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准资助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探析

2021-12-28 17:48张妍
高教学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高校

张妍

摘  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不仅关系着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高校学业,同时也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文章首先对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国内外众多高校认定机制做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精准资助下提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具体策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真正得到应有的资助。

关键词:精准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5-0137-04

Abstract: The identification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ir studies, 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sure the fairness of education. Firstl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nd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from othe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precise financial aid, so as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really get the proper financial aid.

Keywords: precise financial ai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s from poor families; 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教育是阻斷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扶贫先扶志、扶志必扶智、脱贫防返贫,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完成后,我国将开启“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是国家脱贫攻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后扶贫时代”巩固脱贫成效、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和抓手[1];高校学生资助要助力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切实“把钱用在刀刃上”,前提是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不仅关乎着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国家推进精准资助工作的迫切需要,因此,本文对基于精准资助下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展开详细探讨。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保障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教育问题。教育公平是推动教育事业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保障社会公平的起点。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保障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我国在小学初中阶段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对于不少经济困难家庭来说,高等教育费用支出依然是不可承受之重,而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往往只有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才能实现“自身造血”功能,进而“输血他人”帮助家庭摆脱贫困。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问题受到国家和社会多方面的关注。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公平性,保障高校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有利于弱势群体通过接受教育改变命运,这对于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积极的意义。

(二)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工作水平

高校思政工作不仅关系着学生个人的成长,同时也关系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人才储备工作的开展。高校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能够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维护学生个人权益,这是高校思政工作需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此外,在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是物质生活贫困,其心理方面也需要重点关注,要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问题,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健康成长[2]。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工作有利于提高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高度重视,通过加强人文关怀获得学生的情感认同,这对于高校思政工作水平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有利于保障资助育人精准到位

近年来,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等教育问题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资助政策,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制度保障。但各高校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依然无法保障所有资助政策都能精准有效落实,主要原因是因为前期的认定工作未科学、精准到位。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机制,是确保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精准到位的基础。从育人角度来看,家庭贫困的多维性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性决定了资助项目应多样化,将显性资助和隐性资助相统一,经济脱贫、能力脱贫与思想脱贫有机结合,有针对性、有效地开展资助工作,才能让受助学生感受到社会和国家的温暖,让资助变得更有温度。

二、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宣传不到位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需要遵循相应的制度来进行,而对于新入学的新生来说,通常并不了解相应的政策,导致部分家庭困难学生虽然属于家庭经济困难,应当受到资助,但是由于前期没有认定不符合被资助范畴,导致部分真正的经济困难学生无法得到资助。

(二)申请资料鉴定困难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现主要依据学生自主提交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并以地方政府开具的建档立卡、低保证作为辅佐材料,关于调查表的内容真实情况学校较难核实,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造成学校很难精准认定学生困难等级。难免出现学生为获得资助金编造家庭经济困难信息,部分真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维护自尊心或者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描述不清晰而错失资助金。

(三)内部民主评定缺乏客观依据

部分高校院系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受主观因素影响较重,民主评定不够客观。一方面在进行评定时大多依靠班级学生无记名投票,不同年级、班级同学之间了解有限,还可能存在人情票现象,受个人意识影响使得内部民主评定不够客观;另一方面,部分高校一些院系学生及领导为了考虑个人利益,例如人际关系、个人面子等,在工作中无法做到公正客观,甚至会因为认定工作收受贿赂,严重损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利益[3]。

(四)认定信息存在滞后性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通常在学年初进行,认定结果将在之后的整个学期作为评选各种国家助学金、院校助学金等资助项目的考量标准。但是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处于动态变化中。对于一些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可能因学期中途遭遇重大变故导致家庭经济突然陷入困境,而被资助的学生可能家庭经济状况逐渐好转等,虽然目前高校每学年开展一次认定工作,每学期进行动态调整,部分高校仍存在因认定工作任务量大、认定信息调整步骤复杂而导致认定信息采集更新不及时,精准认定工作不到位的现象。

