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背景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2-29 09:06
辽宁高职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职教校企物流

吴 庆

(辽宁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99)

职业教育教学的主旨在于以职业需求为依据,重视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在这一模式下组织实施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以此达到培养集服务、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技术人才的目的。就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而言,应注重建立在职教集团背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此确保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营造人才培养氛围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渗透,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方式以多元化的形态展开,职教集团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常态[1]。在职教集团背景下,应结合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现状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可以分析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并通过问题引导的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以此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能力。首先,若想有效提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教学效率,需要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促使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物流管理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轻松与快乐。其次,教师也应注重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作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进行转换的桥梁,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培养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其主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出物流行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并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企业家思维模式和企业管理技巧,从而以职业院校之力,促进企业发展[2]。

就物流管理教学来说,需要校方及教师树立人才即资源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提高创新创业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能力。同时,还应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以文育人、以文塑境、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文化氛围,并对全新的创业方式进行宣传,使学生懂得并非投资做生意才叫创业,同时懂得创新本职工作岗位也是一种创新创业的思想。因此,教师应注重积极鼓励学生能够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之上树立起争创一流的决心。

二、构建开放教学体系

在开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学体系进行构建:其一是构建课程体系,其二是优化教学内容,其三是提高师资水平。

在构建教学体系方面,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应对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并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从而确保学生的多元化发展[3]。

在教学内容设计与优化方面,应以集团内的发展策略为依据,并根据集团的发展需要,完善物流专业的教学计划,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整个教学环节进行系统性的渗透。与物流企业联手创设全新课程,从而确保专业内容更加适应企业发展。一方面,教师应将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综合能力课程、素质拓展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另一方面也应注重优化适应当代物流发展、适合职教集团发展的物流管理专业新课程体系[4]。

同时,也需将满足集团内部所需人才作为办学的着眼点。需要对优秀的师资队伍进行打造,并构建教师服务企业的平台,从而确保教师可以更加顺利地在市场化的教学模式中获得更高效的发展。也应选择一些有上进心、要求进步的教师深入到企业进行学习和提升,而且,应将业绩考核的侧重点放在服务企业方面[5]。与此同时,还应注重聘请一些具备较强专业性以及一定工作经验的物流管理专业的技术人员进入到高职院校当中担任兼职教师,进而有效打造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学团队。不仅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创新性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情况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此促使学生从以往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方式,从“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转变以往教学角色,从以往教学领导者角色转变成为教学引导者角色,并以角色饰演、分组讨论、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等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学效果。

三、建立常态合作模式

职教集团的优势体现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对学生进行的联合教学,以此达到合作发展、优势互补的教学效果。针对构建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来说,应注重以下几大方面:其一,应对物流企业的规模和发展前景进行确保,可以保证有长期接收实训学生的能力;其二,校方和企业应就人才培养的模式方面达成目标一致,应以企业的需求为依据,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综合能力的技术型管理人才;其三,应保证校企可以实现同步发展,并可以确保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6];其四,应制定规范、配套的管理办法和制度,确保长效合作机制的落地实施。

同时,在职教集团模式下,虽然合作模式为四方联动办学,但具体的执行者主要还是学校和企业。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也应对职教集团的发展规律进行探索把握。校方和企业的联合办学,是校企进行深度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也代表着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而双方的合作发展是在市场的引导下进行资源配置的。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从企业角度来讲,收获高素质的技能技术型人才是企业的收益,而从高职院校角度来讲,丰富生源、创新技术、提高就业率则是学校的收益。结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相关企业的具体合作进行分析,职业院校应提高与企业的合作意识,而企业也应将更多关注点放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学校为企业培养的人才更具专业性,并且文化素养也会更高,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在这种模式下,借助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准以及员工的职业素养。校企通过合作,真正实现互相促进、互相成就。此外,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无论对于校方还是企业,都应在市场经济规律之下,充分兼顾双方的需求。首先,为了能够避免少走弯路,应保证遵循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其次,也应遵循企业的发展规律,跟上社会发展步伐,从而确保两者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融合性,以此促进双方持续高效的发展[7]。比如,企业应将自身的人才需求对学校进行表明,而校方应以此为依据,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完善,以此确保企业可以获得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而对于职校而言,也应强化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在企业建立学生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后,到企业进行实训,从而确保有效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技能。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实训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进行及时纠错提高。

四、创设资源共享机制

具备较高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运营运输管理工作人员,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学生也应掌握一些必要的物流技术知识和信息,并且需要拥有收集和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团队协作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在职教集团模式下,校方和企业应创设资源共享机制,以此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8]。资源共享机制指的是将双方的优质资源进行叠加和互补,以此确保实现综合效益的最优化。就建立校企共享机制来说,需要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完善:

首先,对人力资源共享机制进行构建,以互聘或兼职模式对师资队伍进行优化,以此可以有效确保优质资源互通。

其次,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以学校和企业联席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定期电话会议制度对专业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导向、物流产业技术的变革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9]。

再次,建立实训基地的共享机制,以协商的模式在校内以及企业内部分别建立教学实训基地,以此确保学生可以有效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转换为向实践的操作。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也应建立校企考核机制。校方和企业通过理论考查及实践考查,共同对学生的物流管理学习情况进行测评。这种考核机制的建立,体现了职业岗位标准与教育教学标准相融合的重要性。在对学生进行测评之后,可以将长期与短期、定性与定量的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并从以下几个层面,对学生的考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学习效果、学习感想、实作能力等内容。其中,学习效果测评指的是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方法和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而学习感想则是指是否乐于接受这种创新创业的教学模式,并说出自身对创新创业模式的看法[10]。上述两类评估都属于短期评估,通常在常规测试模式下就得以体现。而就学业课程结束后的实训实习内容进行考查,则属于长期考查内容,需要考查学生在走入工作岗位后的物流管理实作能力。通常,这项考查活动都要持续一年以上,属于一种长期的评估。学校与企业通过短期与长期的评估考查,可以创设资源共享机制,将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进行记录,并制定完善的人才管理档案,从而可以更加专注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掌握,也便于为学校和企业制订完备的用人计划,真正确保职教集团这种教学模式的顺利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物流专业管理人才。

总而言之,作为我国经济转型阶段的产物,高职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在职教集团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在教学环节,应对创新创业的教学环境进行优化,并以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而也可以确保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做好铺垫。

猜你喜欢
职教校企物流
二年制职教本科线性代数课程的几何化教学设计——以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为例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依法推进河南职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