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交互协作化的在线教学思考

2021-12-29 12:13
科学咨询 2021年38期
关键词:实务协作评估

曾 薇

(乐山师范学院 四川乐山 614000)

在网络技术普及的影响下,教师开始把熟悉的传统教学课堂转为在线教学方式授课。许多老师在过往的教学经历中没有线上教学的经验,直接从完全的线下教学转变为完全的线上教学,无法很快了解线上教学的特点。大多数老师还是无法摒弃传统的授课模式,直接将课堂教学以直播的方式展现出来,事实上,直播课和真实的线下授课时有很大区别的,师生硬件质量和网络问题条件等不确定因素、师生互动沟通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此时,有效地开展在线教学模式就展示了它本身的重要性。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之一,其教学分配在《社会工作培养计划》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一点是,青少年群体是该领域社会工作的主体,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预备军,另外,本专业的学生也是青少年,他们不仅是该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方,而且也会在未来承担该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青少年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分支领域,也非常关注“人与环境”的协调性,提出“人在情境中”这个概念,指出应当把人置于环境中来进行观测与研究。和以上概念相呼应的是,“人在情境中”这一理念也被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教学运用与贯彻,致力于开展情境教学,即基于客观现实的生活,挖掘且将学生带进到现实的教学环境当中,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与社会实践的开展,进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其合作探讨研究能力,由此协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方法,以此加强专业认同与归属感。本文结合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之前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在教学期间做相应地调整,提供一个交互协作化的在线教学案例,思路以供参考。

一、慕课系统支持下的交互协作化在线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应用

(一)交互协作化的教学策略

交互式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的观点早先是在1982年由一位美国教育心理学家Palinscar 提出的。意在运用教学互动的方法,调节教师、学生、教具三者之间的关系,改善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自我监控技能的教学方法[1]。

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变,教育者们开始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在协作学习情境中,学习者需要具备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技能,共同完成真实任务,协作解决复杂性问题,积极参与协作对话和集体的探究过程,以应对技术发展所创造的复杂情境。交互协作学习的关键问题在于“情境”“会话”“协商”“意义建构”。学习者要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以协商或共享的方式参与协作交互,将新知识纳入集体的知识结构中,促进集体知识的革新和增长。交互协作学习的意义在于团队成员之间共同构建共享的任务理解、目标和策略,以及通过共享元认知、动机、情感和行为的监控来调节学习的过程。

(二)慕课系统支持下交互协作化的教学策略

慕课系统支持下的交互协作化教学策略采用智慧职教和云课堂技术支持来提供服务,借助信息智能采集推送和即时数据分析功能,促进课前、课中、课后课程资源跟人员互动相融合,分别采取合作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通过个性化的资源推送、实现教学过程有效互动和实时全方面教学评价,从而搭建诊断学习者小组交流平台、引导学习者知识整合、评价学习者迁移应用能力3个互助平台,实现针对性、层次性、实践性的教学交互,基于师生间学习共同体构建,创新课程教学设计、赋能高效课堂交互、实践知识点理解力,从而促进沟通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实践与应用——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为例

1.课前组建小组,搭建交互协作学习平台

利用超星学习通发布课前任务,学生利用青少年资源库里的资源进行课前预习。本部分实施策略体现较优良的线上沟通效果。首先运用讨论区模拟交流,大家在预习某单元课业内容之后,分享自己的在学习过程中的想法,抛出自己的感到困惑的问题。例如“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一节是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学科的主要构成内容。这一部分详细讲述了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为我们从各个方面了解青少年展现了研究依据。学科教育的主体本身就归类于青少年,该群体处在青春期的中后阶段。他们在进行此章节内容学习的阶段,易于引起共鸣和同感,该部分有关青少年心理层面的常识为他们预备完成校园生活、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2]。青少年的相关内容,常常聚焦于同学与同学间的沟通阶段上,不必要由老师来回答。同时规划课程在线教授前的调查,及时跟进同学们已获得的常识和遇到的阻碍等。

团体式互助学习是老师为完结固定的课程目标,把一个班的学生排列组合成相互学习的小群体。就实务教育教学来讲,其关注学生的求知状态需要的是一种互助交流式的讨论和研究。互助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相合作达成指定的目标。对本专业来说,社工需要链接和发掘各种相关资源,在互动沟通中实现助人自助。社会工作实施过程中,社工会预备与囊括案主相关的各个层面主体进行协调。因此,互助是专业社会工作的重要概念之一。另外,青少年社会工作也可将团体工作作为重要策略之一。例如“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征”的学习目标是利用团体互动来谈到“青少年身心特征和其对我们成长的启发”。探讨方式为“团体之内探讨、团体间交流”。组成学习团体会有益于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和把握团体工作方法与技巧。探讨交流中,成员之间会以自身实际为基础,共享个人的生长历程,同时分享成长过程中的阻碍和问题等。

既然分组是必要的,那么该如何分组呢?随机排列是分组的一个必要条件,例如依照学号的顺序进行分配,避免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合作伙伴。因为一些不擅长沟通交流的成员可能被某个小组孤立。小组规模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人数应尽量维持在12人左右。当团体组建成立后,小组组长应由本地的成员内推选出。这样能够更好地本地化服务于小组,更好带领组员达成的学习目标。