三、国内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重要启示

(一)国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

在国外,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通过家庭经济调查了解学生家庭实际经济情况,判断其是否符合资助标准。例如,在美国,家庭收入是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唯一标准,根据学生所在家庭每年缴税额来衡量家庭年度收入,从而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在德国,学生父母每年的支付税单也是反映家庭经济状况重要的依据。第二,综合考虑学生所在家庭收入和分类指标。例如,在日本,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时会考虑家庭收入、固定资产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分类指标等,综合判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第三,以分类指标作为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例如尼日利亞,高校并不会直接通过学生家庭收入来评估其经济状况,而是通过其他分类指标来进行估算家庭收入以及其资产情况,从而来判断学生是否符合资助标准。总体来看,国外发达国家具有完善的税收机制,因此通过家庭父母缴税情况来进行家庭经济收入的估算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由此作为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标准也具有较高的精准性。

(二)国内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

在我国国内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根据学生生源地民政部门共享的建档立卡等特殊人群信息、学生自主提交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表等作为重要认定依据,再经过院系民主评定;第二,根据学生在校日常消费行为判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例如,一些高校会通过学生食堂饭卡使用情况,了解学生在饮食方面的消费来评估学生家庭经济收入。还有部分高校会以学生所使用的电子产品价格来衡量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例如学生是否拥有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以及其电子产品的购买价格。

(三)国内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重要启示

由以上不同国家高校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中可以发现,发达国家在认定中更侧重于家庭父母缴税情况,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依据,如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存在很强的客观性。但由于当前我国税收机制还处于完善阶段,无法参照发达国家将家庭父母缴税情况作为评估家庭经济的重要依据。这种情况下,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在进行学生家庭经济评估方面还需要借助更多相关数据来综合评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可以通过汇集金融信息、民政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背后家庭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获得更加客观、精准的信息,了解学生家庭真实客观的经济状况,从而更加公平客观地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4]。

四、基于精准资助下,提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具体策略

由以上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可以看出,基于精准资助下,提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需要从量化体系、信息采集、认定小组成员责任意识以及监督管理几方面来进行,共同保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公平客观性,同时确保受资助学生能够合理运用资助资金,避免某些投机取巧的学生趁机钻空子,具体认定体系如图1所示。

(一)构建统一标准的认定量化体系

由于当前高校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缺乏统一的标准,而学生家庭经济真实状况受诸多因素影响很难精准评估,因此,需要构建统一标准的认定量化体系。首先,考虑学生生源地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从总体来看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现象。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面对相同的学费、书费等各项费用,不同地区学生所需承担的经济压力有较大区别。例如,东部沿海地区学生虽在其所在地家庭收入偏下,但比来自西部欠发达地区学生经济状况好很多,因此,需要结合学生生源地实际经济水平综合考虑;其次,考虑学生家庭成员状况。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所需支出通常由其所在家庭承担,因此学生家庭中子女数量、赡养老人数量以及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影响整个家庭经济收入和支出的因素都需考虑在内,只有对学生真实家庭状况充分了解,才能更客观反映出学生真实家庭原貌,从而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5];最后,考虑突发情况。遭遇重大变故等突发情况将直接影响学生家庭经济,因此,需随时关注学生家庭近期变化情况。总体而言,高校在进行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时,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考量,考量指标越多、维度越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也越真实、越客观。

(二)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地家访

针对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存在的一些不足,可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实地家访,真正了解其背后家庭经济真实状况。实地家访需要明确两点:第一,家访范围。高校学生来自众多地区,逐一家访无疑增大了高校工作难度。对此,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首先,视频家访。高校可充分借助互联网优势,对网络覆盖地区学生进行视频家访,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了解学生家庭居住环境、人員结构等情况;其次,随机家访。对于提交了家庭经济困难材料的学生,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家访学生,有效打击投机取巧,故意骗取资助金的行为;最后,整合全校资源,扩大家访范围。高校可以借助全校师生资源,开展家访活动。例如,可以安排高年级就近地区学生利用节假日回家探亲之际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进行实地家访,并将家访过程录制成视频,可为高校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提供重要参考资料。第二,家访内容。首先,高校需要对实地走访人员进行家访培训工作,确定走访人员能够将学生家庭情况真实客观反映出来,同时尽可能丰富家访内容,了解学生背后家庭整体经济情况;其次,走访人员要向学生家庭宣传国家、地方及高校资助政策,避免学生家庭由于经济原因产生放弃学生求学的念头,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多渠道获得助学资金,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6];最后,向走访学生家庭传递学生在校情况,做好家校沟通,关注资助学生心理问题,给予受资助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也及时给予其人文关怀。

