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复习课的“三重境界”

2021-12-28 10:50夏永立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天窗认知结构错题

文|夏永立(特级教师)

复习课,不能让学生拿着昨天的“旧船票”登上今天的“新客船”,只是进行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再现;复习课也不是“炒冷饭”,而要“好吃又有营养”;复习课更要“旧瓶装新酒”,让学生能品尝到新的“数学味”。因此,好的数学复习课要具有“三重境界”,才能让学生在复习的世界里流连忘返。

第一重境界是“打补丁”。复习课不只是学会巩固应用,更要做到“查漏补缺”。在复习课上,当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和障碍时,教师总会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给他们“答疑解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我们经常见到教师精心设计了许多“易错题”,让学生去反复练习。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真实的学习世界,了解他们的认知障碍,这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要让学生自己搜集学习中的“易错题”,在课堂中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才会从“错误”中走出来,让学习真实发生。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打补丁”,才会找到自己学习中的“缺漏”,从而获得“学习力”的提升。

第二重境界是“串珍珠”。复习课不只是进行简单的知识梳理,更要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我们经常见到,学生在整理数学知识时,教师也会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穿针引线”,再把旧知“串”起来,形成一个看似美丽的“项链”。其实,教师不妨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设计思维导图,将碎片化的知识“串”起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学生自己动手“串珍珠”,将知识进行新的重组,有利于形成数学学习的结构化思维。

第三重境界是“开窗子”。教师只需要为学生打开一扇复习课的“天窗”,让学生自己学会瞭望,就可以看到外面全部的风景,欣赏全新的数学世界。复习课中,教师要学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知识让学生自己整理、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学生就会在知识的完善和整理过程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达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理想境界。让学生看得更“远”一些,才能真正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不断丰富学生的认知,增长新的“见识”。

复习课要由“教师设计”走向“师生共同设计”,为学生打开一扇新的“天窗”,让熟悉的数学学习也有新鲜的“空气”,也能让学生看到数学美丽的远方。

猜你喜欢
天窗认知结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自制新款天窗固定器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迈腾车天窗无法关闭
英菲尼迪QX60混动车天窗无法关闭
“一次函数”易错题
一题多解,认清思维树之“根、枝、叶”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
“机械运动”易错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