2.课中结合实际,互动指导,角色扮演,领悟专业理论

利用超星学习通的“活动”板块进行课堂教学互动,可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成果、进行考勤、提问讨论、小组比赛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同时也可以利用资源库内的教学案例引入教学内容和展开讨论,资源库内的微课便是很好的教学资料。例如:为了更深刻剖析有关青少年的关注的热门话题,更好地把握和了解专业技能和知识,本人以团体为基本单元,带领学生利用相关技巧去关注和解剖社会焦点问题。接着在讨论区引入案例,如 2014年暑期相继出现的女大学生失联事件。让学生结合当节课所学的不同理论分组进行讨论:若根据复演论,基本因素则在于女大学生所在的生长期间;根据社会化理论,对于身心遭受重大打击者来说,身心康复训练可以利用特殊社会化来予以指导等。同时老师应及时跟进讨论区的情况,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复;概括探讨的大致情况,进而供应更深层次的材料,带来更细致长远的探讨。

3.课后合作完成任务,互评反馈,增加专业认同

利用超星学习通布置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反馈。并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测和管理。通过交流探讨、小组协作、成果分享等方法巩固网络学习效果、掌握习得的技巧、夯实基础能力。学业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评价能够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够为教师获得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馈。以上反馈可以协助老师即刻改变课程计划,确保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课程的学科评估涵盖学习过程性评估、终结性评估[3]。评估主体由独立的教师评估,朝教师评估、学生自我评估、团队成员互评以及组间互评构成的综合性评估转变。讨论到这两者评估方法之间的权重比例,其规定的标准和依据是由课程的特点与内容来作为主要支撑,其中权重比例较高的一般是过程性评估。

(1)过程性评价

在线上视频教程中设计实操训练、阶段性测试亦或是在每堂课后设置特定的检查作业,这些都可以归类于过程性评估。

一是课堂测验:为强化学习的关注程度,线上视频教学中植入了测验环节,学生能够及时在线上学习期间收到测验指令,在解答问题之后,教学视频才能恢复播放。测试成绩由机器自动评估打分。

二是课堂后的跟进检验,当每个章节模块作业发布之后,有时会利用学习同伴互评模式,评价结束后,答案才会在系统中得以公布,随即要求学生对其进行探讨。这种植入式的随堂测验和积极引导学生“反刍”知识,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是线上和线下相互沟通探讨学习效果,计入过程性评价。

(2)总结性评价

经过学科内容的学习,学生参与最终测验或递交最终作业作为最后的学习成果。期末测验也可以运用传统授课当中的技能测试。

当前,中国社会工作本土性进展获得了极大的收获,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太乐观,与此同时,对于专业的低认同度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也很低。针对专业认同度,意指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技巧和理论的认同与支持。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内力增强,即学生自身会潜移默化地评估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这个学科的理论和技巧是否可以回应自己的成长性疑问、探索与解决社会热点问题,这在现实上是学生自己在提升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另外,指教育工作者通过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估的方式去促使学生逐步深入学习,强化专业认同感,这属于外力增强。

二、应用价值

目前,社会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在实务教程与学科构建中运用的视频授课、专题探讨、小组活动、角色扮演、分享经验等都早已累积了丰硕的履历成果,也存在相对成熟的模式来奠定基础,但如何对课程阶段主题和内容相呼应,重组优化以上实务教育方式,最终呈现教育教学成果最大化呢?本研究以对应的科目为例,试图设计出如下教学思路:

1.超星学习通环境满足教学组织结构转变:利用超星互动教学环境模拟“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翻转课堂学习模式适应教学组织结构转变;

2.交互协作模式确保教学结构流畅性:学习者沿着教师课程设计思路,利用平台支持实现预设的学生自主、合作交互,生生、师生协作交互等交流模式,避免了交互活动散乱、交互主题不够聚合、交互过程易于脱离课堂教学等网络教学中的常见的交互失效问题,使学生获得流畅的学习体验;

3.链接重组对应的工作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团体训练。在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中理论知识的学习目标是既要知道何为社会工作理论,最重要的是要回利用对应的理论去解释剖析社会现实生活问题。为更深刻地把握社会工作理论,本人运用了团体活动的方法,比如符号互动论,它强关注“自我”是通过与他人沟通交互阶段中慢慢滋长而成的,如米德的主我与宾我、库利的镜中我。“自我”的浮现,一方面是来自于自身的自我认识,另一方面也来自他人对自身的评价。关于自己对自己的认知,主要采取了“自画像”的方法。在相互小组中,首先,需要每个同学在白纸上画上自己的“形象”;然后,要求每位学生把自己的“自画像”在团体成员内部进行共享;最后,再依次邀请团体成员真诚地说出自己的“优点”。之所以突出“优点”,目的是为了每一个成员都具备自身特有的长处,随即应该继续发掘案主的优势,也就是也别认为“镜”,培育出“优势”的自洽体系,进而个人的效能感得以提升;最终,总结梳理关于符号互动论的内容。

可利用反复的操练增加对于实务方法的熟悉度和稳健度。之前所构建的实践教学方法统统是在试验基础上的,从训练的层面来看是必需的环节,但如果要实现实务教学效果在质上的飞跃,在真正的实务过程中运用知识和理论,学会举一反三、随机应变,最后达成综合实操技能层面的提升,这就需要干预老师授课环节,拓展线上教育平台,使得与当地相关社工机构的沟通和连接得以巩固,丰厚介入手段,拓展业务范围,最终达成教育教学与实践实训双丰收的效果。

猜你喜欢
实务协作评估
关于《民法典》中不动产登记实务要求的新变化新思考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加保兑贴现信用证处理实务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