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应用型高校的劳动教育

2021-12-28 13:28朱春花
林区教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劳模应用型劳动

朱春花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太原 030062)

引言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在学生中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要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和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让他们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1]劳动教育以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出发点,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依据

(一)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

劳动精神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展现出的一种品质。新时代劳动精神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劳动观念,还表现为劳动光荣、尊重劳动、创新劳动、技艺精湛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2]。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劳动本质论、 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中的劳动解放论,都是加强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因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的勤劳勇敢、尊重劳动就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劳动观念。新时代劳动精神还体现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表现为敢于改革、敢于创新、诚实守信、尊重知识和技能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全社会都要积极向大国工匠及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学习。

(二)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新时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更高。劳动者一方面要有劳动意识和劳动情怀,另一方面要有创新的劳动思维。应用型高校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面向市场,以促进就业为办学方向,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所以,应用型高校要体现时代精神,加强劳动教育,培养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有较强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的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就要把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劳动教育是提升人们适应新时代要求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新时代人全面发展的途径[3]。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弘扬新时代的劳动精神,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在生活中让学生认识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是实现幸福的现实方式。通过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等方式方法,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技能大赛等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二、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第一课堂”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为平台,加强学生劳动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学任务是学生在学原理、悟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方法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指导其社会实践。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培养劳动精神是“原理”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原理”课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劳动思想,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劳动教育因素,一方面要分析学生对劳动认识的偏差,积极加强劳动观教育,将新时代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

1.“原理”课中蕴含的劳动观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劳动本质论。历史唯物主义观指出劳动创造了人。 马克思说:“劳动是人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4]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劳动促使人类直立行走,大大解放了人的双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也指出劳动创造了社会历史。马克思确立了唯物主义群众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在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理论:“所有的劳动,一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二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6]我们需要一定的商品,是因为商品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商品需要使用货币去购买,是因为商品有一定的价值。我们承认离不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也就承认了我们离不开劳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的实行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按劳分配是指按照劳动者的劳动进行分配,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人如何劳动决定了劳动成果如何分配,即劳动是决定人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

第三,科学社会主义中的劳动解放论。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提升。只有全面提升人的劳动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劳动能力的提升依靠教育。马克思指出:“为了能够得到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教育就必须让年轻人不断地接受各种形式的生产劳动,并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7]教育以劳动为依托,又回归到劳动。 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有利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发展,表现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和以劳创新。

2.以学生劳动认知偏差为导向进行劳动观教育

在“原理”课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劳动本质论、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劳动解放论时,存在一些认知偏差。

第一,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劳动本质论”时,夹杂着唯心主义的思想。教师在讲授“人的本质是什么”时,引导学生回答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学生给出的答案是“人是高级的物种,高级在于人类会思考,有语言等”。学生没有深层次认识到劳动创造了人。教师在讲授时要通过举例说明人的行为是积极主动的,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创造;动物的行为是被动的,仅仅满足其生存需要,并且是重复性的、机械的行为,不会创造。即得出结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劳动,能创造。教师进一步引出问题:“人的认识和思考是从哪里来的?”通过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来解决此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认识、人的思考和人类的语言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即劳动在人类形成及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结合学生的生活,说明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劳动,要在生活中做到尊重劳动、辛勤劳动。人在劳动中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创新。被动的或照镜子式的劳动,不是真正的劳动,如果人类都机械地劳动,不去创造、创新,人类就不能向前发展。创造性在劳动中的重要性,决定了人们的劳动要敢于破、敢于立。破就是改革、立就是创新。新时代科技迅猛发展,应用型高校学生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劳动的实践性要求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学生要敢于尝试,在不断的尝试中提升自己的技能,向大国工匠迈进。“创新性劳动精神和‘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7]教师在讲授“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发展作用”时,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历史的发展,学生容易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但对于剥削社会的历史发展,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少数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决定作用的认知偏差。学生把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夸大,没有看到人民群众活动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讲授中要重点分析少数英雄人物在历史中发挥的重大作用是离不开背后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的,历史的最终创造者是人民群众,是多数人的劳动。同时人民群众的劳动,不仅创造社会财富,还是社会历史变革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使学生明白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和劳动最崇高的道理,在生活中做到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劳动不仅创造人,还为我们创造了财富,我们要尊重劳动;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不能歧视劳动,要维护劳动者的尊严;在法律上要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反对任何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以利于学生将来的择业、就业和创业。

第二,学生在学习“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时,存在着不劳而获的认知趋向。“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即抽象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一部分,学生容易理解。但在讲到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揭露和批判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观念”[5]时,学生在认知上多数存在着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观念,表现为拜金主义,即把金钱看成是万能的,轻视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存在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的思想。教师应重点分析:拜物教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是金钱主义。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的实现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要向学生讲清楚劳动一方面是劳动者的权利,另一方面也是劳动者的义务。劳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人们通过劳动为社会和他人服务,才能从社会和他人中获得相应的报酬,从而使自身进一步发展。因此,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杜绝不劳而获的思想。

