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结构专业融入课程思政建设途径的研究

2021-12-29 12:13郁素红
科学咨询 2021年38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高职

郁素红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佛山 528216)

高职院校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使其能够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高职院校必须活用课堂教学这一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要将这段沟渠守护好、将责任田耕耘好,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行,形成协同效应。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专业,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然而受招生政策的影响,该专业学生虽然对专业兴趣浓厚,但是人文素质普遍不高。另外,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性,其招收的学生素质可以说并不算很高,文化水平还可能非常不足,因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还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坚持立德树人,以期达到建设祖国的目标。

一、思政元素融入建筑结构专业课程的必要性

(一)全方位育人的根本要求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企业输送应用型人才,这一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这给许多教师的观念制造了误区,认为专业课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联系并不大,从而使得两者被分离开来。然而,课堂既是专业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思政教育开展的风水宝地,这两者是可以有机结合的。要根据新时代新要求,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融合统一,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实现并行,并形成全面而整体一致的育人机制。[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建筑企业技术管理一线的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BIM技术员、资料员、材料检测实验员以及结构绘图员等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些岗位工作人员必须兼具政治素养、道德水平、责任观念与工匠精神。在专业课的授课中,要将思政教育的进行置于重要位置。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建筑结构的专业知识与相应的实践技能、使用专业工具的标准,还要将重心放在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并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教学实践环境切实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提升其职业规划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

(二)提高思政和专业课的教学效果

专业课教学不应该仅仅将学生囿于该学科的范围之内,讲“死知识”、传授“硬道理”。授课教师在将课程内容结合当代主流社会价值观,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的过程中,会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提高自身的教学热情。另外,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时,应当有效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说服力。专业课程思政的推行是提高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2]

(三)高职建筑结构专业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当前发展状况

尽管目前已有文件政策和顶层设计支持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推行,但是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观念已经在教师和学生脑中根深蒂固。从教师层面来看,大多数教师未接受课程思政相关的教学培训,特别是囿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工科属性,对于思政的融合没有形成系统的思考和研究,还停留在一个模糊的认识阶段。[3]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还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缺乏成熟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执行力不够,课堂实践效果不明显。从学生层面来看,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复杂,学生文化水平基础较弱,素质水平高低不齐。部分学生对新的教学方式适应能力较差,加大了课程思政开展难度。同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对思政教育的资源挖掘不够,专业教材也没有进行更新,这些都对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造成了阻碍。结合调查问卷数据和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非常重要的,并且非常愿意接受与课程专业知识融洽得当的思政元素;同时融合度较好的课堂内容,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各个环节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建筑结构的专业课程研究中得出,其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的内容是能够互补的,专业课程将空间提供给了思政教育,而思政教育则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他们的学生水平提高。为了课程思政实现一定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德育教学目标,首先,学生应能够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名施工员跟进实际案例的全面技能,强化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次,基于课程内容穿插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人文生态思想、工匠精神、坚定而开放的工作态度、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等知识点的教育,让学生既学到成才的知识,又领会到成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二、高职建筑结构专业融入课程思政建设途径的探索

(一)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提升育人能力

思政教育是一个兼具系统特性与整体特性的程序,其目的是形成全面化育人的教育阵地,形成点面结合、覆盖时空的教育系统。故而学校、家庭、企业,以及教育者、管理者、服务人员等行业人员,都需要进入这个育人体系之中。这些主体不仅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传授文化知识、培养道德品质,还要在学生整个成长过程中的各类空间,从各个角度进行教育。高职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推行的主体,同时还要从各种角度对学生整个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类型空间,从各种角度加以进行教育。高职院校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科思政活动作为课程实施和推行的对象,要不断地注重自己的思政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自己正确的思政方向与价值取向,秉承立德树人的义务和职责;树立了课程思政的指导性教学观,提升了课程思政的培养和育人能力,注重借鉴提炼本校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将之加以传承和创新并充分融入我们的课堂中,做好对学生思想导向和核心价值观培养等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并将之传承创新并融入课堂中,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观的塑造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3]

(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纵向衔接课程思政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引领着教学各环节的具体实施,要改变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的现象,需要从更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个源头着手。要把专业课程隐性育人与显性教学放在同等高度,将专业相关的思想价值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建立更加全面、立体的学生发展指标模型。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课,是跟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是非常利于开展专业课程思政的。此课程教授内容包括建筑结构设计原则、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建筑结构设计与构造等。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程实际内容,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日常的教学计划中。[4]

