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思政”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的策略

2021-12-28 12:04刘志杰张微微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办学

刘志杰 薄 澜 张微微

(辽宁大学 新华国际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呈现出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特征,教育的国际化则是这些特征的有力支撑和关键助力。作为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和显现成果,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我国蓬勃发展。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发布的数据汇总整理发现,截至2020年12月,经教育部审批和备案的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930个;经教育部审批和备案的硕士及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6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42个①。

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可以引入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学内容以及管理经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但是随着教育开放之门逐渐打开,这种办学模式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处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交汇、中西方意识形态碰撞的前沿地带,由于他们的价值观念尚未成熟、思政“免疫”能力有限,很容易受到西方不良文化思潮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是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前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价值观念愈发多元化的情况下,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优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成为中外合作办学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或项目)而言,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课教学中,明确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职责,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为消除和解决上述不良影响指明了方向。

一、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现状及问题

1.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或项目)的学生特点给思政教育带来挑战

首先,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或项目)的学生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在进入大学校园前,他们就已经能够熟练应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和工具获取信息。他们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喜欢追逐潮流和新事物,能够快速捕捉信息,迅速吸收各种流行文化。其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一般家境优越,受过完善的基础教育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有较为系统的规划;他们的视野开阔、综合素质较高。最后,大学时期是学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年人普遍具有批判精神、崇尚独立自由平等,但是对问题的思考又往往缺乏系统性,因此很容易受到新观点和新思想的影响,比较容易出现思想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较强的个人功利主义倾向、对金钱的盲目崇拜、抗打击能力差、目标期望值过高等问题。

上述这些特点,在无形中加大了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思政育人工作的难度。如果合作育人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思政理论引导和伦理道德规范,或是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得当,就会造成思政教育的低效、无效甚至负面效应,从而动摇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他们出现思想价值观扭曲、思想道德意识淡薄等不良思想和行为。

2.中外教育并行的教学模式增加了思政教育难度

与我国传统的高等院校相比,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建立的初衷就是全面引入西方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中外合作院校的办学环境、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必然受到西方高校的影响。首先,在学科专业设置、授课方式方法、学生交流交往、学生职业趋向等方面国际化特色明显,校园内呈现出不同文化、不同思维方式、多元价值观念和多元意识形态的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例如,由于合作办学课程需要实现相互对接,因此外语授课的比例较高,外语授课一般直接选用西方教材,导致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对学生的隐性渗透加剧。其次,合作办学院校一般都有外籍教师讲授一定比例的专业课程,这种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更容易导致西方文化广泛渗透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外方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学生直接面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很容易受到西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增加,思政教育的开展受到阻碍。最后,大部分中外合作项目采取“2+2”或“3+1”的“双校园”培养模式,学生在入校后的第三或第四年将出国学习生活,这部分出国学生的培养更加西方化,对他们持续开展思政教育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以上分析可见,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虽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丰富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认知水平和沟通能力,但是也给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和挑战。

二、“课程思政”对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思政修养的重要意义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是当前教育需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无论是传统的教育模式,还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带来的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会对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造成一定侵蚀,加之部分不怀好意的西方势力利用文化渗透的手段,有目的地灌输西方的价值观念,从而削弱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民族认同感。因此,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课程思政”循着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通过对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把政治文化认同、国家意识和人格培养等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知识、技能传授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和家国情怀。与显性的思政课程相比,课程思政具有育人手段更加隐性、育人方式更易于接受、育人效果更加明显等优势,是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1.在内容设置上

课程思政是思政要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它比思政课程更能贴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和未来职业规划。通过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可以在专业知识传授、培育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意向引导、综合素养提升等方面加强思想引领。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课程设置方面,《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核心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外国教育机构教师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全部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②。这个规定的初衷是为了有效引进国外的先进教学资源,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国外的文化,却也带来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对学生的负面影响。鼓励中方专业课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通过中方教师的言传身教和专业指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和中国灵魂的、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优秀人才。

2.在实施手段上

不同于思政课程的课堂灌输,课程思政的育人手段更为隐性。课程思政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将思政元素以隐藏、含蓄的方式渗透、传播给学生。这种思政教育方式既能够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思想观念,又更容易被青年学生接受。如果中方开设的各门专业课程都能有效地贯彻实施课程思政改革,通过众多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师的全程、全员、全力的思政素养滋养和灌输,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这不仅有利于巩固思政课程的教学成果,有利于提升思政育人的有效性,也有利于提高国际化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培养质量。

3.在育人效果上

将思政要素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在课程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的专业需求,在教学方式上更易于接受,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政育人功能,把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与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作为高度国际化的教学组织,处于复杂的跨国文化和多元的价值体系环境中,学生的课程体系更多地涉及西方理论与西方文化。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全员育人、专业课程育人的功能,做好学生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引导,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塑造,帮助学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促进和巩固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育人效果和成果。

三、以课程思政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思政修养的对策

1.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课程思政构建学生跨文化背景下的精神支柱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自身特点和当今“00后”大学生的独特个性,为一些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正能量的信息传播提供了契机,学生受到个人享乐主义、崇洋媚外等文化思潮的侵袭和渗透,很容易在国际化的环境中迷失方向,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因此,学校应鼓励中方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通过有效的课堂设计,借助案例解析、数据比较、事实陈述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渗透和强化学生全球视野下的国家意识,培养他们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感情。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当在体现学生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和国际竞争力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以增强学生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社会责任感作为思想引领,以爱国主义作为精神支柱,使广大青年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增强学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自古以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文化底色。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开设的课程通常涉及西方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知识体系,课程考核一般也需要学生按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理解和解答专业知识。在中西方政治体制、法律体系、历史发展和文化基础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以外籍教师、原版教材为主要载体的授课过程不可避免地带入与我国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截然不同的元素。在中外合作课堂上开展课程思政,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借鉴西方文化的同时,积极发掘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消除学生的理论疑惑、增强学生的理论认知和思辨能力,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诱惑和侵蚀。

3.加强中方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提升其思政育人能力

中外合作院校中的中方专业课教师占有一定比例,应积极鼓励中方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活动,挖掘课程中存在的潜在育人价值,发挥他们在学生成长和成才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实现专业培养与道德培养相统一。为此,学校可以通过集中培训、交流研讨、示范观摩等方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了解课程思政的实现方式、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积累课程思政的教学经验,使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恰当地融为一体,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切身感知到蕴涵在专业知识中的思想态度、价值观、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真正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者的有机统一。

4.加强管理和坦诚沟通双管齐下,增强外籍教师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在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中存在很高比例的外籍教师。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长期生活在西方环境中的外籍教师在生活方式、情感习惯、价值判断等方面更接受西方的模式;加之信息不对称,中方对这些教师的思想情况和价值观念了解不深,中外双方的价值观可能很难有机融合,在宗教传播、意识形态渗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为了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事业顺利发展,提升育人质量,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必须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通过加强管理和坦诚沟通双管齐下的方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一方面,中方要加强对外籍教师的管理。例如聘任前要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明确在华工作要求;定期组织工作讨论,强调我国法律法规的特点,提升其“红线意识”;对于发生安全维稳事件的教师坚决解聘。另一方面,需要给予外籍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获得感和文化认同感。例如,可以邀请他们参加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和民俗活动,向他们展现中国特有的文化情怀,加强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价值理念的认同感。

注释:

① 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发布的数据汇总整理。

② 《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教外综〔2006〕5号。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办学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