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策略谈

2021-12-27 13:41蔡小娟
甘肃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氛围音乐教学因材施教

蔡小娟

【摘要】音乐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非常重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可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从而促使他们感受音乐之美、欣赏音乐之美。本文具体从四个方面阐述音乐教学的策略,以供借鉴。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境游戏;氛围;兴趣;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01—0184—02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音乐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为了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把音乐课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教师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运用游戏活动和音乐知识点的具体化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轻松掌握乐理知识,体会音乐的魅力。

一、把乐理知识融于游戏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乐理知识点

没有音准就没法唱歌,也就会出现“五音不全”“唱歌跑调”的现象,因此音准是学习音乐必须具备的能力。但是音准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为了能让他们都能很好地学会唱歌,不存在“唱歌跑调”的问题,教师可把乐理知识融于游戏活动中,从而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并掌握乐理知识点。

其中,把游戏和音高练习有机结合,就可以把音乐中的音阶变得更加形象化,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能够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例如,在音准练习的过程中,我们通常把小跳音程比喻为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形象,把音阶的高低比喻为小花猫上楼梯,并利用手风琴、电子琴、竖笛、葫芦丝等乐器模仿声音的高低变化,使学生在欢笑声中建立乐理知识的概念。再如,在给五年级学生教唱《四季歌》的时候,为了使他们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强弱,让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来模仿声音强弱的变化,即在听到音乐声音强的时候,跟着音乐把身体舒展开来,而在音乐变弱的时候,就让他们把自己的身体蜷缩起来。在学习用身体感受音乐强弱变化的时候,他们玩得非常开心,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抽象的乐理知识。

我们还通过比赛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音准,即在训练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几首学生都熟悉的歌曲旋律,然后把学生分成do、re、mi、fa、sol、la、si七组,通过演唱比赛看哪一组唱得最准、最整齐,让学生来评价哪一组唱得最好,这样他们就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乐谱,音唱得也更准确。当然,还有更多的方法,如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切分音的方法,即先利用之前给他们教的口诀进行复习,让学生自己朗诵口诀“四分音符走走,八分音符跑跑跑跑,十六分音符跳跳跳跳跳跳跳跳”;当学生练习之后,再把口诀里“八分音符跑跑跑跑”中间的两个“跑”字换成一个“走”字,变成“跑—走—跑”,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明白切分音的意义。

所以,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思考,并利用游戏活动来增强上课的吸引力,就既能缩短教学时间,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乐理知识。

二、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抽象思维较弱,因而对抽象的音乐知识不易理解[1]。因此,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需要把抽象的音乐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让学生感悟乐理知识,并提高探索欲望。而且小学生对很多事物都有探索的欲望,常常会对有趣的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因而,他们喜欢对感兴趣的事物积极关注并且乐意参与到感兴趣的音乐活动中。所以,教师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就要很好地抓住让学生产生兴趣的点,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能简单地为调动学生的情绪去设置游戏,而是要把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表情、动作和故事情节,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快乐,使学生主动地融入学习音乐的活动中,从而有效地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

例如,在给三年级学生教唱《卖报歌》的时候,教师在网络上下载这首歌曲的视频,丰富多彩的画面以及文字(歌词)能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乐曲的律动和所要表达的情绪,并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看完视频之后,教师便要用自己的表演抓住学生的眼球,也就是再次播放音乐的时候,教师要跟着音乐跳起自己创编的舞蹈。当学生的学习激情被教师点燃的时候,教师可再次播放有关《卖报歌》的创作背景视频,让学生了解音乐家聂耳的故事,感受在革命战争年代劳动人民艰难困苦的生活状态,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还有,在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的表演中,教师可先在网上找三个有关黄鹂鸟的视频,让学生看到黄鹂鸟的生活状态和它们可爱的样子;然后播放《黄鹂鸟的歌》《蜗牛的歌》和《蜗牛与黄鹂鸟》这三首歌曲,并且让学生边听边模仿黄鹂鸟和蜗牛的形象。这种把和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事物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形象地表达出来的教学,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

三、灵活转化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情境再现是最常见的音乐游戏互动形式。通过情境再现提高师生互动的频率,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能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不知不觉沉浸在音乐课堂中,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提升学生音乐理解能力的目的。如,在教唱《卖报歌》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可以采取很多的游戏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他们拍着手、跺着脚笑着的时候,就能不经意地掌握休止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音乐知识。因此,教师要很灵活地转化教学内容,对音乐所要表达的情境进行分析,然后鼓励学生根据音乐内容进行表演,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给予肯定,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不断增强。

再如,给六年级学生教学《苏珊娜》这首歌曲的时候,笔者根据音乐表达的情境让学生先进行讨论,然后发挥想象力创编音乐中表达的情境,再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在选择角色的过程中,大家积极地讨论如何弹奏五弦琴、想象自己与好朋友见面的情境、想象怎样用舞蹈表达欢乐的见面场景等等,全体学生都在积极地思考并展现出自己最积极的一面。通過设置这样的情境游戏,不仅让学生理解了音乐要表现的内容,加深了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感悟,更激发了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

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人的天分不一样,有的人擅长唱高音,有的人却适合唱宽厚的低音。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音质和声带发声状况,给他们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比如对于器乐,有人喜欢小号的高昂,有人喜欢长号的雄浑,有人喜欢小提琴的悠扬,还有人喜欢钢琴的清脆响亮,这就需要教师全面考虑并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为只有当学生的意愿被充分尊重时,他们才能有更大的兴趣投入到学习音乐的队伍中来。

例如,在给五年级学生教唱《保卫黄河》时,可把学生分为五组,再选取班上喜欢诵读的两名学生进行朗诵,然后根据男女学生的音高把男女生分为高声部和低声部,分声部教唱和训练,让他们熟悉旋律,最后完成轮唱和合唱。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进行创编,即让他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根据对音乐的理解来创编故事情节,再进行舞蹈或者情境表演。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唱歌、跳舞、朗诵或者演奏乐器等等,每个人都融入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让有演出经验的学生给大家表演,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这样课堂气氛紧张激烈,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还提高了学生音乐表演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把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发挥到最佳状态。

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运用各种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丰富教学内容,把音乐内容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内容。

参考文献

[1]付吉菊,李爽.基于雨课堂和微课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讨[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8(01).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氛围音乐教学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