(三)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丰富专业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最直接体现,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教师要遵循课程思政“三全育人”的特性,梳理出课程的主要教学点,协同思政教师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适当的教学方法,切实将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并在课堂教学时参照时事热点和学生现场表现来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们应当深挖课程中潜藏着的思政资源,并将符合该专业的思政教育内容整合总结出来。同时,这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前提与保障措施。第一,可以从建筑结构专业的发展史入手,进行思政资源的探索,在这些发展史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地域、民族以及行业文化,教师们将这些文化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结合重组后,就可能成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专业伦理教育的食粮。以历史文化作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养分,可以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例如在讲到建筑承重时,无论是大尺度的梁柱结构还是小尺度的斗拱构件,都渗透着中华建筑的美丽与智慧,此时若提到历史建筑现世所存之少,被毁坏之可惜,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心。第二,每次课程所要培育的职业能力也蕴含着思政资源,比如在讲到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计算问题时,不仅仅要强调构件的承载力问题,还应引导学生重视基本构件的构造要求,培养学生谨慎细心、重视细节的职业能力;在讲解楼盖设计时,除了介绍基础知识,还要重点引导学生去思考构件设计和结构设计的区别与联系,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分析绿色节能建筑对环保作出的贡献,引导其树立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意识。第三,专业教师要掌握行业企业最新动态职业规范和技术要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交流探讨,从行业、企业的角度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出发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第四,还可以通过实训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交流沟通能力;通过反面案例如问题建筑、烂尾楼等,激发学生专业态度和职业意识,提高学生辨别能力,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四)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环节,传统教学模式大多是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单向输出,对学生的情感反馈关注较少。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全程根据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来调整教学方法,可以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体验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吸引学生参与互动,并在角色体验过程中加深认识和体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将教学环节割裂开来,要将课程思政教育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等所有环节,全程专业育人。

(五)建立系统的教育管理体制,并将评估机制加以修正

1.完善思政教育管理体制

课程思政不仅仅是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手头之重,更需要高职院校从顶层来设计,从管理系统上提供支撑,从教学体系上不断完善,把所有资源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教育部门要在政策和资金上提供帮助,让学校、教师可以按计划顺利开展各项工作。高校党政领导要走近学生、走进课堂,听取教师和学生的声音,亲自指导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思政讲课;使得学校和教师能够按计划顺利地开展自己各项活动。高校党政领导组织要亲自走近学生、走进示范班课堂,听取老师和同学的声音,亲自指导课程中的思政建设,示范班课程中的思政讲座;高校教师们则应当将所有的课程和思政观念贯彻落实到了教育和科研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所有的课程和思政观念真正能够落地,执行到实处,落在了对于人才的培养。

2.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为了让学生接触专业初期调动起学习热情和乐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在课程体系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性和个体特征,用多阶段、多层次、多次数的网格式多元考核来代替单一的期末考试。课程考核成绩由学生自评成绩、学生互评成绩、教师评定成绩、阶段考核成绩等多块组成,从课堂表现、课程作业、学生问答、现场汇报等多方面、全方位考核,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完美统一。[5]

(六)引入时事热点,用实例教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课程思政的建设,就离不开具体事例的启发作用。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着许多宣扬美好品德,传递正能量的事件发生,而这些美丽故事的缔造者,大多都是和高职院校学生年龄相仿的人。毋庸置疑,同龄人的事迹的启发引导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故而,在日常的教学之中,教师应当将这些体现正能量,宣扬真善美的事件收集起来,并以多媒体的形式制作保存,在适当的时间点给予学生们观赏,用以起到榜样的作用。[5]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就应以身作则,行善事,正德行,不让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如果授课的教师都有违公序良俗,那就更遑论课程思政的建设了,终究会成为一纸笑谈。

三、结束语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建设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是高校课程育人的必然选择。实践表明,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全员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更多的一线教师投入教学实践中去积极探索,加强课程团队建设,挖掘课程思政要素,创新教学方法,细化教学过程和考核评价方式,融合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牢记立德树人的宗旨;充分发挥专业教育效应,将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培养成有自信,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自我辨别能力,有热情的奋斗青年,以推动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快地到来。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高职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