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模式的医药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2021-12-28 07:59姜玉蕾张艳敏
高教学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姜玉蕾 张艳敏

摘  要:目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逐渐走向常态化,针对医药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和现状,文章主要探讨了课程基于SPOC模式在建立教学资源平台、优化课程设计方案和完善在线评价体系这三方面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研究。教学实践表明,基于SPOC的教学模式改革新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可为医药院校信息技术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SPOC;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5-0103-04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mode will gradually become normaliz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Fundamental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eaching resource platform, optimization of course design scheme and improvement of online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SPOC mode. Through teaching practice, it shows that the new teaching mode based on SPOC reform schem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Fundamental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SPOC; teaching mode; Fundamental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面对可能反复出现的疫情,如何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同质等效甚至提质提效,需要我们进一步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调整新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和在线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该是这两者的最佳结合与补充,它可以有机地把两种模式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组织引导、启发教学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未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会逐步走向普及化、常态化和成熟化。

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就是一种将线下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以本校的课程设计与开发为主,将MOOC课程内容作为课程资源或嵌入或引用的“交叉模式”。未来这种教学模式将作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实践方式,成为混合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关注的焦点。

医药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信息技术基础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核心课程,也是所有计算机课程的先行课,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将SPOC模式和传统模式进行融合,进一步发掘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应用研究和探索。

一、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高校信息技术基础教育主要面临着学生“非零起点”和“非同一起点”难以实施“同一”化教学的问题。由于大部分中小学都已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所以高校的信息技术基础教育早已不是“零起點”,这意味着高校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应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实施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避免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出现重叠,应该更多地从学生自身专业的需求出发,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进行长远规划并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由于各地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程度不同,大一新生间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即处于非“同一起点”。所以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基础差异,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应予以区别对待,通过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深化教学改革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随着医药大数据、人工智能、大健康、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医药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医疗大数据已逐步形成相对独立、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医药的有机结合已经处于医药研究领域的前沿。但目前医药院校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内容仍旧老套单一,主要是计算机基本原理和软件基本使用,因此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会觉得内容重复而失去学习兴趣。同时大多数课堂还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教学,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式学习,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对知识内化吸收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引导,没有重视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医药类专业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

综上,医药院校信息技术基础在今后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需要在分层教学、建设优质资源、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等方面,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可以真正实现学生自主性、差异化及应用导向式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医药院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全新教学模式的探讨

(一)教学改革研究思路

围绕如何进一步保证和提高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质量,我们重点开展了建立教学资源平台、优化课程设计方案和完善在线课程评价体系这三方面的实践研究(图1)。

首先,精选慕课资源,结合医药院校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培养要求,以医药类相关案例为载体,构建适合医药院校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在线平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其次,以教师“集体赛课”的方式,通过按知识点模块分工准备、集体合作商讨进而获得更加优质的课程设计方案;教学中以医药类“项目驱动”方式开展任务布置,注重学生学以致用、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

最后,针对在线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在线大数据信息分析,通过增加过程性考核,设置过程性通关关卡,督促学生认真学习,最后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更真实客观的评价,以评促教。

(二)研究方案的具体实施

1. 建设并优化开放式教学资源库

混合式教学对于资源的全面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要求更高,很多学生即使在中学阶段开设过信息技术类课程,并进行了学业水平考试,但因学习及考试重心的偏移,开设的课程形同虚设,不少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仍然处于初级水平,需要进行系统性的课程学习。因此,我们在新生入校后首先要进行分级考试,只有符合一定标准的同学才能免修,没通过分级考试的同学则必须要修这门基础课。

(1)线上资源建设

我们精心组织录制了医药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慕课视频,构建适合医药院校学生的课程在线平台,平台提供了包括常规的课程简介、教学日历、教学大纲、课程视频、PPT课件、操作素材、实用软件讲解视频、重难点讲解视频,习题讲解视频、参考教材,在线讨论等,并陆续增加了导学任务、通关测试、知识延伸、前沿阅读等功能,有最新的优质主流网络教学资源,也有医药相关的特色资源,多维度地积极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学科前沿,接触并熟悉专业相关的信息应用,进而勇于尝试解决信息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问题。

对于处在不同基础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订制式的线上学习,随時随地进行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线上教学视频方便学生课前及时预习和课后反复复习,这样大大缩短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对学生的分层指导和个性化辅导上。

(2)线下资源建设

在线下教材使用方面,为了真正解决“非零起点”问题,将课程研究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构建适合医药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注重融入计算思维理念,有机结合医药应用领域知识,我们特别组织编写出版了《大学计算机——医药信息技术基础》和《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医药信息技术基础》等系列教材。教学过程中实行教学案例和专业应用相结合,适时引入一些医药相关的概念,通过介绍临床用药和医药管理与统计实例、医院信息管理、物联网及智能医疗和云计算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了解医药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明确今后应用的方向,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以致用。

上机实验操作中,精选各种医药相关的素材和操作任务,例如,计算思维与医药应用,海量医药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等。在Excel实践教学中,引入了药学领域常见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如根据药物静脉注射后各时间段的血药浓度,基于药代动力学中最常见的单室模型,利用Excel散点图绘制出药-时曲线,并通过图形进行回归分析求出各动力学参数;使用Excel的T-检验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判断新型治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是否显著;以及通过Excel的描述性统计对医药领域的抽样数据进行频数分布表和分布图的制作,诸如此类的案例操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能让学生对自身专业领域的认知更清晰明确,进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 优化课程设计方案

