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2021-12-30 04:29祁延霞
智慧健康 2021年29期
关键词:丁苯血管性认知障碍

祁延霞

(青海红十字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0 引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神经内科中发病率较高且受我国人口老龄化影响,近几年脑梗死发病率不断上升[1]。脑梗死发病原因:血管阻塞引起脑组织血供受阻,导致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从而导致患者表现出神经和认知障碍等症状。轻度认知障碍大致症状为记忆力、行为能力、计算能力降低,对患者生活有严重影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逐渐发展为血管性痴呆[2]。丁苯酞为一类脂溶性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国家试验机构专业组以证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丁苯酞治疗的高效性及安全性,现阶段已在临床广泛使用[3]。陈新星等[4]研究证实丁苯酞可通过血液-脑屏障直接作用于脑组织,有效保护不同方式缺失的脑屏障,然而关于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缺乏报道。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110例患者,分组使用丁苯酞实施治疗,观察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自医院抽取110例入院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按照患者治疗中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n=55),其中实施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丁苯酞为观察组,前者组间男/女病例数为30/25例,52~82岁,平均(67.00±4.62)岁,6例患者合并冠心病、7例患者合并高血压、7例患者合并高血脂、8例患者合并糖尿病;后者组间男/女病例数为31/24例,年龄52~81岁,平均(67.50±4.19)岁,5例患者合并冠心病、6例患者合并高血压、8例患者合并高血脂、9例患者合并糖尿病。两组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5]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标准;发病时间<72 h,为首次发病;使用影像学检查证实。

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有认知功能障碍史;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

所有患者接受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压、血糖、抗感染、控制脑水肿等常规治疗且接受认知功能障碍:计算能力、注意力、知觉障碍、记忆力等常规训练;并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规格:100 mg×30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 130078;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qd,po 100 mg/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规格:75 mg×7 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123116;生产厂家: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qd,po 75 mg/次;5 mL 血栓通注射液(规格:5 mL:175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 023082;生产厂家:广东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40 mL 氯化钠注射液(规格:100 mL×0.9 g×1 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013130;生产厂家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稀释,qd,ivgtt。

1.2.2 丁苯酞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丁苯酞(规格:100 mL:25 mg:0.9 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100041;生产厂家: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bid,滴注时间>1 h,用药间隔>6 h;所有患者持续治疗14 d。

1.3 效果判定

(1)评估两组患者NIHSS 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使用NIHSS 量表评估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视野缺失程度、意识水平等,分数与神经缺损程度呈正比;认知功能评分使用MMSE 量表实施评定:评估患者语言、计算、定向力、记忆等能力,分数与认知功能呈正比。

(2)临床疗效:认知及神经功能恢复正常为显效;认知及神经功能症状显著减轻为有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

(3)比较两组患者MoCA 评分:总分30分,超过26分为正常,<26分为认知功能障碍,若教育年限<12年需要加1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IHSS 评分、MMSE 评分比较

表1 所示,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 评分、MMSE评分差异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 评分偏低、MMSE 评分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NIHSS 评分、MMSE 评分比较(,分)

表1 NIHSS 评分、MMSE 评分比较(,分)

2.2 疗效比较

表2 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疗效比较[n(%)]

2.3 MoCA 评分比较

表3 所示,治疗前两组患者视空间及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力等评分差异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视空间及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力等评分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MoCA 评分比较比较()

表3 MoCA 评分比较比较()

3 讨论

认知功能包括:视觉、抽象思维、执行、语言、记忆、判断、计算等多方面能力,大部分急性脑卒中患者均在发病后出现认知障碍,导致这类患者血管性痴呆及致残概率增加,影响其生活质量并对社会、家庭形成负担和痛苦[6]。但现阶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引发血管认知障碍的病理机制还未完全确定,可能因为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引发脑细胞出现凋亡、坏死,从而导致认知功能区域乙酰胆碱活性降低表现出认知功能降低。此外脑细胞里的控制性氨基酸、兴奋性氨基酸出现比例失调也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降低。出现认知行为障碍的重要原因也包含脑梗死体积、位置等;相关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的脑血流量减少是认知障碍形成的重要因素,改善血流可改变患者认知功能[7]。过去临床常使用溶栓、抗感染、营养神经、抗血小板凝集等方式治疗,但通常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随着医学进步,丁苯酞是临床上治疗轻、中度脑损伤常用药物之一,其阳性成分为D1-3-正丁基苯酞。研究表明,其具有促进局部微循环作用,可降低动脉血栓形成,减少死亡率,减少对动脉损伤,保护大脑,恢复其神经功能效果。李永峰等[8]临床研究表明,丁苯酞能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浆SOD 活性,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记忆力。丁苯酞可通过调节脂肪沉积、软化血管、减少痉挛、增加血流量等方式,以恢复认知神经功能。丁苯酞是一种新型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具有多重作用,其既能重构微循环又能保护线粒体,在脑卒中后阻断多个疾病回路,有助于开启侧支循环,从而实现挽救“缺血半暗带”目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 评分、MMSE 评分差异小;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 评分、MMSE 评分偏低。陈宗胜等[9]研究显示:在使用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后NIHSS 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改善,以促进神经修复和治疗方案后续开展,本研究与此结果一致。

MMSE、MoCA 是常用无障碍认知功能评估方法,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临床评价认知功能障碍[10]。本次研究表明: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MSE 评分偏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偏高。治疗前两组患者视空间及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力等评分差异小;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视空间及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力等评分偏高,疗效偏高;这表明丁苯酞通过调节和平衡患者抑制性氨基酸及兴奋性比例,实现减轻功能区胆碱能神经损伤的治疗目标,在提高患者认知能力的同时,也可减少多功能神经系统损伤。本次研究还表明,促进认知障碍患者认知能力提高可增加丁苯酞的临床治疗效果。此外,丁苯酞经刺激患者视觉和听觉恢复大脑功能,能够恢复神经细胞之间联系,从而提高患者认知意识。

综上所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使用丁苯酞治疗能够提高NIHSS评分,改善MoCA 评分,增加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障碍程度。

猜你喜欢
丁苯血管性认知障碍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筛查与干预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环保低成本型高分子复合材料 人造草坪足球场地开发与实现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血管性痴呆 早发现、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