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金课”建设理念与实践路径*

2021-12-31 19:21魏三强
关键词:金课高职课程

魏三强

(1.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宿州 234101;2.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0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国(大陆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1]8。在新时代,高职教育向高质量发展,怎样去除高职“水课”[2]64?如何才能打造高职“金课”成为了焦点话题[3]。据此,本文在梳理、归纳相关文献的“金课”建设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结合当下高职教育教学的实际,对高职“金课”的基本内涵[4]92、建设理念与实践路径开展深入研究,以期构建独具高职特色的“金课”育人体系,使得高职教育的初心在一堂堂“金课”中开花结果、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升。

1 高职“金课”的基本内涵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金课”一词。同年8月份,教育部专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5]。”教育部计划至2022年,将建设两万门国家级和省级“金课”[6]。什么是“水课”?什么是“金课”?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7]。浙江大学陆国栋教授认为“水课”是质量不高的课程统称,“金课”就是以课堂为核心、高质量课程的统称,陆国栋教授把“师生互动、关注过程、严格要求”视作“金课”的三个基本特征[8]。北京师范大学李芒教授等运用“度”的概念,提出大学金课蕴含的七大特征,即“七度”:教学的难度、深度、广度、高度、强度、精度及温度[9]。大连理工大学李志义教授认为每门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用“含水量”及“含金量”作为量化标准,当课程“含水量”小到某一个限度、而其“含金量”大到另一个限度时,将该门课称为“金课”;相反,则称之为“水课”[10]。汕头大学教务处蔡映辉处长认为那些挑战度低、难度不足、内容过时、教学效果差、以期末考试定成绩的课程称为“水课”;并从课程设计、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对“金课”进行定义[11]。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对“水课”的定义是“教师们不用心上的课程”,是低阶性、陈旧性的课程;对“金课”的定义是“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简称“两性一度”),高阶性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把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融合在一起;创新性是指蕴含前沿性和时代性的课程内容、先进性和互动性的教学形式、探究性、个性化的学习结果;挑战度是指师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完成的、有一定难度的课程[12]4。

2019年9月29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实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着力打造一大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至此,高校“金课”已有具体的建设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同时,也明确了高校“金课”的建设类型,即: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12]5。“金课”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本科教育与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中而产生[13],“金课”不单是对本科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新要求,也是对高职院校建设高质量课程的新呼吁。和本科教学相比,高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更加令人堪忧。什么是高职“金课”?如何打造高职“金课”?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李焦明教授认为高职“金课”一定是有创新、有特色的课,是因材施教、实实在在的课。那些内容枯燥无味、高职学生怎么听都听不懂或是不听也能懂、通过花拳绣腿和花里胡哨“表演”的课,即便荣获金奖,也难称“金课”。打造高职“金课”需要教师全身心投入、竭尽所能,下足功夫准备好课程的教学。杨勇教授认为让师生“以最少的教学投资获得最大的成长收益”,思学交融,轻负高质,是为“金课”[14]70。刘畅副研究员认为高等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金课”的坚实保障,师德师风高尚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4]95。笔者认为高职“金课”是独具高职教学特色的、创新的、最优质高效的精品课。打造高职“金课”需要教师铆足力气、下足功夫备课,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新时代的“大国工匠”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中[15],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出色地完成高质量的授课和育人任务。

2 高职“金课”的建设理念

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姆在其《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一文中,将课程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级,其中“记忆、理解、应用”三个层级为低阶目标,“分析、评价、创造”三个层级为高阶目标[14]71。高层次的教学活动由高阶课程的教师开展并完成,教师传授学生的知识目标是高阶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目标是高阶思维。高职“金课”的建设目标定位于高阶性目标层级,建设高职“金课”应遵循四个理念: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学习规律、体现“能工作、体系化”特征、推进配套资源和教师能力建设、实施“过程化、多元化”评价[1]9。

2.1 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学习规律

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高职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是“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是否受到社会欢迎、是否有较高的就业率”是高职院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因此,高职“金课”的建设应涵盖就业及成才的两个目标任务,应遵循高职教育的应用型、目的性规律。此外,建设高职“金课”应遵循建构主义、情境学习理论等学习规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范式,高职“金课”应是任务在前、情境学习的工作系统化课程形式,即“做中学”“做中教”“做中看”“做中思”和“做中论”[1]10。

2.2 体现“能工作、体系化”特征

高职院校的课程一般包括通识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核心课、职业拓展课等课程,开设这些课程的目标旨在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其在就业后能够很好地胜任岗位工作的要求,“能工作”指向课程目标。无论什么类型的课程,只要它明确了职业能力的培养性、对毕业后的就业有一定的帮助(即课程应用性强),就符合建设高职“金课”的基本条件。高职院校的“金课”课程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体系化”指向课程的系统化特征。因此,应科学合理地制订高职“金课”课程方案(标准),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及联系,达成“金课”整体效应。

2.3 推进配套资源和教师能力建设

高职“金课”的配套资源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方案(标准)、教辅材料、数字化平台(媒体)等资源。这些资源的建设既需要进行周全的“顶层设计”,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教师是打造高职“金课”的关键性因素,应大力推进高职“金课”的教师教学能力建设。高职“金课”的教师应是“双师型”教师(既是工程师,又是教师),既有来自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实践积累,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及技巧。高职院校应积极地建立多层次教师教学培养机制,建设“教学理论+实践技能”系列培训课程模块,通过开展长期性、系统化、实用化、持续性的培训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4 实施“过程化、多元化”评价

