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写后教,翻转语文课堂
——“互联网+”条件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例谈

2021-12-29 14:56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琼湖中学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学情语文课堂互联网+

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琼湖中学 刘 利

翻转课堂是“互联网+”条件下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借助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社交平台——微信实现。笔者探索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微信为载体的“先写后教”的翻转语文课堂“一三一”模式:“一”是课前的导学导写,学生在课前阅读和写作,并通过微信把习作发给教师;“三”是课堂上以写导学,课堂交流学情后进行教学和巩固练习;“一”是课后的展示提高,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以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潜力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笔者努力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整合的策略,发现微信作为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社交平台,不仅家长和学生都能够熟练使用,而且其具有的教育功能可以为翻转课堂实践提供有力支持。因此,笔者初步建构了以微信为载体,先写后教,翻转语文课堂的“一三一”教学模式。现以《白杨礼赞》一文的教学实践为例,具体谈谈微信载体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整个教学流程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课前导学导写。

要求学生根据教师自编的时代背景资料自主学习课文,然后以“校园桂花香”为题写一篇咏物散文。

教师和学生同时写作,通过微信即时互动,交流写作心得。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通过微信把作文发送给教师。教师阅读整理后,针对学生的学情和《白杨礼赞》的教学需要精选了有代表性的作文片段和自己的下水作文。

这一环节中学生不待教师教就“先写”,能够用心阅读课文并自我调动已有的写作经验和语言积累,选择立意、遣词造句和构思谋篇,最大限度地施展自主性和创造性,展示了学生阅读和写作最真实的面貌,为“后教”提供了最可靠、最真实、最科学的资源。

于是,教师依据微信平台交流互动中获得的学情,把教学目标细化为跟着课文《白杨礼赞》学习从生长环境、外部形态以及内在精神等角度运用象征等方法写咏物散文,培养学生担当新时代历史使命的情怀,这一修改让“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同一个轨道上”,然后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准备第二环节的课堂教学。

第二环节:课上以写导学。

第一为课堂导入,在学生自主交流课前读写的心得体会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一下唐代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明代杨继盛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明白写作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时代立言,树立读写的“使命感”。

第二为课堂教学,教师结合托物言志散文的写作规律设置三个教学环节。第一步,出示思考题,让学生想一想,了解“言何志”。在教学中,教师首先选取自己下水作文中的片段和学生的优秀作文片段作为示范,引导学生读写。第二步,出示思考题,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茅盾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并学以致用,观察桂花树的图片,任选其一完成片段写作。第三步,让学生再读课文和教师下水作文全文以及学生优秀作文,畅谈阅读感受,进而结合课文总结咏物散文的写作规律。

第三环节:课后展示提高。

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自己修改作文,再通过微信发送给教师。教师选择优秀作品刊发在自办的微信公众号“言吾文”上,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极大地鼓舞了文章发表者,对班级其他学生也起到了引领作用,还得到了网友们的欣赏点赞和转发,反响甚好。

为了让以微信为载体的先写后教,翻转语文课堂的“一三一”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笔者继续在不同文体的课文教学以及写作教学中进行教学实践和研究。例如,“学写新诗”的写作教学,要求学生课前先自主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并结合新时代背景写作新诗,通过微信发送给教师,教师借此了解学情并精选作品,在课堂教学中以这几篇作品的修改为重点,引导学生把握新诗创作的方法,最后把学生修改好的作品发布在公众号上,有的学生作品点击量过万,很受欢迎。

如果说翻转课堂的理论是海,那么翻转课堂的“一三一”教学模式就是船,在驾模式之船横渡翻转课堂之海的探索中,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1.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是挑战,对教师来说是更大的挑战。教师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与数据处理能力之外,还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相比传统教学,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2.该模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效的前置学习与写作,二是有效的课堂内化与提高。为此,教师要进行两次备课,第一次整体设计,发布任务,指导读写;第二次是通过微信互动获取学情后,设定目标,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相比传统的教学环节,教师的工作量更大,需要肯吃苦,勤钻研。

3.该模式包括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教师必须循序渐进。第一,课前导学导写,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学导写任务;第二,课堂以写导学,要以把握真实学情为起点,保护自主创新为特征,激赏好句为动力,以修改为教学重点,以系统训练为提高点;第三,课后展示提高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例如优秀作品欣赏、学习修改作文等。

4.重视课前。学生课前的学习思考写作是关键。如果学生要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写作,可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让他们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厌倦这一环节。所以教师导学任务量的安排要适度,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

科技,让教育更美好。微信载体下先写后教,翻转语文课堂的“一三一”教学模式以生为本,联通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生由“先教后学”转向“先写后教”,教师由“以教导学”转变为“以学定教”,“借助翻转课堂的教育实施形式,引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认真实践”,打破了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深化了教育改革。但是,任何教学模式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学情语文课堂互联网+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让学情分析贯穿教学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