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胰煎剂与颗粒中4种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2021-12-29 09:33欧水平郑小翠王森陈灵王玉和任丽
医药导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药动学内标黄素

欧水平,郑小翠,王森,3,陈灵,王玉和 ,任丽

(1.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遵义 563000;2.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遵义 563003;3.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实验室,毕节 55170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极易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SAP病情凶险,常伴有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1-2]。A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多因素参与的病理过程,胰酶激活和胰腺自身消化、胰腺微循环障碍等均会引起AP[3-4]。目前AP治疗主要包括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5]。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手术、镇痛、液体复苏等。中药治疗AP主要有中药单体、单味中药和复方。用于治疗AP的中药方剂主要有大承气汤、茵陈汤、清胰汤等[6]。清胰煎剂来源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经验方,现已记载于《古今名方》,由大黄、赤芍、炒栀子、木香、姜厚朴、醋延胡索、丹皮及芒硝等8味药组成,组方严谨,遵循中医治疗急腹症以“通”为用的原则,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镇痛、通里攻下之功效。我院临床应用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疗效确切,能显著提高 AP 及 SAP 的治愈率[7]。目前,清胰制剂是以煎剂应用于临床,虽然煎剂与中医辨证诊治、随症加减的原则一致,但体积大,易腐坏,携带、储存不便,制备麻烦且难以控制质量等,不适宜工业化批量生产。颗粒剂既克服了煎剂易霉变、质量难控等缺点,也保持了煎剂吸收和作用迅速的优点。笔者前期也对清胰制剂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总结[7]。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MS)方法研究清胰煎剂与颗粒中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为清胰颗粒的研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实验材料

1.1实验动物 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只,体质量250~280 g,购自长沙市天勤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格证号SCXK(湘)2014-0011。饲养环境温度(25±1) ℃,相对湿度( 55±2)%,每天光/暗交替 12 h/12 h。本实验经遵义医科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伦审[2017]2-083号。

1.2试药 芦荟大黄素、大黄酚(成都曼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分别为MUST-17030605,MUST-17030603,含量均>98%),大黄素、大黄酸(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分别为110756-201512,110757-201607,含量>98%),1,8-二羟基蒽醌(成都埃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AF8022701),甲醇(色谱纯,瑞典Oceanpak公司,批号:17110609G104),清胰煎剂、清胰颗粒(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自制,批号分别为:201807101,2018071101),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3仪器 4000Q TRAP LC/MS/MS液质联用仪(美国AB SCIEX公司),Sartorius BT125D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感量:0.01 mg),TGL16M型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长沙迈佳森仪器设备有限公司),TGL-16C高速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IKA Vortex 1涡旋仪(德国IKA 公司),DURA12型超纯水机[泽拉布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清胰煎剂及清胰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遵循清胰煎剂临床水煎煮制备工艺,确定按文献[8-9]方法制备清胰煎剂浓度相当于生药量2 g· mL-1。取处方量药材,加入10倍量65 ℃水浸泡30 min(芒硝除外),煎煮3次,每次20 min,过滤,合并3次滤液,取适量溶解芒硝,其余55 ℃减压浓缩成稠浸膏,70 ℃减压干燥得干浸膏,粉碎过筛孔内径0.18 mm(5号)筛,即得浸膏粉。按比例称取浸膏粉与辅料混匀,加入一定量浓度的乙醇,制得软材,挤压过筛制粒,干燥0.5 h,过筛孔内径2.00 mm(1号)与筛孔内径0.25 mm(4号)筛整粒即得清胰颗粒。称取清胰颗粒适量,加热水搅拌溶解,使其浓度为0.91 g· mL-1(相当于生药量2 g· mL-1),即得清胰颗粒溶液,使用时再次搅拌均匀。课题组前期对清胰煎剂及清胰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筛选及优化,建立了质量控制方法[9]及质量标准,并考察了制剂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建立的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稳定性良好。

