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29 14:44周旭伟
甘肃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对策

周旭伟

【摘要】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不利的影响。因而关爱留守儿童,重视他们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每个家庭应关注的问题,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并从学校层面和社区层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05—0030—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量地流向发达地区,留守儿童也随之出现。由于缺乏家长的有效监督和引导,这些孩子的思想、教育、生活、情感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性问题[1]。笔者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并将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部分留守儿童的性格发展不够健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2]。而留守儿童的父母,与他们相处时间短,对他们的教育和影响微乎其微。实际上,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教育,依靠留守家中的祖辈,或者委托给代监管的其他亲属。其他亲属监管的孩子,往往存在自卑心理。而祖辈监管的孩子,常常由于祖辈溺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遇事不能冷静处理。尤其在学校,留守儿童不服教师管教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不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部分留守儿童的价值观不正确。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和作为。留守儿童年龄小,缺乏辨别真假是非的能力,加之,监护人有效监管和及时引导的缺失,很容易受外界鱼龙混杂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往往会养成好吃、享乐的坏习气,非常不利于留守儿童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3.部分留守儿童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良好学习习惯以及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它们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教师、家长以及社会齐抓共管、共同使力的结果。尤其在小学阶段,留守儿童日常行为如果缺乏监护人的及时监督和纠正,就会使学校的教育效果事倍功半。而留守儿童的监管人不管是祖辈还是其他亲属,在言传身教以及习惯养成方面,都做得不够到位,所以,这些孩子大多没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4.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孩子是伴随着各种问题成长的,尤其随着年龄的增大,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就会出现。此时,家长的及时帮助和疏导至关重要。而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监管人一般更加重视他们的物质保障,对他们的心理状况关心不够,导致他们的心理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久而久之,这些心理问题就会影响留守儿童的性格,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二、解决策略

1.从学校层面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儿童是国家的希望,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每一个习惯的养成,都是后天培养的结果,且是多次重复练习而后逐渐固定的行为方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来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的年龄小,很多行为习惯正在养成,正是需要教师给予言传身教的时候[3]。为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比如,遵守各项规章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处理学生问题公平公正,为学生树立榜样。不管是备课、教学,还是批改作业,都要做到认真负责。因为教师对待自己工作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教师的教学状态会直接感染、带动学生,更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比如,在处理事情方面,要讲原则,要就事论事,让学生认识到规则和原则需要人人遵守。

第二,教师要有耐心和恒心。笔者认为,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教师就要对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并建立档案,对他们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他们渗透为理想而努力的信念,时刻提醒他们“好习惯受益终身,坏习惯遗憾一生”,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同“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成就自己的梦想”。此外,不管是学习中倾听的习惯、阅读的习惯、思考的习惯、认真做作业的习惯,还是对待各项规章制度、学习规则的习惯等,教师都要从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开始,就要着手培养。尤其对待留守儿童,更要格外关注,尽量弥补他们平时父母监护的缺失。

第三,教师要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沟通。教给他们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学校和家庭的合力真正做到“1+1> 2”的功效。不管是祖辈还是其他亲属,教师都要时常和他们保持联系。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家访,甚至组织他们召开座谈会,让他们明白对孩子学习习惯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仅关乎孩子个人的发展,还关乎国家未来接班人的发展。同时,还要让监护人真正懂得施教有法,还要得法。

2.从社区层面出发,提出对策建议。

第一,在社区成立爱心社。充分利用爱心社成员的各种有利资源,积极争取各个社会团体的资金支持,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4]。

第二,通过走访、调查等方式,对本社区的留守儿童进行排查摸底,对他们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存档,并分析研究,寻找到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留守儿童的数量、占本社区同龄孩子的比例等。其中,祖辈监管的数量、其他亲属监管的数量,与父母见面的频次以及电话沟通的频次,在行为习惯以及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织适合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及行为习惯培养的活动。比如,在双休日和寒暑假期間举办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书法、写字、参观、读书、联谊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体会快乐、树立自信、健康成长。

第三,寻找“周末爱心妈妈”,和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爱心社要在本社区寻找家中有同龄孩子的“爱心妈妈”,让留守儿童在“爱心妈妈”家共度周末。如此,不仅有利于留守儿童融入新家庭,还能和新父母建立感情,进而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弥补父母关爱缺失的遗憾。当然,“爱心妈妈”家中的孩子也能体会到和父母在一起的珍贵,更加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进而形成感恩意识。“爱心妈妈”一定要多关注帮扶对象的心理状况以及行为习惯,要与他们交心谈心,及时发现他们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困惑,及时疏导,确保帮扶对象健康成长,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发挥爱心社成员的力量,为留守儿童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以增强他们的自信。比如,为爱好文学的孩子提供写作的机会,将他们写得好的文章,推荐到学生期刊上发表。也可以将爱好书法的孩子的作品推荐到适合的平台发表。这样当留守儿童看到他们的作品也像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一样见报见刊,他们的自信心便会油然而生[5]。

第五,为留守儿童搭建起和父母沟通的桥梁。比如,可以组织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爱心社则负责将信件带给孩子的父母,并带回父母的回信。当然,可以是拍照片发给孩子的父母,也可以让孩子读信,并录制成视频,发给孩子的父母,并带回父母的回信。此外,还可以让孩子为父母表演自己最近学会的舞蹈、会唱的歌曲、会背的诗歌,以及分享自己的喜悦,将这些都录制成视频发给父母,让父母看完后,也为孩子录制视频回复。这样,孩子和父母都有所期待,为了在父母跟前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他们学得更加认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自然得以养成。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若要更好地解决,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6]。学校和社区是留守儿童滞留时间最长的两个地方,因此,学校和社区要联合起来,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如此,还能在社会上引发正面反响,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关注留守儿童,并积极施以援手,让留守儿童在爱的氛围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浩,吴黎,苏自山.工作、家庭、农活“一举三得”[N].马鞍山日报,2014-06-04.

[2]汤文龙.和谐社会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分析[J].南方农机,2020(01).

[3]吴小丽.浅论中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1(12).

[4]许爱琴.谈弥补互联网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造成的缺失[J].名师在线,2020(02).

[5]秦安兰.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提升研究[J].少年儿童研究,2020(05).

[6]张荣富.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编辑:孟刚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