在线教学常态化对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组织引导教学,也要及时线上答疑解惑并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监测评价和分析;因此授课教师需要化被动为主动,提升个人信息化认知及运用能力。其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鉴于医药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针对全校所有班级的大课,由多个老师共同承担。因此,针对课程中涉及的重要知识点内容,进行模块划分,通过分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所有课程内容的课程方案设计。每个老师负责2~3个知识点的课程方案设计,针对同一个知识点,至少由两位以上的老师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将集体备课升级到集体赛课,通过课程群教师集体讨论并优化改进,不断精练知识点,优化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最后获得大家一致认可的整体课程设计方案,各个老师依据优化后的课程设计方案开展在线教学。

此外,通过引入课程项目的形式,通过重构,将教师的教学由“教知识”到“教方法”,学生的学习由“学知识”到“学找方法的能力”,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不仅学习到相关的课程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针对部分学习能力突出且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具有一定难度的课程思考和讨论项目,拓展学习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项目小组,围绕同一主题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主题明晰,分工到具体成员,需要包括计算机基础实践涉及到的多种办公软件的使用,同时还能突出主题,体现团队合作的效果,最后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呈现最后的项目成果。

由于课堂看手机的学生占有一定比例,授课教师需要反复管理学生,不仅占用时间影响教学,其效果也不佳。但如果切换思路,顺应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鼓励学生良性使用手机,可以让课程学习变得更加便捷高效。我们利用移动学习的碎片化、轻量化以及随时随地等无可比拟的特点,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手机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积极开展移动式学习、移动式教学,通过微信公众号课堂派,超星学习通等教学平台,开展问卷调查,课前推送导学预习,课上限时签到,课前测试线上学习效果,课堂即时互动提问、课后分享评价等一系列任务的布置,将学生听课与参与互动两种状态无缝融合,全程助学督学,尽力消除手机不利影响,将手机真正转变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利工具,进而解决目前学生学习中“课堂低头族”的棘手问题。

3. 完善在线课程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和在线学习能力,是保障在线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需要能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在线学习状况,并能根据学生的学习问题作出适当的反馈,使得学生能够根据反馈意见调整学习策略,同时也能提醒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或对学生进行相应指导。

(1)通过在线教学数据分析进行评估,适时优化调整

在前期学生在线学习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在线教学数据(图2)分析学生各项学习指标和最终学习效果(比如平时学习任务完成度和期末考试成绩或课程设计成绩)的内在关系,获得影响在线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一些激励措施,增强学生在这些主要因素上的投入(如学习时长,作业完成度等)。同时发现一些已有在线教学问题,比如课程视频时间较长,课程内容吸引力较弱,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测及激励措施等问题。例如根据人的注意力持续特点,设置短时程分段教学视频,增加趣味化课程知识点,设置过程性通关关卡,设置累计积分奖励等措施予以改善。

(2)增加过程性考核,实时监测和督促学生学习

过程性考核是对课程学习效果和目标的阶段性测试,是对学生知识学习过程的一种综合测评,这种考核方式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及时记录和督促学生学习。我们将过程性考核设置为总成绩的60%,期末考核占40%,其中过程性考核(图3)包括课堂考勤,课堂发言与讨论,在线学习和作业,课程设计与阶段性测试等,随时监测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自律性和专注度。其中设置过程性通关关卡、在线章节测试,通关关卡包括在学习章节知识点过程中,设置少量简单的客观性题目和一些趣味性内容關卡,学生必须完成这些内容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专注性和趣味性。

(3)“项目驱动”教学下,提高学生课程评价参与度,开展激励性互助学习

在课程项目完成度评价方面,通过项目演练、翻转课堂等形式,增加学生互评的成绩占比,由学生来主导自己的成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互相帮助,针对积极参与答疑互动讨论的学生,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最后根据积分的多少可在期末成绩中进行相应加分。加分一定要占有一定的比例,起到足够吸引学生关注的效果。鼓励学生合作互助,共同进步。同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重点难点的归纳总结,分阶段发放给大家,方便大家及时复习,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开展精准帮扶,并对参与的学生予以奖励。此外,需要随机挑选同学完成相应的总结归纳工作,避免总是个别拔尖学生参与互助,需要增加每个学生学习主体的意识。

(4)教学分层评价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我们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也进行了分层。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期末总评考核成绩包括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两个方面。在过程性考核评定时制定不同水平的标准,实验布置在学习通中发布不同层次的作业任务:基础任务和高阶任务,选做题和必做题,如果学生能同时完成多个任务,可以适当加分,充分调动基础不太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产生过于严重的挫败感。

总而言之,在评价体系方面,从知识传授改变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从整体评价到过程性考核和分层评价,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覆盖“课前-课上-课后”的各个教学环节的科学评价,为所有教学过程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以评促教,让教与学更明晰,促进教学相长。

三、结束语

基于医药院校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本文积极探索SPOC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新模式;通过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优质资源和与医药背景相结合的专业特色资源,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能力与水平,教师团队通过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同时通过数据分析,有效建模,改进评价体系等方式,为教学优化迭代提供技术支持;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计算机应用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医药卫生信息化领域应用的能力。在教学理论依据和实践研究的探索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医药院校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利枚,石彪,罗新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层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1(3):34-37.

[2]吴南中.在线学习培育的顶层设计与推进机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1):45-50,58.

[3]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9):18-24.

[4]贺斌,曹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22-29.

[5]李颖.共享共建SPOC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科教导刊,2018(24):91-92,94.

[6]林万龙,韦笑,刘佳.借疫情之势加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5-18,54.

[7]贾先涛,赵雪.基于移动学习环境的学习模式研究[J].智库时代,2020(17):243-245.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