2.2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分别精密称取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1,8-二羟基蒽醌(内标)对照品适量,加少量三氯甲烷溶解后,加入甲醇制成浓度依次为0.435,0.202,0.50,0.50,0.40 mg· mL-1的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上述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单个对照品溶液300,170,1600,480 μL于10 mL量瓶中,甲醇定容至刻度得浓度分别为3.48,3.45,80.00,24.00 μg· mL-1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加甲醇等比稀释成梯度浓度混合对照品溶液。另将内标稀释为1 μg· mL-1溶液备用。

2.3测定方法建立

2.3.1色谱/质谱条件 采用UItimate LP-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柱温:25 ℃,流速:0.8 mL·min-1,0.1%甲酸溶液-甲醇(15:85)等度洗脱,进样量5 μL。采用ESI负离子检测,多反应监测(multi-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测定。主要参数为离子化温度550 ℃;喷雾电压4500 V,气帘气压力276 kPa;雾化气压力448 kPa;辅助加热器压力448 kPa;碰撞气Medium,各成分与内标m/z、碎片能量及撞击能量见表1。

表1 4种成分及内标 MRM检测模式参数 Tab.1 Parameters for MRM detection mode of four analytes and internal standard

2.3.2样品处理 取血浆 200 μL至离心管,加入1 μg· mL-1内标溶液10 μL,涡旋1 min,加甲醇100 μL,涡旋1 min,加入盐酸溶液(0.1 mol·L-1)200 μL,涡旋1 min混匀后加7倍量乙酸乙酯,涡旋7 min,离心(5000 r·min-1,r=10 cm,5 min),取有机层氮气吹干,加甲醇100 μL涡旋 2 min复溶,离心(12 000 r·min-1,r=10 cm,5 min),取上清液进样分析。

2.3.3方法学考察

①专属性考察。取大鼠空白血浆、空白血浆+内标、空白血浆+混标溶液+内标,给药后血浆样品,经“2.3.2”项下方法处理后,按“2.3.1”项下方法进样测定。结果表明,空白血浆中内源性杂质均能与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内标色谱峰分开,不干扰测定。

②线性关系和定量限。取空白血浆200 μL,分别精密加入系列质量浓度的混合对照品和内标各10 μL,按样品处理方法处理,进样分析。采用加权(W=1/X2)最小二乘法,以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Y)对浓度(X)作线性回归,结果标准曲线方程依次为Y=0.012 6X+0.006 3(r=0.994 9),Y=0.315 0X+0.044 6(r=0.999 0),Y=0.042 6X+0.128 0(r=0.997 1),Y=0.062 4X-0.074 20(r=0.999 9),Y=0.205 3X+0.006 4(r=0.999 7),线性范围依次为5.10~652.50,1.35~172.38,31.25~4000,9.38~1200 ng· mL-1,表明各成分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限依次为5.10,1.35,31.25,9.38 ng· mL-1。

③精密度与准确度实验。取大鼠空白血浆200 μL,精密加入混合对照品溶液,配制各成分低、中、高浓度的质控样品各5份,按照“2.3.2”项下的方法处理,测定3 d,代入随行标准曲线方程求得各成分浓度,计算日内、日间精密度。结果见表2,表明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的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值均小于15%,日内、日间准确度均在±15%范围内,符合生物样本测定要求。

④回收率与基质效应实验。取空白血浆样品200 μL,精密加入混合对照品和内标溶液,制备各成分低、中、高3个浓度的质控样品各5份,经“2.3.2”项下方法处理,进样测定得峰面积为A,另取空白血浆,同法处理后,加入等量低、中、高浓度对照品和内标溶液,测定得峰面积为B,测等量未经处理的3 个浓度的工作溶液峰面积C。回收率=A/B,基质效应=B/C。结果见表2,表明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4种成分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均在 80%~110%之内,均符合标准,本方法测定条件下血浆中内源性杂质对各成分的测定没有影响。

表2 4种成分血浆样品的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与基质效应 Tab.2 Precision,accuracy,recovery and matrix effects of four analytes in plasma %,n=5

⑤稳定性实验。取空白血浆样品200 μL,分别精密加入混合对照品,配制成高、中、低3种浓度的样品各5份,分别于室温条件下存放24 h,-20 ℃冷冻-室温融化循环3次,-20 ℃存放2周后,按“2.3.2”项下方法处理,测定。结果表明4种成分在3种条件下测得浓度RSD值均小于15%,说明样品稳定性良好。

