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幼林管护的重要性及关键抚育措施

2021-12-26 10:45寿
南方农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幼林松土桉树

陈 寿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树木园,广西南宁 530031)

桉树经过100 多年的引种栽培,现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短周期造纸材树种。尤其是近年来,经过我国和澳大利亚桉树专家的共同努力,建起了大规模的桉树育种群体,通过对尾叶桉、巨桉、巨尾桉、尾巨桉等优良品种杂交育种,优选出了十几个杂交优良无性系应用于生产,为我国林业尤其是广西林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桉树因生长速度快、成林周期短、成木用途广泛等众多优势而被大面积连片种植,但在实际栽植过程中,桉树幼苗期的成活率及生长发育易受众多内外因素影响,严重制约了成林蓄积量。幼林管护是桉树生长周期内极其重要的环节,只有幼林林木保存率高、健康茁壮成长,才能有效提高单位面积蓄积量及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基于此,探讨桉树幼林管理的重要性,总结相应的关键抚育技术措施,以期促进桉树产业的发展。

1 桉树幼林管护的重要性

做好桉树幼林有效管护对提高单位林地面积蓄积量具有重要意义。良种优良单株上山造林,以植株自身抵抗种植地的不利因素,从而达到正常生长需求,是幼林管护中最主要最经济最有效的基础保障。桉树抚育原则上是在幼林期进行,成林期多进行防盗管护,幼林期管护主要通过定植与补植、保水、除草除杂、施肥、松土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抚育措施提高植株的保存率及生长量。通过加强桉树幼林水肥抚育管理,可满足桉树幼林的营养需求并促进其快速生长[1];通过全面落实桉树幼林除草除杂、松土、适时追肥、禁止人畜破坏等抚育管理,可提升桉树幼林抗逆性,提高桉树幼林防御病虫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其成林质量[2]。

2 桉树幼林抚育的关键技术措施

根据多年来桉树营林生产中不同林龄伐区蓄积量及出材量的调查可知,最佳的桉树无性系一轮伐期为7 年以上,幼林抚育期为4 年,即造林后的前4 年对桉树进行有效管护,可使桉树林经济效益最大化,现将生产中总结出的有效抚育措施进行分析。

2.1 定植与补植

营林的目的是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经生产上桉树种植密度试验可知,林木保存率是获取林木蓄积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桉树的种植密度,需根据林木经营目的及种植地立地条件等情况进行确定。如果培育大径材桉树林,则造林密度应为1 350~1 650 株/hm2,株行距为(2.0~2.5)m×3.0 m;如果以培育小径材为目的的桉树林,则造林密度应为2 000~2 500 株/hm2[3]。桉树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造林季节不限于春季,但造林地主要在高山或丘陵,不易人工淋水,因此苗木定植需选择在雨期,且苗木种植后需在种植坑下方做好围堰,用于储水。桉树幼苗栽植30 d 后,需进行成活率统计,如成活率不足95%,则需进行补植。为了保证补植苗的正常生长及林相整齐,需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用同龄健壮苗木进行补植[4]。

2.2 除草除杂

桉树是强阳性树种,喜光,定植初期乃至幼林期苗矮、根系浅,与周围杂灌草对光照、水肥竞争激烈,且易受杂灌草寄生或腐生类病原生物及相关害虫为害,如不及时进行除草除杂,或除草除杂措施不到位,则桉树幼苗将难以正常生长,易被周围杂草灌木所覆盖[5]。全面松土除草能够减少杂草和幼林的竞争,缓解虫害,提升树木成活率[6]。除草除杂的方法主要包含物理清除法和化学清除法两种:物理清除法主要是指采用机械和(或)人工力量配合彻底清除杂草杂灌,如人工砍草,该处理方法虽费时费工,但能够保证幼苗在不受化学药剂侵害的情况下保持生长,且砍掉的杂草杂灌覆盖地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持水土;化学清除法虽简便易操作,但很难避免误伤幼苗,易影响幼苗当年生长量。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物理清除法清理杂草[7]。

