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简简单单才是真
——对简约化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1-12-28 13:53朱小青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数学课案例创设

文|朱小青

追求简约化的课堂教学,实施务实性的教学策略,才是真实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一、导入简约化,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

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简约化的课堂导入,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和预设进行高效学习。

1.开门见山揭题,直接明了,简单高效。

一节课属于学生的时间非常有限,在这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如果要利用5 至10 分钟时间进行激趣引入,那么还有多少时间让学生思考、探究,还有多少时间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学习交流、进行互动评价呢?而开门见山揭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切入主题。

2.开门见山揭题,还常规的数学课堂一片“静土”。

一节数学课,如果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数学课堂上要让学生的思维放飞,有时还需保留一份宁静,在静静地思索中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开门见山揭题,没有激趣引入时的热闹,只有学生静静地倾听、静静地思考、静静地交流。开门见山揭题,可以还常规的数学课堂一片“静土”。

二、情境简约化,引导学生重视数学本质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

那么,简约化课堂需要怎样的教学情境,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呢?让我们一同走进一组教学案例,去感悟和寻找答案。

案例一:《移多补少应用题》教学片断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根绳子,我们进行一场拔河比赛怎么样?

听说可以进行拔河比赛,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整个课堂有轻微的骚动。此时,教师依次点名,一组4 位学生,另一组6 名学生。

比赛开始,参赛学生使尽吃奶的力气,观看的学生使尽喊:加油、加油!

毫无疑问,6 名学生的一组赢了,4 名学生的一组输了,赢了的学生欢呼雀跃,输了的学生垂头丧气。

这时,有学生发现:赢的这一组有6 人,另一组只有4 人,当然会输。经这位学生提醒,其他学生也说:“是呀,老师你不公平,再来比一次,我要参加。”

学生异常兴奋,执教老师费了好大劲才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然而依然有学生沉浸在这个活动情境中,一直嘀咕:我还要比,老师不公平。

同样是这个课题,另一位教师的处理非常简单,却很有数学味。

案例二:《移多补少应用题》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玩过拔河比赛吗?

生:(齐)玩过。

师:怎么玩?

学生讲得津津乐道。

师:你们知道吗?在这个大家都会玩的拔河比赛中却隐藏着一个数学知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既降低了学生的兴奋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教师随手点出5 名同学组成一队,再点出7 名同学组成一队。

师:如果让这两个队的同学参加比赛,你们有什么想法?如果你是裁判,你会怎样调整队伍?

生:从7 名同学的一组里调1 名到5 名同学的那一组,两组都变成6 名同学,这样就公平合理。

案例一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感觉到数学课好玩,但是长此以往必然会让学生养成一个心理习惯:浮躁,学生无法静心学习,数学课变成了活动课,丢失了数学课的本质。一节数学课真正能够吸引学生的不应该是显性的、浅层次的快乐,而应该是隐性的、深层次的数学知识的魅力。

情境简约化,引导学生关注数学的本质。简约化课堂的情境创设提倡简单、有效。

1.简约化课堂的情境创设提倡简单,但要有针对性。

案例:《能被2、3、5 整除的数的特征》片断

师生谈话,收集数据(略)。

教师将根据谈话收集到的数据依次板书:5、1、36、22、1359、310016、722……

师:如果把黑板上的人数、电话号码、邮政编码、工资等都看成一个数,你们能很快判断出哪些数能被2 整除,哪些数能被3 整除,哪些数能被5 整除吗?

(学生回答不上来)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能被2、3、5 整除的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这个案例的导入所借助的情境自然流畅、针对性强,所提供的材料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寻找规律。

2.简约化课堂的情境创设提倡简单,但要有思考性。

案例:俞正强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片断

师:用最简单的方式表示老师所描述的情境,现在走过来一只鸡。

学生作画,作品展示,富有创意的三幅作品引起学生及在场听课教师开怀大笑,俞老师、学生、听课教师融为一体。

师:现在走过来一个人,请把人画下来。

学生继续作画,继续展示作品。

师:现在走过来的不是鸡、不是人,而是一个东西。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复杂的问题吗?

展示、评价学生的三幅不同作品。

师:你们觉得用哪个东西画得好?

生:用圆形画得好。

师:为什么要用这个东西表示东西?

生:因为最简单。

师:因为东西不知道,所以用圆形表示东西。

师:现在来的不是鸡、不是人,是一个新东西。

……

师生的激情对话,生生的互动评价,听课教师的情感交融,这个情境创设真是绝了。用最简单的方式表示教师所描述的鸡、人、东西、新东西。简简单单的一句问话,学生却要进行深度的思考:怎样画才是最简单的、怎样画才能体现旧东西与新东西的区别。

数学学习的核心是要引起学生思考,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这就要求创设的情境必须要有思考性,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

3.简约化课堂的情境创设提倡简单,但要有探究性。

案例:《20 以内加法的复习》教学片断

传统意义的复习基本上是教师呈现加法表,然后以加法表为依据,进行各种形式的练习,以达到复习、熟练的目的。

笔者改变复习策略,先创设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设疑:□+□=□□,两个一位数相加,藏在等号后面的那个两位数最大可能是几?

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又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情境:两个一位数相加的和最大可能是几?“逼”着学生从自身已有的数学知识储备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体验数学事实,从而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学习、去举例、去发现、去领悟,这比教师直接呈现加法表进行复习会更有效。

猜你喜欢
数学课案例创设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有趣的数学课
培养问题意识,触摸数学课改的“核”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网红”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