,完善技能传授方式,促进岗位成才。4)因地制宜,突出新知识和新技术,分层设计培训内容和课程,并将培训内容发送到乡镇,反复征求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意见,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确保培训精准。发挥种植、养殖龙头企业或实训基地的作用,使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充分发挥种养大户和专业合社的示范带动作用[4]。

3.4 完善配套政策

确保经费投入充足,完善配套政策。探索具有极强吸引力的留才、用才配套政策。由于农民培训工作的特殊性,其培训必须要采取“农民点菜、专家下厨、政府买单”的模式,建议政府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在已有的强农惠农政策下,探索并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包括土地流转、农业保险、信贷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养老、医疗及退养等各方面。同时,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管,确保这些优惠政策能够让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真正受益。完善待遇激励机制,把优秀农民的选拔工作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定期表彰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评定制度,对获得职称的农民优先提供培训提升的机会[5]。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高素质农业人才紧缺的问题。高素质人才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大力培育农村实用型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才能将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在未来农村人才培养中,应继续完善农业乡村教育发展理念,强化新型农民在农村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人才。

猜你喜欢
农民人才培训
人才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