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差异教学路径研究

2021-12-26 07:09潘喜亮
甘肃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理论基础小学数学

潘喜亮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分层差异教学策略,对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了小学数学实施分层差异教学的特点,从学情分析、目标设计、流程规划、内容选择、作业评价多个方面,讨论了小学数学实施分层差异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差异教学;理论基础;研究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21—0076—03

为实现“全面育人”目标,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施分层差异教学。实践证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差异教学,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体发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差异教学路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数学分层差异教学相关概述

分层差异教学主要指的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分类教学的活动,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均能在当前基础上取得进一步发展的教学形式。小学数学分层差异教学特点可以归纳为:

1.主体性。在分层差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考量学生的个性特点。

2.平等性。一方面,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尽可能保证学生课堂学习机会平等、获得学习指导平等、展示和表现自我机会平等;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平等性,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和建议,也可以互动交流。

3.发展性。通过分层差异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针对性改进意见,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未来发展。

4.合作性。分层差异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合作讨论活动,让不同能力特点的学生均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取得各自的发展和进步。

5.反思性。分层差异教学具有反思性特点,教师需关注学生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教学反思,以改进教学策略[1]。

二、小学数学分层差异教学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应关注学生意志、情感、需要与价值观,促进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因此,实施分层差异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构建和谐学习环境,对学生开展知识教育、情感教育、能力教育,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现有知识架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利用现有经验加工外部信息,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沟通构建系统知识架构的过程。实施分层差异教学时,教师需考量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学习知识储备,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2]。

3.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习者发展水平分为潜在水平、现有水平两种类型,二者之间存在最近发展区。实施分层差异教学时,教师应考量每一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针对最近发展区设置不同教学目标,选择不同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让每一名学生认知需求均能得到满足。

三、小学数学分层差异教学路径研究

1.科学分析学情,对学生合理分层。科学分析学情是合理分层的前提。传统分层教学中,教师一般要么根据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层,要么根据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分层,要么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分层。其实,每种单一的分层标准都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教师要采用综合标准进行分层。首先,教师应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日常学习状态、学习兴趣,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诉求、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基础、学习水平等;其次,教师应结合分析结果,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学习群体。如,学习基础水平较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就可以划分为A层次学习群体;学习基础一般、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就可以划分为B层次学习群体;其他学生可以划分为C层次学习群体。在分层后,为保护学生学习信心与学习积极性,教师应避免公开宣布;最后,教师应做好学生学习记录工作,关注分层差异教学策略落实后学生获得的学习成长。同时,依照学生成长对学生所属层次进行调整,肯定学生学习成果,保证分层差异教学动态性[3]。

2.设计分层差异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应围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总目标,考量具体内容,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分层设计教学目标。例如,在“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课的教学中,针对C层次学生,教师就可以为其设计可以从多角度寻找等量关系,掌握基本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方法的目标;针对B层次学生,教师就可以为其设计可以利用线段图对追击问题等量关系进行分析,可以使用列方程的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解决的目标;针对A层次学生,教师就可以为其设计学习目标可以列方程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可以对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进行收集、处理。

3.规划分层差异教学流程。在分层差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规划教学流程。其基本教学环节为:(1)教学导入。在此环节,教师可以使用游戏导入、故事导入等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点明教学主题。(2)自学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自学提纲,引导学生探究数学概念、数学定理以及数学公式。(3)探究环节。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分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究解决数学问题。(4)点拨环节。教师应针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情况、学习表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点拨。(5)练习环节。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必做、选做数学习题,让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完成必做题目,挑战选做题目。

4.注重教学过程分层指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所属学习层次,遇到学习问题以及当前学习状态,为学生提供分层学习指导。例如,对于C层次学生,教师应以鼓励性学习指导为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与学习习惯;对于B层次学生,教师应以重点指导其数学方法应用能力,保证学生学习深度,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内化,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数学知识学习体系;A层次学生,教师应指导其变通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与此同时,可以适当拓展一些课本之外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广度,拓展学生数学学习视野,让学生解题能力、分析能力得以提高[4]。

5.合理选择分层差异教学内容。在基础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差异化的提问内容。如,C层次学生可以设置简单的基础问题,B层次学生可以设置具有一定难度问题,对于A层次学生可以设置一些拔高问题。在基础知识讲解完成后,小学数学教师应为学生设置一些练习内容,以检验自身教学成果以及学生知识学习情况。在分层差异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考量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状况,为其设置分层差异练习内容。以“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的教学为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为学生布置了练习任务单,在任务单中,主要包含基础问题、课本练习题以及拔高练习题三种题型。基础内容包含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字母表示方法等;课本练习题主要是以教材练习内容为主,并设置一些和教材练习题相似的习题;拔高练习题主要是一些需要复杂计算步骤、计算难度较大的习题,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其中,C层次学生只完成基础问题,适当完成课本练习题即可;B层次学生需要完成基础问题及课本练习题,尝试完成拔高题;A层次学生需要完成全部问题。利用此种教学方法,可以保证学生分层可变性,为学生提供自我突破平台。

6.分层评价作业。在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及课后作业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实施分层作业评价方式,保证作业评价效果。对于C层次学生,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传统评价方法,对学生作业进行“面批”;对于B层次学生,教师可以采用“面批+互批”结合的评价批改方法,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相互学习;对于A层学生,因其具有较高的学習自主性,且学习能力相对较强,教师可以采用“集体批”或“免批”方法[5]。

7.注重教学结果反馈利用。首先,教师应对学生学习效果予以高度关注,考量学生学习状况、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现存不足给予针对性课后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计划、阶段性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科学习自信。例如,对于C层次学生,教师就可以将核心概念理解、知识框架掌握设置为辅导重点;对于B层次学生,教师就可以将作业练习、基础习题解决设置为辅导重点;对于A层次学生,教师就可以将做题方法、解题思路设置为辅导重点;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搜集学生意见,并对学生合理意见予以接受、采纳。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不记名写纸条的方法写出个人意见,放到意见箱中,以有效收集学生意见,据此调整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通过科学分析学生学情特点、注重教学过程分层指导、设置分层差异教学内容以及实施分层作业评价方式等主要策略,可以有效开展分层差异教学工作,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数学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佳玲.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实施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9(07):98-99.

[2]杨尊严.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微[J].甘肃教育,2017(05):79.

[3]张红霞.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初探[J].甘肃教育,2015(07):49.

[4]蒋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76.

[5]李佳栋.基于小组合作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61.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理论基础小学数学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