(三)增强认定小组成员责任意识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小组责任意识直接关系着认定结果的公平公正性,因此,需要增强认定小组成员责任意识。首先,需要加强对认定小组成员的业务培训工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需要遵循国家、地方及高校相关资助政策,认定小组成员需要充分了解最新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确定其认定工作程序符合规定;其次,提高认定小组成员责任意识。认定小组成员需要对自己所担任的工作全程负责,明确最终评选结果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意义,确保在进行认定工作中秉承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一旦出现任何纰漏需追查当事人责任,全面提升认定小组成员的责任意识;最后,加强认定小组成员道德水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不仅关系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利益,同时也代表着高校各项资助工作开展的公平、公正性。高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高校一切工作的开展必须符合高校育人标准,认定小组学生代表必须能够代表全体学生利益[7]。在进行认定工作中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避免因个人利益、人际关系等因素影响其判断,避免由于个人主观因素妄加认定,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正得到应有的资助。

(四)构建监督管理机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工作不仅要在认定过程中加强各项管理,同时还需构建监督管理机制,确保资助金的合理使用,真正发挥资助金助学作用。首先,要加强资助学生对资助金的使用追踪。通常情况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认定后不久即可获得资助金,但是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并不代表学生个人具有良好的资金使用习惯,面对“突如其来”的“巨资”,不少学生可能会迷失自我,进行大肆挥霍,导致在学期开始之际便被挥霍一空,而其家庭依然需要为学生接下来的经济压力买单。资助金变成了不少学生“改善生活”的额外收入,资助本质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因此,高校需要对受资助学生资助金使用情况进行追踪,避免其挥霍浪费,真正发挥资助金的重要作用[8];其次,加强受资助学生思想教育。不少受资助学生在获得资助金后认为这是自己应得的,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资金,而不愿受他人监管。因此,需要对受资助学生加强思想教育,让其明白,每一笔资助金背后都是国家政府、社会以及高校等多方面力量的共同争取和努力,需要心怀感恩,在接受资助的同时要深知资助金所包含的重要意义和分量。作为新时期高校学生,更应当充分发挥资助金的重要作用,顺利完成学业,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最后,加强对骗取资助金行为的监督管理。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了应有的资助,但是在部分高校依然存在伪造材料,编造家庭经济困难谎言骗取资助金的情况。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这部分群体的严厉打击,通过家访、资金追踪等多种方式来了解被资助学生的真实情况,一旦发现恶意骗取资助金行为要进行通报批评,并回收所有已发资助金,确保资助金的精准使用。

五、结束语

随着中国减贫战略的转型,贫困的内涵不断深化,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也提出新的要求,当前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也逐渐趋于成熟,高校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抓好落实,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精准性,切实“把钱用在刀刃上”,确保资助金真正落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手中,促进高校资助工作顺利、公平进行。

参考文献:

[1]周彩云,张白玉,张琦.“后扶贫时代”高校学生资助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J].教育经济评论,2020,5(6):108-115.

[2]刘伟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探析[J].大学,2021(25):129-131.

[3]张振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现状调查及有效对策探析——以宁夏大学为例[J].黑龙江科学,2021,12(9):4-7.

[4]郭庆会,窦苏明.应用大数据构建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体系[J].就业与保障,2021(7):31-32.

[5]陈睿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4-128.

[6]王轶中.陕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22):242-244.

[7]高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0):63-65.

[8]许丹丹,冯万正,曹伟,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工作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5):118-119.

猜你喜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高校
高职院校精准资助模式探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价值观特征与职业指导研究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实证分析的数据挖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过程中的应用探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公益服务意识培养研究
浅析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理论与实践
优化中职助学政策提高资助精准度策略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