第三,学生在学习“科学社会主义中的劳动解放论”时,存在认知偏差。在科学社会主义这部分教学中,教师重点讲授个体在共产主义社会是高度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维持个人生存和社会生产所需的劳动时间缩短,人们会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从事和自己兴趣相关的活动,这样能极大地促进人全面素质的提高。劳动过程具有高度的创造性,成为人生快乐的源泉和个人价值实现的途径[5]。多数学生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工智能取代人的劳动,劳动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在生活中表现为:不重视劳动实践,劳动觉悟低。教师在讲授中要重点分析劳动与德、智、体、美的关系,指出德、智、体、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特别是脑力劳动在当下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劳动不仅是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也是人类获得幸福的途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此外,要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做到各门课程有思政,各科教师讲育人。把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专业课教师在备课时要和思政教师共同探讨课程的思政元素,在讲解专业知识过程中,要适时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要积极创新劳模宣传方式方法,讲好新时代劳模故事,以劳模事迹感动学生,以劳模贡献、劳模技术、劳模精神教育学生。

(二)“第二课堂”学思结合,知行转化

劳动教育要与课外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学思结合、知行转化中,感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使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入脑入心。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育新时代劳动精神,培养时代需要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

当下学校劳动教育出现了吸引力不足、效果不明显、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与学校开展的劳动实践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有关。所以,要丰富劳动实践活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切身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1.拓展学校勤工助学岗位

学校各部门可以多为学生设置勤工助学工作岗位,为他们提供劳动实践的机会,如行政岗、辅导员助理岗、校园文明监督员岗、图书馆管理员岗等。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时,可以选取学生勤工助学的典型案例,讲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劳动实践。学生参与勤工助学,不仅能够减轻其生活负担,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而且可以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能够认识到只有通过自身的劳动才能获得报酬的道理,体会到劳动的不易,从而珍惜劳动成果。勤工助学能够对大学生自身的劳动观、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2.把劳动课教育落到实处

每周的劳动课不能仅停留在形式上,而是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反思。学生在劳动课中不仅要获得仪式感,更要体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如要求学生在劳动课后撰写劳动心得,既要有理论支撑又要有实践体会,以此实现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大学生劳动实践相结合,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此外,要建立劳动奖励制度,每学期末各学院要评选“校园劳动模范”,给予表彰鼓励,激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活动

校团委、学生会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或在特定节假日、课余时间举办公益性的活动,如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等专题性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提升劳动技能,明确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强劳动兴趣,积极主动地从事劳动实践。

4.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校内创业园和校外实习单位可以为学生提供工作岗位,让社会实践基地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实践基地设置上要和各专业相结合,使学生能在实践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劳动技能。劳动教育要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要提高学生自身劳动素质,感知劳动意义,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为将来走入社会做好积极的准备。

(三)“第三课堂”紧扣时代特点,用“互联网+”宣传劳动精神

要将劳动精神融入网络文化空间,如为学生制作微视频,讲解劳模故事,并在课堂上分享、讨论。要用好互联网平台,在网络中传递劳模精神,展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劳动创新等劳动模范和匠人案例,并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载体进行互动学习和交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可以通过学校官网、学生管理平台和官方公众号等网络渠道,引导学生从知名校友、企业家和劳模的事迹中学习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增强学生的职业自信和奋斗动力。

总之,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学生喜爱的形式,使劳动教育常态化,紧贴现实生活,使劳动精神在高校宣传教育中更为多样化、具象化、立体化。

三、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

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中心,在应用型高校中开展劳动教育,培育学生的劳动情怀,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劳动者与建设者。

(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劳动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劳动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劳动是社会对个体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个人的生存手段。新时代大学生要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做到辛勤劳动,杜绝好逸恶劳。

(二)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勤于劳动、善于创造是中华民族传统劳动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劳动创造中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和今天的成就。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具体体现。应用型高校加强劳动教育,就要推动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向劳模学习,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要教育学生刻苦钻研、敢于超越,不断提高劳动觉悟,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弘扬劳动精神,有利于大学生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干事,增强责任意识、职业意识,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落小,最终形成一套成熟、可行的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培养路径,达到劳动育人目的。在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毕业后能顺利进入社会,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三)有利于大学生感受新时代劳动精神力量

劳动既能获得物质财富,也能凝聚真善美的精神力量。加强劳动教育,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教育学生向劳动模范学习,学习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做着不平凡的事,使其从劳模身上感受到劳动本身所具有的真善美,感受到普普通通劳动者在劳动中所体现的精益求精、持之以恒、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勇于创造、勇于创业的时代精神力量,从而激励他们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中,奉献无悔青春。

结束语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要以构建人全面发展的“五育”教育体系为目标,结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模式,不断强化劳动教育。学生在“第一课堂”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第二课堂”课外社会劳动实践中,做到学思结合,知行转化,提高其劳动实践能力;在“第三课堂”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学习新时代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通过三种途径提高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一方面要能适应市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教育学生向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看齐,学习他们的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做新时代的劳动者。

猜你喜欢
劳模应用型劳动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