以高职学生发展为轴心,把课程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不但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关注,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法和学习进程进行密切关注。另外,高职“金课”还应该体现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1]10,为了使课程评价更加科学化,在课程评价过程中可采取同行评价、企业评价和学生评价等多种方式,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增强课程评价的诊断性功能,而且能够充分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成为观察、控制、测量高职“金课”实际效果的有效平台。

3 高职“金课”建设的实践路径

高职“金课”建设既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点,也是未来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和注重内涵建设及质量提升的要求下,高职“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高职“金课”需要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方的共同努力。其中,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是前提,学校的教风和学风建设是根基,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是动力,政策保障、组织保障、机制保障、评价保障和经费保障是“金课”建设的五大保障。高职“金课”建设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转变教学观念,培养“金课”思维;提高教师水平,锻造“金课”根基;改革教学模式,对标“金课”标准;深化校企合作,践行“金课”路线;汇聚多方力量,提供“金课”保障[16]79。

3.1 转变教学观念,培养“金课”思维

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教学活动的最基础环节是课程教学,课程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高职“金课”,理念提升是前提。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不断提升理论素质,转变教学观念,培养“金课”思维,把创新教育和“大国工匠”精神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不应有太强的权威意识,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由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激发学生敞开心扉的可能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尊严感。高职教师要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实现对课程的持续更新,尽心尽力地种好课堂这分“责任田”。高职“金课”建设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地驾驭课程,把更多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和无私的爱心都注入到课程的教学中。

3.2 提高教师水平,铸造“金课”根基

只有一流的教师,才可能构建出一流的课堂。打造高职“金课”,关键在于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学团队)。高职院校应创新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机制,构建完善的教学培训体系。通过组建以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知名教授为核心,以优秀骨干教师为主体,以企业专家、能工巧匠、行业专业人才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汇聚并提升课程教学的合力。通过“首席教师出国(境)培训”“骨干教师国培和省培”“专业教师进企业培训”“专家来校做讲座培训”“青年教师强化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提升教师的课程教学水平。应积极开展课程教学“金课奖”的申报和评选工作[16]80,对符合“金课”标准和要求的课程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营造良好的“金课”氛围,以此激励教师们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锻造坚实的高职“金课”根基,在“金课”建设过程中促进教师成长,在教师成长过程中推进“金课”建设。

3.3 改革教学模式,对标“金课”标准

“沉默、问答、对话、质疑、辩论”被划分为大学课堂的五重境界。其中,第三重境界“对话”的课堂是好课,最后两重“质疑”和“辩论”是高境界的课堂[12]7。在高职“金课”建设过程中,应重构教学模式,对标“金课”标准,合理地改变教学流程,成功地转变师生角色,有效地提升学生思维。在建设高职线下、线上、线下线上混合式“金课”过程中,应努力促成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教学合力,教学流程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从“教、练、评”转向“学、问、研”,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高阶性”。教师和学生是高职“金课”课程建设中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从单纯的讲授者转变为导学者、助学者,相应的变化是学生也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协作者、创新者,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学生在“金课”课程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讨论、辩论、自主思考的机会,将更有兴趣和更有心力地主动学习和研究,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明显提升[16]81,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挑战度”。

3.4 深化校企合作,践行“金课”路线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高职“金课”的教学应为项目任务驱动型,教学内容大多来自于典型的企业工作实践,应“真刀真枪”地教和练。高职院校应聘请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成立由学校学科(专业)带头人、行业专家、企业专家能手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标准,通过校企互访、校企合作论坛等沟通形式和平台,定期召开研讨会,全程指导高职“金课”建设工作。高职院校应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缩进校企对接的距离,通过将实践实训课堂搬进企业、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学校的“金课”课堂,从而为高职专业课“金课”建设提供全真岗位实践内容[1]10。高职专业课“金课”教材和学材应由校企合作编撰开发,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课程体系。

3.5 汇聚多方力量,提供“金课”保障

高职院校应出台围绕“金课”建设的相关扶持性的政策,鼓励、支持建设大批的高职“金课”,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协同育人的政策保障。应发挥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对高职“金课”建设的指导作用,为高职“金课”建设保驾护航[12]。围绕“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建设标准,在高职课程教学上增加适当的学习任务量,提高课程的难度、深度和含金量。应逐步完善高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式和优化评价机制,标清高职“金课”和“水课”的分水岭。此外,应把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成行动目标,在高职“金课”的建设上要舍得真金白银的投入。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大对高职“金课”建设专项经费的支持力度,确保“金课”建设专项经费及时到位,让“金课”教学最终惠及广大的学生,以此推动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4 结语

打造新时代的高职“金课”梦不能只是一句空头口号,想让高等教育强国梦想照亮现实,关键在于实际行动、在于苦干实干、在于“金课”落地、在于“金课”发光,在于“金课”源源不断。高职“金课”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激励师生们教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精心打造高职“金课”,完成“铸魂育人”的任务。当“水课”远离、“金课”遍地之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强国梦想就会成真!“金课”教学将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上谱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金课高职课程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打造监狱学专业实训金课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