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化学》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改革研究

2021-12-25 07:35胡晓炜聂红娇
化工设计通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验报告平时成绩学业成绩

张 伟,胡晓炜,聂红娇

(临沂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山东临沂 276000)

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培养其科学精神和探索创新精神。因此,高校专业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需要深入践行“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绝大多数高校教师在学生的学业考核中主要采取以期末考试为主的方式,这种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迫切需要创新考核模式,建立一个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合理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1]。

1 课程简介及改革思路

1.1 课程简介

临沂大学《应用电化学》课程是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开课对象主要为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学生,总学时48学时,2.5学分,其中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该课程是以电化学原理为基础,结合电化学工艺与技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课程。理论课包括电化学基础理论和电化学应用两部分,电化学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包括电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研究方法等电化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电化学应用部分重点围绕与现代生活和高科技密切相关的能量储存与转换、电化学器件设计和电化学制备新方法三个方面。除了经典的电化学原理和一般应用之外,该课程还将重点介绍电化学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实验课开设了三个分别与电催化、有机电合成、电化学传感器相关的综合性实验,分别为Pt对碱性溶液中乙醇的电催化性能研究、电化学法合成聚黄尿酸以及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电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1.2 改革思路

围绕临沂大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深入践行“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注重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更要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创新精神。改变之前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推行综合考试改革,实现学生学习评价项目的多样化。积极探索构建适应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科学完善的《应用电化学》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2-3]。

2 学生学习评价方案及依据

2.1 评价目标

学生学习评价目标多样化。既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电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研究方法等电化学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电化学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要考核学生应掌握的电化学在能量储存与转换、电化学器件设计、电化学制备等方面的应用相关知识,还要考察学生的电化学实验创新技能和能力。

2.2 评价项目

学生学习评价项目多元化。根据《应用电化学》课程的特点设计多元化的评价项目,包括课堂考勤、课堂笔记、课程论文、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每个项目设计具体的考核指标来科学地考核学生学习效果。例如,出勤情况通过考勤记录表打分,总分为100分,旷课每次扣10分,迟到每次扣5分,请假不扣分;实验报告按照完成质量分为五档(80及以下、85、90、95、100分)打分,以三次课程实验的实验报告的平均分作为实验报告成绩。

根据《应用电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合理规划各评价项目在学生最终学业成绩中所占的比重。例如,学生的课堂学习笔记成绩单独计算,所占比例为本门课程最终学业成绩的10%,且笔记成绩达到合格标准,方能取得本门课程的学业成绩。

课程期末考试要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命题,为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综合创新能力,命题中进一步加大案例分析等类型主观性题目的比重,降低纯记忆性客观题的比例,彻底改变之前基本靠死记硬背就能拿高分的情况[4,5]。

2.3 评价主体

学生学习评价主体多元化。《应用电化学》课程主要采用课程教学团队与课程主讲教师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彻底改变之前以课程主讲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应用电化学》课程教学团队中每一位任课教师作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开展集体研讨,学习同类型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要求,在充分考察和讨论的基础上,结合所教授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

2.4 成绩构成

成绩构成多元化。《应用电化学》课程的学业成绩由平时成绩(2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50%)三部分构成。成绩构成不再是单独的期末一次性考试成绩,最终的学业成绩由多部分构成,彻底改变之前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过高的情况。更加合理地确定平时成绩、期中成绩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指标。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考勤和课堂笔记两部分组成,期中成绩主要由课程论文和实验报告两部分构成。根据《应用电化学》课程的特点这样可以更加合理地确定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中成绩。课程考核方案在第一次上课时就会公布给全体学生并上传到课程网站,同时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的相关政策在特定时间内申请查阅自己的期末考试试卷,并且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提出异议。

平时成绩根据出勤情况、课堂笔记来确定,各占平时成绩的50%。平时成绩以20%计入学业成绩。出勤情况通过考勤记录表打分,总分为100分,旷课每次扣10分,迟到每次扣5分,请假不扣分。课堂笔记按照完成质量分为五档(80及以下、85、90、95、100分)打分,课堂笔记成绩只有达到80分及以上,才计入本门课程的学业成绩,否则学业成绩无效。

期中成绩根据课程论文、实验报告来确定,各占期中成绩的50%。期中成绩以30%计入学业成绩。课程论文要求学生写一篇应用电化学相关领域的综述,题目自拟,不少于3 000字,主要包括题目、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内容。按完成质量分为五档(80及以下、85、90、95、100分)打分。实验报告按照完成质量分为五档(80及以下、85、90、95、100分)打分,以三次课程实验的实验报告的平均分作为实验报告成绩。

期末试题的题量按考试时间120min设计。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要求理解准确、领会深刻、表达清楚。学生应调动本课程的知识积累,充分发挥自己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期末成绩以50%计入学业成绩,见表1。

表1 期末考试命题内容、基本点和比例

3 实施效果

总体来看,通过课程改革建立了一个更加合理的可以全方位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学生成绩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达到本课程的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掌握电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电化学众多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掌握扎实的电化学专业实验技能。

2)能力方面:切实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电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工程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并能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综合素质方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特别是通过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改革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创新素质和能力。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发表了多篇与应用电化学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例如,2016级应用化学专业殷雪松同学通过课程学习,将本课程实验二和实验三的研究与所学理论知识相结合,并进一步延伸开展创新性实验研究工作,构建了两种新型的用于肺癌相关循环肿瘤基因高灵敏和高选择性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分别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高水平SCI期刊RSC Advances和Analytical Methods上。

4 结语

始终秉承“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临大特质,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构建适应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科学完善的《应用电化学》课程学业考试模式和评价体系。深入践行“立德树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解决国家的现有问题为己任,把临沂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信念、有本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实验报告平时成绩学业成绩
基于回归分析模型的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研究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平时成绩对于学期总成绩的影响
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分析
实验报告
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养方式
问卷星在无纸化实验报告中的设计
任务型专业英语口语教学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