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021-12-29 12:13许春梅
科学咨询 2021年38期
关键词:经营成本目标

许春梅

(天津市工商业用房经营管理中心 天津 300182)

在现代复杂市场环境中,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在经济管理中结合发展实际和经营特点,使用科学且有效的经济管理方式,以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需求,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而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是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新型经济管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企业产品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最终能够为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目标成本管理概述及优势

(一)目标成本管理概述

目标成本管理,就是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预算的设定,对成本管理进行分解、管控、测度和考核的经济管理方法。目标成本管理不仅涉及到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还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能为企业创设一个包含全过程、应用多层次、管理全方位的成本系统,强化企业成本管理能力,从而实现企业的正常运营。可以说,目标成本管理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利器,其通过对成本应用全过程的指导与监督,提升企业员工全体的成本管控意识,落实目标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促进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1]特别是在新经济新业态背景下,目标成本管理能引导企业更好地应对国内、国际市场变化,更好地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经济发展中。纵观国内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已经普遍开始运用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目标成本管理的优势

一是体现了管理的以人为本。目标成本管理通过引导企业内部所有参与人员发挥出积极作用,增强人和人之间的协调协作,促进每个人都为实现企业目标努力实现自己分内的目标,从而实现企业的预期利润指标;挖掘每名员工的潜能,围绕目标进行分解、执行、纠正和实现,将员工的责权利更好地结合起来,是目标成本管理的主要优势。二是体现了过程管理的严密。目标成本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以小目标落实到具体人的动态纠偏型管理模式。目标是相互独立又高度相关联,每个目标之间环环相扣又相互促进,全部都是为实现总体目标而设置[2]。三是体现了管理的前瞻性。目标成本管理的依据来自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和预期计划目标,是围绕未来的生产经营成本开支的预判性工作。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减少成本支出来保证企业利润目标。目标成本管理改变了过去着眼于当前的管理视角,立足面向未来进行主动性、前瞻性的成本控制和管理,从而有效促进了管理效率提高。四是体现了管理的系统性。目标成本管理分解细化到企业生产运行的全过程,需要生产经营全链条的所有部门、所有人员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目标成本是动态管理,更是具有系统思维的管理模式,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因素,才能最终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二、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一)促进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目标成本管理的根本追求是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佳的生产效果,使得生产经营达到一个最高的性价比。由于各企业在管理方法、运行方式等存在差异,因此企业在制定目标成本管理时,会密切结合企业现实生产经营情况[3]。一方面,受目标成本管理设定的影响,企业会对市场做好前期调查,并对员工岗位安排、生产线布局、管理手段、生产设备选择等进行定向化选择,以塑造符合企业正常有序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选择涉及到各类企业数据或行业数据,通过将数据库整合,对经营情况有全局把握,从而更好地掌控企业生产经营。

(二)促使企业适应经济发展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如何在商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管理机制,并通过目标成本管理,促使企业全面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当前,同类型产品和替代产品日益增多,企业只有通过目标成本管理,才能使自己的产品有效地提高竞争力,把目标成本管理运用到企业经济管理中,才能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使投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4]。

(三)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现代经济市场环境中,企业的存在必然伴随竞争力的存在,从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则能够将企业的实际管理能力反映出来。近年来,在我国国家政策不断变化及社会经济逐步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中出现了大量同类企业。同类企业基于生产工艺、市场定位等方面,基本保持一致,此类现象进而引发了社会产能过剩的问题,使得企业在激烈市场环境中的持续健康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必须比同类型的其他企业具有更大的优势。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从经济管理入手,选择合适的经济管理方法,逐步提升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进而使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目标,获得比其他同类企业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而将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应用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当中,则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值得借鉴及应用[5]。

三、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成本管理意识弱化

目标成本管理下,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实时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转变新形势发展下的成本管理意识。就当前企业成本管理现状来看,企业经济管理中,普遍缺失了成本管控理念,导致企业各生产、经营环节之间的协调性、衔接性不佳,严重制约了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落实,部分企业中的管理层、基层工作人员的整体成本意识薄弱,难以将成本管理意识转化为成本管理行为。

(二)企业成本管理控制不够严密

目标成本管理相比于传统成本控制最显著的区别就是要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全方面进行控制。但是目前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主要不足也表现在难以实现对生产管理全过程的有力控制。企业内部部门和基层单位并没有实现在每个阶段上的密切联系和密切配合,导致成本控制连接比较薄弱。有的企业虽然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建立了成本控制体系,但是每个部门处于被动工作状态,没有主动开展科学的成本管理工作,直接影响了成本体系的效能。有的企业成本控制体系难以实现对成本管理的科学、客观地分析和目标预测,这导致成本管理因为目标偏离而产生误差,难以真正发挥出企业对成本的有效管控、精准管控和严密管控[6]。

(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落后

受传统经济管理模式影响,部分企业在升级转型过程中失败,在日常的经济管理中,经营手段相对单一;制定的经济管理目标,缺乏一定的可行性,致使目标成本管理,难以从根本上发挥效用;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随意性较大,相关人员缺乏前期的市场调研和考察,弱化了企业商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水平。

四、企业经济管理中有效应用目标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开展目标成本预测工作

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工作时,通过对目标成本的预测能够有效保证企业经营发展的稳定。具体可以从以下两种方法开展成本预测工作:第一,是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目标预测。这一种方法首先需要对企业的销售量、产品的加工生产成本和销售纯利润进行了解,并通过对三者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找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对三者的后续发展进行预测。第二是利润成本预测。相关的工作人员通过对企业计划内的目标利润与实际收入进行信息采集,并结合税费、利润和收入等,得出相关的目标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效果。

