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线上教学困境与启示

2021-12-31 06:56陈志昆
科学咨询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内容交流

陈志昆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小学 江苏昆山 215300)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1],促进教育信息化也是教育改革的重点,所以对于小学科学教学而言,积极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科学线上教学作为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结合,改变了固有的教学方式,拓宽了师生之间交流途径、提高了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有限的小学科学教育资源能够跨区域实现共同分享、共同建设。但是,在小学科学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少困境,困境本身就具有研究的价值,对其进行分析归因,并进而讨论启示,这对小学科学教学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科学线上教学困境

因为疫情,各地纷纷采用线上教学模式,短短两个月期间,大量小学科学线上教学资源涌现,学生们通过网络能够随时随地学习科学知识。那么,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以及灵活的教学方式,是不是就意味着小学科学线上教学对每个学生都能有优异的学习效果呢?现实往往恰恰相反,对于学生而言,线上学习效果往往无法得到保障,发现在这次小学科学线上教育过程中暴露的困境有教学目标维度单一、教学内容结构片面、教学管理被动乏力。

(一)教学目标维度单一

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包含科学知识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2],而教学视频往往只能达到其中的科学知识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实验器材限制教学目标达成。线上教育中受限于实验器材,学生们只是跟着视频中的教师将实验步骤过一遍,结合给定的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学生无法通过亲历实验达到课程要求的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态度目标。其次,缺乏交流互动活动导致多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线上视频主要的形式是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师生交流活动、生生交流活动缺失。学生没有交流的机会,就无法通过评价和交流达成提问题、作假设、订计划、集证据、得结论、作反思这些科学探究目标。最后,完全预设的教学环节导致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受限于视频教学形式,视频内容往往都是教师给定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实验结论,学生在无形中失去了试错的机会。在正确的步骤、数据面前,没有根据事实情况修正、完善自己观点的机会。同时,在单一线性的教学过程中,没有了“其他”选项,学生无法培养批判质疑、多角度思考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结构片面

教师处于小学科学线上教学的中心地位,而学生之间存在信息交流壁垒,从而形成结构片面的小学科学线上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结构片面的原因和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有关。首先,小学科学线上教学不是传统学校教学的“线上”版。教师也只是简单地将学校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套上“数字化”的外壳,学生在教师主导并预先定制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线上教学成为“视频课”,而学生也往往难以形成持续性的学习动力。其次,固有的教学理念限制了小学科学线上教学的功能。信息化的本质是信息和知识能够无障碍地流通[3],但是在固有的教学理念中,我们已经事先预定了教师是信息的持有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构建出新信息,人为划分的这条界限使得信息只能从教师流向学生,无法在学生之间、学生与外界间形成流动,信息缺乏动态生成,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进来,导致线上教学变成“视频课”。

(三)教学管理被动乏力

小学科学线上教学环节都是在线完成,小学生的线上学习难以被有效规范的教学管理所监督。学生心理特征、教学师生比是导致教学管理被动乏力的重要原因。一方面,自制力有限的小学生难以做到长时间的自我约束。小学科学线上教学缺乏像学校教学那样的规范化的管理,导致学习过程易受外界干扰而被打断,教学管理难以行之有效。并且自制力有限的小学生面对屏幕中教师“呈现”的教学内容,缺乏面对面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难以做到身心投入。此外,学生没有一定的教具支持,没有动手的机会,缺乏学习内驱力。另一方面,过小的师生比也是导致教学管理失效的重要原因。小学科学教师与在学校课堂上管理50 个左右学生不同,在线上教学中则需要同时管理、督促好三四百名小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教师很难做到在保障原有系统的学习内容基础上,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所以难以发挥出小学科学线上教学的个性化、开放化、自主化的特点。

二、小学科学线上教学启示

虽然这次的小学科学线上教学作为应急之举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但是这次尝试的的确确在这特殊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关于小学科学线上教育的思考和启示。

(一)着力课外整合

小学科学线上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课外,着力发展课外整合模式。传统小学科学学校教学仍无法被线上教学取代,线上小学应作为传统学校教学的补充而存在。首先,避免技术迷信。我们一味地想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上,强行将信息技术与课内课程相整合,往往会导致理论与实践、方法与应用的不协调[4],形成“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主要在于信息的收集以及信息的交流,而这更应该发生在上课前以及上课后。因为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检索碎片化的信息,显然是低能、低效的,更无法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而至于信息交流,在课堂上明明有面对面充满生成性的交流,为何要绕一个圈子通过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实现呢?其次,应做到优势互补。我们要充分发挥两种模式的优势,取长补短,形成互为补充,共同存在的混合教学模式。小学科学传统学校教学在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管理方面存在更高效、有序、系统等优势,适用于学校教育中的课内学习;而小学科学线上教学能够突破物理空间、时间限制,只需要具备一定的终端——电脑或者手机,就可以实现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更适合课外进行。由此形成的混合教学模式,贯通课内外,将学生生活、学习形成一个整体,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二)“去中心化”促交流

构建“去中心化”的小学科学线上教学环境,促进信息流动。以教师为中心的小学科学线上教学内容结构,无法满足学生信息交流的需要,小学科学线上教学需要打通各个“信息中心”壁垒,构建任何人、任何平台、任何学习工具都可以成为“信息中心”并向外输出学习资源的教学环境,信息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自由流动。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和科学探究素养。首先,学生只有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才能够处理碎片化的信息。信息时代的学习资源是由无数个个体共同提供,并没有按照已有的学科、知识体系被系统分类,具有碎片化的特征,这就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学生在互联网大环境中能有效检索、处理、评价、再传播,与他人充分交流、合作。其次,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素养。在这样的信息大环境中,学习与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学生的小学科学线上学习主题应源于自我的生活,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具备科学探究素养。学生能够在生活观察中发现探究问题,根据已有的事实或者在线获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假设,结合更多的信息设计出实验方案,并亲自实验,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最终得出结论。在整个科学探究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与同学、教师或者任何一个人线上进行交流与讨论,保证信息的顺利流动。而无论是信息技术素养,还是科学探究素养,它们的获得都依赖于在传统学校教学中的系统学习,并在“去中心化”的线上实践中得到打磨。

(三)强化“自主”学习内容应用

加强小学科学线上教学内容应用发展,促进自主学习管理。小学科学线上教学与其发展昂贵新颖的技术设备,不如丰富教学内容应用。从而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兴趣按照自己合适的方法进度进行学习,形成学习内部驱动力,教学管理自主化。丰富的小学科学线上教学内容应用是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保障,如何获得丰富的内容应用呢?形成方向正确的互联网的正反馈机制,是小学科学线上内容应用质量和数量的保障。互联网需要设立正确导向,鼓励高质量内容应用,例如质量越高的作品越能为创作者带来更多的荣誉与收益,形成良性循环,更多的教学内容应用就能涌现而出。在互联网中,内容应用来源或者是信息中心不再是专门从事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某些群体(教师、学校、教研中心等),而是整个社会。这样,在我国十亿级别人口体量的社会中,势必会不断地输入具有高质量的科普类或前沿科学的线上学习内容,学生从而能够在碎片化的课后时间中自主地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需要进行学习。

这次小学科学线上教学尝试虽然存在着诸多困境,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方面都有所不足,但是我们只要理解教育信息化的本质——促进信息无障碍流动,给小学科学线上教学找准定位,聚焦课外,利用“去中心化”“丰富自主”的内容,与传统学校教学形成教学合力,对小学生提升科学素养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教学内容交流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