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优化森林公园 发挥生态功能作用

2021-12-28 00:59金钱荣
林业勘查设计 2021年5期
关键词:保护地森林公园森林

陈 琴,金钱荣

(云南森林自然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4)

1 森林公园整合优化的目的和意义

据资料显示,目前,云南有32个森林公园,包括独特的森林土壤、气候、植物资源、藤本、花卉、水资源、动物资源等。其中花卉作为森林公园最为重要的景观,是森林公园与其他类型公园不同之处,同时是森林公园特有的景观,分不同的季节开花,一年四季吸引游客。森林公园作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中的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类自然公园,整合优化能有效解决森林公园规划不合理、体系不够完善、空间重叠、地域交叉、边界不清、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充分发挥云南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促进全省旅游经济、社会经济的统一协调发展。打造山清水秀、生态多样、历史文化、森林康养、科研教学、安全文明型的森林公园体系。

2 森林公园整合优化

2.1 整合原则

2.1.1 保护优先、完善体系

做好顶层设计和各州县的统筹,整合优化、归并现有各级森林公园,补充自然保护空缺区域,做到应划尽划、应保尽保,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对生态过程联系紧密的相邻或相连的多个森林公园,应打破行政区划。

2.1.2 依法依规、实事求是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坚持实事求是,不预设森林公园面积,根据旅游现状、历史沿革和文化价值、管理条件等,解决森林公园交叉重叠问题;分类有序解决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矛盾冲突问题;科学调整森林公园范围界线和功能区划,优化空间布局。

2.1.3 对接三条控制线、科学落界

森林公园属于重要的生态空间,整合优化后将生态保育及核心景观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其他功能区在保护的同时开展生态旅游,进行管理,森林公园整合优化应做好对接三条控制线,尤其落实生态红线。整合优化应充分利用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数据、高分辨率卫星影像、1:10000地形图,细化森林公园边界。

2.1.4 创新体制、完善机制

明确每个森林公园的功能定位和管理目标,探索形成权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生态保护管理体制,做好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的衔接,实施森林公园的统一设置,分级管理、分区管控,明确每个森林公园的类型和功能定位,按照“一地一牌一机构”的要求,确保森林公园管理有机构、有人才、有职责,实现依法有效保护。

2.2 存在的问题

2.2.1 空间布局亟需完善

云南省现有的森林公园都是基于地方申请设立的,顶层设计不规范,生态系统保护不够完善,功能区划不合理,一些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珍稀瀕危野生动植物原生地尚未纳入生态红线进行保护,保护管理重点不明确,旅游开发缺乏根据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保护规划,特别是原始林没有体现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各类自然公园交叉重叠,多头管理,多块牌子。

2.2.2 历史遗留问题突出

农地与林业用地的交叉,农民日常生产与森林资源管理矛盾突出。

2.2.3 现实矛盾冲突尖锐

国家和地方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高速公路、铁路、水利工程建设,森林公园原有交通干线道路升级改造、防洪设施建设和维护,边境地区各族群众守土守边修筑设施,以及军事设施建设等受到限制。一些森林公园内航道航运等水域活动,与水生动物活动区域交叉重叠,管理难度加大。

2.2.4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有待加强

森林公园主要以旅游开发、森林资源保护为规划管理原则,森林公园功能分区不规范,资源保护重点不突出,森林公园功能区保护强度和管理规定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

3 发挥生态功能作用

3.1 保水功能

随着保护地的管护进一步加强,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有效管理,有效地维护本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强化保护地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持和改善经营区域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控制面积、土壤侵蚀状况,改善植被盖度状况,饮用水源地保护状况等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例如: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为松华坝水库提供水源保护,为盘龙区乃至昆明市提供优质水资源。松华坝水库属金沙江水系,盘龙江源头,冷水河、牧羊河及其支流和龙潭购成了松华坝水源区的基本水系,松华坝年平均产水量2亿m3。

3.2 保土功能

以西双版纳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西双版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公园占地面积26310亩,被美景中国网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公园”,排名第二。园内森林覆盖率为98.6%,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俗风情相融合,集中突出体现了“热带沟谷雨林”、“孔雀文化为主的野生动物展示”、“哈尼族-爱尼人为主的民俗风情展示”三大主题特色。森林覆盖率98.6%的茂密森林留住大部分天然降水,可以为生态系统多样性提供基础。西双版纳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雨量在1200mm~1900mm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2~85%之间。西双版纳因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属于气候学上的两季地区,北部边缘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其特殊的气候为亚热带多种植物和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3 生物多样性保护

随着保护地生态环境的改善,进一步减少人为干扰和破坏,重点物种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避免物种资源的流失,有利于生物种群的栖息及繁衍,更好地保护了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

如,云南澜沧县森林公园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澜沧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为7869.22hm2,森林覆盖率为91.92%,以珍稀动植物资源、独特茶祖历史文化、特色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等资源为突出优势,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景观价值和民族文化研究价值。集合了澜沧县范围内较为精华的森林风景资源,世界罕见的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山-水-云-林-茶-村独特的人与自然复合景观,保存完好的丰富度较高的稀有濒危植物群落和原始常绿阔叶林以及“串珠状”多水塘湿地耦合系统和秀丽多姿的叠水群。森林公园植被类型丰富,共有5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16个群系,19个群落。共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53种,共记录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和众多IUCN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收录的稀有濒危物种,以及CITES附录物种。以珍稀动植物资源、独特茶祖历史文化、特色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等资源为突出优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良好条件。

3.4 森林应对气候变化

森林在生长过程中,生态系统具有对二氧化硫、粉尘、重金属等大气污染物的吸收、过滤、阻隔和分解,以及降低噪音、提供负离子等功能。森林公园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5 动物资源保护

森林公园是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最佳场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也是动物的栖息地之一,云南是“植物王国”,也是“动物王国”。动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消费者,是食物链等重要的环节,加速了物质转移与能量流动的速度,动物的活动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和生物。而森林公园中的动物不仅受公园内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受游客的活动量、活动范围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森林旅游与其他的旅游不同,森林旅游主要是在森林中活动,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新鲜空气等。人们通过徒步、攀岩、自行车游览、野营、观鸟等方式影响着动物的生活方式和作息时间,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动物的取食习惯、繁殖、种群和群落的改变。森林旅游一般在森林公园的游憩区开展,虽然避开了动物及其生境,但在游客数量较多、旅游高峰期,也会对动物生存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动物种类减少和数量减少的趋势,因此整合优化后的森林公园功能区划更加科学合理,建立更加规范的监督管理机制,实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让森林公园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1)云南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森林公园整合优化与其他自然保护整合优化对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大致相同,森林公园旅游特点比较突出,在发挥森林多功能作用上做出了很大贡献。

2)云南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森林公园的规划与管理同整合优化前相比较更加科学、监督管理更规范,公园内生态系统的变化待整合优化完成后进行监测,得出具体生态效益数据,前后进行对比分析,促进公园科学管理和生态发展。

4.2 结论

通过对云南省森林公园的整合优化,改善了森林公园长期以来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改善了森林旅游的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美丽的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场所。同时,通过对森林公园的整合优化,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环境、动植物、水资源、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得到更好的保护,更好地发挥森林公园及森林生态系统的多功能作用,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更大的生态效益。

云南森林公园整合优化对丰富公园内森林生态系统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将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变周围气候、保护水资源、固土保肥、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动植物资源等。通过对云南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将推动建设最美丽云南的步伐,对我国生态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保护地森林公园森林
潍坊市自然保护地现状及整合优化对策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重叠关系分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森林公园游记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