(二)增强经济管理人员的成本预算意识,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经济收益水平的提高,要求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加强企业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而当下企业经济管理人员未认识成本预算的重要性,且在实践中过度重视短期经济效益,忽视成本预算、成本业绩考核等工作,导致企业在管理中出现了执行力低下、资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直接影响企业预期收益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应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经济管理人员的成本预算意识,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以对目标成本进行全过程管理,能够对成本预算实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调整。除此之外,企业财务部门也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成本预算的跟踪管理,及时发现成本预算和实际执行的差异,并及时分析两者差异的形成原因,后结合企业实际提出改进管理的有效意见,为全面提升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水平,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夯实基础[7]。

(三)提升目标成本控制的严谨性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将目标成本管理纳入考核范围内,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预算方案制定、成本控制任务完成度的考核,并建立相配套的奖惩机制。对于完成成本控制目标的部门,进行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提出批评,企业管理者,要针对整个目标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做到考核必严、执行有力。为保证企业成本管理的严谨性,企业必须优化管理制度,保证目标成本的有效落实,充分利用成本管理系统,提升信息检索、浏览效率,简化工作环节,促进企业各项优质资源的共享、共用,全面提升企业生产效率[8]。

(四)明确目标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区别与联系

所谓目标成本,主要是结合预计可能实现的销售,将目标利润扣除后得到的成本,在目标成本管理中属于重点,而标准成本则是指应发生成本,也是对实际成本评价的尺度,有助于企业职工明确目标。虽然二者均属于成本预算与控制的基础,但是二者有着一定的区别。尤其是在含义和思想以及制定方法上存在差别。其中,就标准成本而言,以标准化的科学管理思想,并与成本管理进行有机结合,从基层作业入手,会对数量与价格标准进行逐一规定并汇总后逐级上报,从而形成企业的标准成本,在制定过程中,为提升其专业性,需要发挥专业人员的优势,选派专业人员开展测量和计量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还要建立客观标准。而目标成本管理则是将目标管理和成本管理进行有机结合,所以整个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应以企业总目标为切入点,采取逐级分解的方式,并分成具体的目标,并且执行人需要亲自参与目标制定的过程,并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保证各级管理人员能带领全体职工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工作之中。所以,目标成本管理的要点就是作为应对危机管理和提升经济管理效益的重要保障。而传统企业在危机管理中对目标管理往往不重视,在日常较为宽松,一旦出现问题就难以解决。而压制管理则是紧盯下级行动,采取监视的方式限制下级。而目标成本管理是在目标成本确定的前提下,以目标成本为导向,根据目标成本控制的需要和企业发展的实现情况而进行业绩评价。所以,目标成本管理需要有着足够的授权,尤其是下级要有足够的自主权,减少对其的干预,这样才能将下级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9]。

(五)转变传统经济管理观念

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断为企业经营发展增加新的困难,企业要谋求自身发展,必须重视经济管理,加强目标成本管理,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的目的。但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存在许多不足,绝大多数企业职员很少考虑成本控制问题,而单靠财务管理人员分析降本增效的方法,容易导致目标成本管理流于表面形式化,达不到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预期效果。对此,需要企业全体人员给予重视,在生产经营及经济管理中融入目标成本管理理念,将目标成本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项重点推进工作,加强全体职工思想指导,增强企业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让工作人员在头脑中形成效益观念,做好企业生产过程成本控制,依据企业生产经营及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成本规划,以调动全员参与,提高目标成本管理效果。同时,企业要细致划分管理工作,详细记录每一笔费用支出,将成本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企业目标成本管理成效。

(六)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

目标成本管理工作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相对应的,原有的信息系统无法覆盖企业整个经济活动,我们应不满足于传统的ERP,只做事后的成本统计核算和分析。而应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从事后转向事中和事前,从财务核算统计会计向管理分析会计转变,为公司业务提供有价值方案,实现业务和财务的高度融合,让信息系统真正能为企业管理服务,而不仅仅是财务核算的系统。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范围更广,流程更加复杂,关系到整个产业链。所以为了能保证高效地实现企业目标成本管理,也必须要利用信息技术。企业应建立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信息系统,基于分层级、分业务、责权利清晰的“成本目标责任体系”和财务指标、技术经济指标、操作指标细化分解的“成本管理指标体系”,通过企业实际成本与标杆成本对比,进行成本追溯与跟踪分析,为企业进行成本目标考核和指导企业生产、降低成本提供有效技术支撑[10]。

(七)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有效管理与控制,确保企业各项工作支出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要求,保证企业的经营收益最大化。但在实际管理中,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素质水平对目标成本管理工作成效有很大影响,若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较低,不仅无法满足企业经济管理需要,还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制定。对此,一方面,针对一些尚未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或者培训制度的企业,要求进行全面改造,加大人才培训力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改善企业管理现状,切实解决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完善人才培训体系,重视人才引进,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聘用两种手段,为企业经济管理及重大事项决策储备人才力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需要充分发挥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价值,才能使自身的经济管理水平得到充分的提升。为此,企业要在充分认识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特点与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管理观念的建设、员工的目标成本管理意识的强化、成本核算制度的完善,目标成本控制严密性的提升和开展目标成本预测工作这五个方面,使企业能够健康有序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猜你喜欢
经营成本目标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