2.4药动学研究 雄性SD大鼠10只,给药前均禁食12 h,自由饮水,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清胰煎剂组和清胰颗粒组,分别按26 g·kg-1量灌胃给“2.1”项下制备的清胰煎剂和颗粒溶液。于给药后0.083,0.25,0.5,1,2,3,4,6,8,12,24 h眼眶静脉取血1 mL,存于有肝素钠的尖底离心管中,4 ℃离心(5000 r·min-1,r=10 cm,10 min),取血浆200 μL。按“2.3.2”项方法处理,按“2.3.1”项方法分析,计算各时间点大鼠血浆中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的血药浓度。将其他成分血药浓度数据用PkSolver软件,选择非房室模型处理[10],清胰煎剂组和颗粒组活性成分的药动学参数见表3。

表3 清胰煎剂及颗粒中 4种成分的主要药动学参数 Tab.3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four analyte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Qingyi decoction and granules

结果表明,清胰颗粒组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的达峰时间(tmax)均比煎剂组提前;大黄酚延缓25 min。颗粒组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Cmax略低于煎剂组;大黄酚两组基本相等。煎剂组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AUC0-∞比颗粒剂组稍大。采用SPSS 16.0版软件对两组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清胰颗粒组4种成分所有药动学参数(tmax、t1/2、Cmax、AUC0-∞、MRT0-∞、Vz/F、CL/F)与煎剂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清胰颗粒剂和煎剂具有相似的药动学特征。

3 讨论

本研究对清胰制剂的君药大黄中有效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比较清胰传统煎剂与颗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实验选择乙腈、甲醇沉淀蛋白,乙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萃取处理样品,结果发现采用萃取法处理样品,大黄酸的提取率和基质效应只有50%,采用沉淀蛋白法时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的提取率和基质效应比较低。大黄中蒽醌类成分主要有结合型和游离型,结合蒽醌进入体内后,经过肠道菌群代谢为游离蒽醌进而发挥作用[11]。本实验测定游离蒽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样品空白血浆的干扰较小,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均高,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良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清胰颗粒中4种成分主要药动学参数与煎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剂型具有相似的药动学特征。两种剂型均吸收迅速,适用AP发病急、进展快的特征。总体上,煎剂AUC比颗粒剂稍大,煎剂的生物利用度稍大,颗粒血药浓度达峰时间比煎剂快,这可能由于清胰颗粒中加入了辅料,促进药物吸收,使得颗粒组的达峰时间提前。同一组不同的大鼠之间差异较大,一是由于动物自身的差异,二是由于处方中的君药大黄有泻热通便、攻积滞的功效,实验过程中发现所有大鼠均存在腹泻现象,且发生腹泻的时间与程度不一,对药物吸收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中药成分复杂,复方更是如此,且配伍后相互影响,难全面阐明中药复方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文献[10,12]报道无论是单味大黄给药还是复方制剂给药,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在体内吸收快,但消除较慢,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和芦荟大黄素在给药后24 h可检测到。大黄酸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明显高于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酚,这可能是由于大黄酸在清胰煎剂与颗粒中含量最高,而另外3种成分含量较低,且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能在体内被氧化并转化为大黄酸[13]。番泻苷A是大黄蒽醌类衍生物以及蒽酮与葡萄糖结合形成的苷类,在体内能被β-葡萄糖苷酶代谢为蒽酮,再氧化得到其苷元大黄酸[14]。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鼠体内大黄酸浓度,而大黄素甲醚在体内的含量较低无法检测。这些均与本实验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清胰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猜你喜欢
药动学内标黄素
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对临床用药的意义
气相色谱内标法测洗涤剂中的甲醇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穿越时光的黄素石楼
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异丁醇内标标准曲线法
青娥丸方有效成分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研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废水中的总磷方法改进
尼莫地平/川芎嗪双载药纳米粒的体内药动学和脑组织分布研究
千疮百孔的爱
千疮百孔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