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五种意识”的培养

2021-12-30 01:17邓延龙
甘肃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自主意识探究意识审美意识

邓延龙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意识。文章以培养学生好奇、自主、担当、审美、探究意识为主要目的,促学生乐学、善学、勤学、博学、深学,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与非智力因子的渗透,让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落地生根,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对小学数学的内涵式发展和数学人文课堂的构建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学数学;好奇意识;自主意识;担当意识;审美意识;探究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5—0066—03

小学数学学习中,除了知识的高效吸收和技能的熟稔掌握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好奇、自主、担当、审美、探究的意识。在培养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认识数学,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型,探寻数学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初步形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看待事物,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感受数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由此,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五种意识”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培养好奇意识,促学生乐学

研究证明:“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人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乐趣,这种乐趣又会激励他不知疲倦地探索未知领域,促进其智力发展。”[1]可见,好奇心是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内驱力”。小学生好奇心浓厚,对未知的、新鲜的、神秘的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探索欲、求知欲强烈,想一探究竟。小学数学教师就应紧紧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正确有效的教学手段,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开发学生的潜力,使数学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开展,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数学与各学科、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乐趣,真正实现“我要问,我要学,我爱学”的教育目的。特别是面对学生的疑惑和“不理解”时,教师不应立即否决,而是引领小学生说出之所以这样好奇的理由,探寻好奇心背后的知识内涵。实践一再证明,好奇心愈强烈,学生乐学的劲头愈足,解决问题的决心愈大。因而,数学教师应该培养小学生的好奇意识,促学生乐学,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培养自主意识,促学生善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强调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为教育教学的第一实施者,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自主思考,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小学生的自主意识强烈,教师顺应学生的想法,积极引导,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善学”。如,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些相关联的问题串,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自主探索,逐步解决,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遵循一定的数学规律,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找出最优解法,领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方法和思想,以便应用于后期的学习中;多元评价,肯定、鼓励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正确引导学生用正确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小学生的自主意识愈强,学习力也就愈强,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解决、反馈问题,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培养担当意识,促学生勤学

数学学习中的担当,是对所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数学思想方法的高效、灵活掌握,也有从数学文化发展中领会的数学精神,形成的严谨数学品质、担当意识。作为从事小学启蒙阶段教育的数学教师,应把这种担当意识落实到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细微处,如,课前的预习、课初的导入、课中的启发、课后的拓展、作业的完成等。从中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细心、认真、负责的态度,形成质疑问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在这样的引领中,学生萌生了担当意识——出现错误不再不管不顾,而是尽最大可能改正,并且力争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类似错误发生;如果有多种解法,不再是解决问题就满足了,而是从多个方向切入,力争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果是综合性数学活动,应该落实每一个细节,做细每一个过程,尽最大可能让学生习得技能、受到淬炼、得到滋养。

四、培养审美意识,促学生博学

有专家言:“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2]有了审美意识,学生兴致盎然;有了审美意识,数学课堂不在乏味无趣;有了审美意识,学生能够在不经意间完成跨学科的融合,因为学生发现,美不仅仅只存在于艺术课中,也存在于数学课或其他课中。数学教材或数学活动中,不乏美的素材,数学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切入,沿径探源,见微知著,窥斑见豹,触发学生对美的敏感度,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例如,关于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中,学生从蝴蝶图案中发现了对称美,进一步发现更多美的事物:蜻蜓、书本、风扇、对联、五角星,进而联想到人体——以鼻子为竖线分为左右两半,还可以联想到汉字、数字和英文字母中的对称美,等等。数学中的“美”并不仅于此,教师引领学生从数形结合中感受和谐美,从数学故事或谜语中感受情境美,从数字的递进规律中感受整齐美,从多种图形的转化中感受统一美,还可以从教师形象的角度出发感受语言美、板书美和姿态美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五、培养探究意识,促学生深学

1.探究知识,拓展视野。宋朝的朱熹说过:“讀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说的其实是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应该从课内到课外创设适合学生探索的空间、场景,根据课程内容设计适于探索的问题,让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和已有的学习经验,有目的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收获了知识,拓宽了视野,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2.延伸情感,涵育价值。除了知识的探究之外,教师还应该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探究和延伸。因为数学课堂,不仅仅要使学生习得技能,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情感得到进一步滋养,这样学生得到的知识就是全面的、立体的、综合的。实践证明,当探究活动延伸于情感时,必将很好地涵育数学价值,更好地丰盈学生的情感世界。例如,“负数”的学习中,依托“互联网+”,学生知晓了负数的更多渊源,从中意识到古人的聪明才智,在劳动技术和科学发展那么低下的情况下使用了负数,钦佩之情油然而生,滋生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今日之我们,难道不如古人吗?勤奋、巧干、深思、顿悟,相信我们一定行。

3.拓展思想,崇尚真知。探究意识的培养还可以与数学思想的领悟与运用结合起来。因为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在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不仅仅掌握了知识,也领悟了数学思想,于不经意间“崇尚真知”[2],其思维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所谓的举一反三、结构合拢和整体建构就变得轻而易举。比如,四年级数学广角“田忌赛马”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一些博弈之术,熟悉了运筹学,领悟了优化思想,就可以用学到的对策论思想解决其他问题,如秋季运动会中的“团体跳绳比赛”“过河运货物”“报数游戏”等,都可以在摇曳生姿的探究中渗透这样的思想。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这“五种意识”的培养可单独进行,也可糅合进行;可随教材而巧妙渗透,也可以通过专项题型渗透;或渗透于课初,或渗透于课中,或渗透于课末。这些意识不是专门强调时才显现出来,而是自然而然地渗透于数学课堂教学的细微处。培养这“五种”意识,将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综合素养的提升、创新精神的萌芽,促进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促使学生真正地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宋颖萍.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J].科技视界,2014.

[2]司新军.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2014(11):74.

编辑:徐春霞

猜你喜欢
自主意识探究意识审美意识
培养自主意识,让小学生爱上写作
中专学校机电专业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自主写作能力
创设情境,构建灵动的英语课堂
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