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师”被撤教师资格警示师德之重

2021-12-29 14:44
甘肃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家常菜名校开学

“最美教师”被撤教师资格警示师德之重

一度被评为“最美教师”,日前却因对比家长收入、涉嫌歧视学生而被撤销教师资格。曾经的最美教师何至于此,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应该反思,这位认同不良价值评判的老师是如何进入教师队伍?如何当上“最美教师”的?是评判机制过于注重教学成绩、升学率,还是“最美教师”不能全面核查教师情况?教师的职业贡献在于育人,偏离了育人的天职,师德的底线被无下限地践踏,育人的天然保障就会轰然倒塌。“你妈妈一年挣多少钱?”式的诘问,扭曲了学生对老师的理性认知。这是一个足以让人深刻反思的案例,再次提醒我们,加强教师师德的引导教育,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师,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张立)

把“免作业一次”作为红包委实不妥

媒体报道,四川攀枝花某小学开学第一课,教室黑板上贴满红包,在红包的“福利卡”上有4种“福利”:自选座位一天、免作业一次、老师亲手做的酸奶一杯、和老师看一场电影。给每个孩子派发红包,激发他们的兴趣,希望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开始新学期的学习,这是班主任的初衷。心意自然是好的,然而,把“免作业一次”作为红包委实不妥。素质教育要求对中小学生“减负”,但“减负”不等于不布置作业,更不等于支持甚至鼓励学生不做作业。笔者以为,把“免作业一次”作为红包发给学生,满足他们并不正确的愿望,其结果如同“揠苗助长”,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戴若冰)

北清课程互选为打破大学“围墙”做示范

今年年初,北大、清华互相开放本科课程的新闻一时间在网络上刷屏。不少网友调侃道,如今终于不用再纠结上北大还是上清华的问题了。事实上,北清之间的合作传统悠久、基础良好,此次两校互开课程合作再升级,将更加有利于发掘现有教学资源,实现校际教学互利共享。近年来,教育部制定多部政策文件,推动高校间的学分互认、资源共享、课程互通。大学之间的“围墙”不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牢不可破。从为国家社会输送人才角度出发,教育本就不应囿于一校一院,应该把大学间“隐形围墙”推倒。作为国内高校的翘楚,北大、清华此举无疑具备战略意义和很好的示范效应。

(孔德淇)

给毕业班换老师不可任性和随意

正值开学时间,安徽省阜阳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2)班的教室里却空无一人。原来,2021年春季学期,该班语文老师被学校调换到其他年级,为了表示反对,班上的30多名学生在家长支持下集体翘课了。以集体翘课的方式反对学校换老师,家长们的做法足够激烈。对学校而言,换老师是正常的工作安排,但家长们的情绪也可以理解。一方面,开学前一天才告知,显得对家长们不够尊重;另一方面,这是一个即将升入中学的毕业班,临阵换将确实不妥。如今,矛盾已经造成,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上级教育部门的介入下,学校、家长双方坐下来深入沟通,争取达成共识。而其中最大的教训就是:换老师是学校的权力,但行使这一权力一定要慎重。

(宋鹏伟)

整治“伪冠名”合作办学需多方发力

近日,《半月谈》披露的“伪冠名”合作办学遍地开花现象,在网上持续引发热议。打着“名校附属学校”的幌子,开发商卖的是房子,名校收的是管理费,地方政府要的是税收和政绩,可谓是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合作办学本身并无过错,错就错在有名无实。依附学区经济、房地产经济,不禁污染了教育生态,扭曲了经济环境,还恶化了家校关系,损害了教育初心,必须予以叫停。为此,地方政府要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名校”要洁身自好,对“冠名”合作办学要慎之又慎,最后,要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优质高质量的教育普及之日,或许就是“冠名”乱象退出历史舞台之时。

(杨红星)

集团化办学要谨防破坏区域教育生态

集团化办学是快速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集团优质学校带动、引领、辐射区域学校,将优质学校的管理体系快速复制移植,提升集团内薄弱学校管理水平。集团化办学,目的在于抬高底部,而非聚焦优质名校。在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有些地方过度关注集团办学的“名校”品牌,盲目扩大办学规模,一味将集团校做大做强,无疑会破坏区域教育生态秩序,限制非名校公平发展,会进一步拉大校际差距,助推择校现象发生。

(梁好)

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要坚持公益普惠原则

日前,深圳市教育局印发《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意见》,《意见》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将坚持公益普惠原则,从2021年春季开学起分批、稳步推进。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启课后服务并非新话题,教育部对此也提出三项新要求:一是要求全覆盖,每个学校都要动起来;二是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三是要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作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补习辅导。笔者相信,在坚持课后服务公益普惠的基础上,只要各地政府加大财力保障,教育部门规范服务内容,学校优化服务方式,家长“因家制宜”理性选择,学生因人而异积极参与,课后服务这项民生工程就会变成民心工程。

(胡正平)

警惕中小学乱收费新变种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云南丘北县民族中学5年间共违规收取学生165万元门禁卡服务费。经过多年的整治,各地中小学校乱收费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却“与时俱进”,呈现了新变种。以门禁卡服务费为例,搜索发现,如此收费的并非丘北县民族中学一家,还有一些学校收取这项费用,理由如出一辙。面对中小学乱收费的新变种,各地教育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改变以往罗列禁止收费项目的办法,出台收费白名单,明确收费项目,不在列的均视为乱收费,这种做法比列举乱收费项目更利于管理,不会留下漏洞。

(丁慎毅)

“家常菜”进大学课堂,学会好好生活也重要

新学期到来,华东师范大学开出了新课《家常菜》作为劳动教育课程(通识必修课之一)。《家常菜》一课广受学生欢迎,开课一天就被选满。与此同时,这门课也受到部分网友质疑——大学并非职业技术学校,开一门做菜的课真的有必要吗?其实,“家常菜”进大学课堂,并非是为了培养专业烹饪人才,高校试点开展《家常菜》一课,增强了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既是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形式内容创新,也满足了学生对学习基本生活技能、陶冶生活情操的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举多得。对这种合理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大胆课程创新,与其不断质疑、试图打压,不如多作鼓励,让年轻人们自由地培养爱好,享受快乐人生。

(黄冬琪)

开学季,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护墙”

中小學开学的季节,校园周边的路边摊点、小卖部也开始活跃起来了,这其中,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价格低廉、口感好的小零食往往存在安全隐患,倘若中小学生长期食用,极有可能危害他们的身体健康。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保障中小学生舌尖上的安全,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对于学校来说,要加强对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家长也要重视孩子的饮食安全,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笔者相信,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再加上家长的密切配合,定会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护墙”,切实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王学明)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家常菜名校开学
名校介绍
家常菜难做
家常菜难做
开学了(2)
一道家常菜血管好过冬
爱上酸奶
开学啦!
赶集挑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