2.3 扩穴松土

桉树幼苗生长过程中,若栽种地出现土壤板结,则根系将难以从土壤中吸收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会导致苗木生长缓慢甚至枯死。扩穴松土是桉树幼林抚育工作中较为关键的环节之一,不仅能增加土壤透气性,让幼根得到足够的氧气,助于桉树幼苗根系呼吸和生长,利于拓宽幼苗根系生长空间,而且可以促进土壤养分分解,便于根系吸收,可为雨水下渗提供有利的条件,起到保肥保水的作用。扩穴松土一般需在除草除杂后进行,既便于松土工序的开展又可提高除草除杂效果。扩穴松土面积和深度需根据桉树幼苗的生长状况和立地条件确定,一般情况下,以植株为中心点,以0.5 m 为半径进行圆形扩穴松土,深度为5~20 cm,由内而外依次加深。为防止松土操作损伤幼苗根部,扩穴松土时需与苗木保持一定距离。

2.4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是桉树幼林期极为关键的抚育措施之一。科学施肥不仅利于苗木生长且利于苗木增强自身对外界的抗性。首先,种植桉树幼苗前,应整地施肥,每个栽植穴施肥量为500 g,以有机—无机复混肥为主,总养分≥20%,肥料中应含有磷、氯、氨基酸、腐植酸及中微量元素等。桉树追肥则以无机肥为主,总养分≥35%,肥料中以氮、磷、钾为主,同时也应含有部分中微量元素及有机质。若春季造林,则当年6—7月,幼苗一般可长至1 m 高,此时可进行第1 次追肥,施肥量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幼林实际生长情况确定,一般每株幼苗追肥施用量0.5 kg,次年6 月30 日前应完成第2 次追肥[8]。追肥过程中,可根据种植地实际情况选择采用沟肥、撒肥、点肥等方式进行追肥,其中以沟肥方式最为常用[9]。一般情况下,施肥沟长×宽×深规格为30 cm×20 cm×20 cm,这样既便于施放肥料又可有效预防氮肥挥发流失,每株追肥量一般情况下为1.0~1.5 kg。

2.5 病虫害防治

营林生产过程中,林木病虫害防治原则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病虫害防治是幼林管护措施中较为关键的抚育措施。桉树幼林期林木小而弱,对抗外界不利环境抵抗能力差,易受病虫为害,需加强管护。林木一旦受病害或虫害,轻则影响林木生长,重则林木大面积连片死亡,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在日常管护中需加强观察,做好常规性预防工作,一旦发现病害或虫害需立即采取治理措施,以及时止损,减少损失。桉树幼林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有焦枯病、青枯病等,桉树发生焦枯病后整个叶片变枯变黄,此时需第一时间将病枝病叶摘除并喷洒新高脂膜与多菌灵溶液进行治理;桉树感染青枯病后,整个茎叶脱水枯萎,需进行整株清除,且需将林地中的杂灌草一起清除,带出林区烧毁,并予以石灰抛洒消毒。桉树幼林常见虫害主要有白蚁、金龟子等,白蚁主要对桉树幼苗的根茎部产生为害,一旦发现白蚁,要直接对其进行消杀处理;金龟子虫害产生后,可用敌百虫粉30.0~37.5 kg·hm-2撒在穴内进行防治。

3 结语

有效管护桉树幼林不仅可提高单位林地面积蓄积量,增加经济效益,而且利于提高森林面积覆盖率,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因此,桉树造林后前4 年幼林期要进行抚育管护,后3 年甚至更长时间主要靠林木自身从空气与土壤中吸收养分进行自养,不再人为施肥或进行其他抚育,利于林木对前期施放于土壤中的多余营养元素进行吸收,以减少林地富营养化。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原则上应采用低毒环保类药剂,在对林木进行有效防治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幼林松土桉树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在森林培育中中幼林抚育的重要性分析
桉树的育苗造林技术与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快乐佳县人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清晨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
桉树会引发白血病?
温室栽培黄瓜的土、肥、水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