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

2021-12-31 00:47黄桃桃,丁梅,曾利梅
右江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献计量分析可视化分析

黄桃桃,丁梅,曾利梅

【摘要】目的通过文献计量法分析国内近十年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以CNKI中文数据库近 10 年的文献作为资料来源,采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生成的网络图谱对研究机构、作者、关键词等指标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形成了以张桂青、伍新春、韩芳、王力和严兴科为代表的五大研究团队,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可划分为发病机制、研究人群、创伤事件、影响因素、相关心理结局五大块。结论PTSD引起了多个领域的广泛关注,但各团队、机构间合作较少,相关领域也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未来可以以减少PTSD症状、治疗耐受率、功能恢复、生活质量、社会和职业障碍、经济成本等指标为观察项目,将各种治疗方法包括中医治疗法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文献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1.11.005

Visualized analysi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based on CiteSpace

HUANG Taotaoa, DING Meia▲, ZENG Limeib

(a.School of Nursing, b.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Ganzhou 341000, Jiangxi,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in China in recent ten years by means of bibliometrics. MethodsLiterature in CNKI Chinese database for nearly 10 years was used as the data source, CiteSpace was used for visual analysi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authors, keywords and other indicators were studied through the generated network map. ResultsFive research teams represented by  ZHANG Guiqing, WU Xinchun, HAN Fang, WANG Li and YAN Xingke were formed, and the research force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this field could be divided into five major areas: pathogenesis, study population, traumatic even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elated psychological outcomes. ConclusionPTSD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in many fields, but there is little cooperation among different teams and institutions, and related fields 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In the future, a variety of treatment methods, including TCM therapy, can be compared and studied in terms of reducing PTSD symptoms, treatment tolerance rate, functional recovery, quality of life, social and occupational disorders, and economic costs and other indicators.

【Key words】PTSD; CiteSpace; visual analysis; bibliometric analysis

創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指经历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后导致个体生理、心理等方面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的严重精神疾病[1]。其临床特征包括持续超过一个月关于创伤事件的侵入、回避、高警觉性及情绪和认知改变[2]。PTSD发病率高达 20%,并且约 30%的患者终身不愈[3],PTSD会干扰患者的认知过程和执行功能[4~5],不仅如此,约 75%的 PTSD 患者患有精神合并症,例如重度抑郁症、药物滥用症和/或酒精依赖症,PTSD人群自杀倾向比正常人约高2到3倍[6]。作为人类第四大最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7],PTSD已经成为精神病领域的治疗难点和研究热点。现通过文献计量法对国内近十年关于PTSD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并探讨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数据与方法1.1数据来源CNKI数据库是目前国内较权威的科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了国内医学研究的重要期刊,选择本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研究数据的权威性。在CNKI数据库高级检索平台,检索:主题=创伤后应激障碍;纳入标准:①以PTSD为研究中心的文献;②发表时间2010-01-01至2020-10-31。排除标准:①摘要类文章;②短评类文章;③消息、征文通知等非科研类文章。共检索出2367篇文献,在此基础上经双人按排除和纳入标准进行人工筛选。对文献取舍发生分歧时,通过纳入第三方讨论决定是否存留。最终纳入2052篇有效文献。

1.2研究方法将检索得到的2052篇有效文献在 CNKI 数据库中以 Refworks 格式导出,命名为 Download.txt。再运用CiteSpace(5.7.R2版本) 中自带工具转化为 wos格式,设置时间为2010~2020年,切片为1,对纳入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 绘制作者(author)、 机构(institution)与关键词(keywords)等相关知识图谱,解读近十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2结果2.1作者分析将2010~2020年间发表的2052篇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文献加载至CiteSpace软件中生成作者合作网络(图1)。一个节点代表一个作者,节点直径越大则作者发文量越多;节点间的连线表示作者间合作发文状况,连线越粗则合作发文量越多。由图1可知:①以张桂青为核心的研究团队最为庞大,他们近十年持续相关课题的研究,侧重于对发病机制的探讨,部分研究涉及不同人群PTSD的癥状和干预,研究内容较为广泛。②以伍新春和周宵为首的研究团队研究对象单一,他们主要围绕地震后青少年来展开相关研究。③韩芳与石玉秀是四大团队中最早开始PTSD相关研究的团队,他们主要针对PTSD发病机制的探索。④王力团队研究内容较广泛,涉及诊断、发病机制、症状及影响因素等,其中对PTSD症状的研究最多。⑤与其他四个团队相比,以严兴科为首的研究团队起步时间最晚,研究时间集中在2018年左右,2017年以前他们侧重于针灸对PTSD的干预治疗,2017年开始倾向于PTSD发病机制的研究。

2.2研究机构合作分析通过分析研究机构合作情况可以知晓某一研究领域研究力量的分布情况。将CiteSpace软件节点类型(node types)设置为机构(institution),得到机构合作网络图(图2)。由图2可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其中又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最为突出。除了中国科学院外,石河子大学及其第一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是近十年来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重要研究机构。这些机构间的连线较少,说明机构间合作发文量较少,但存在机构内部门合作现象。

2.3关键词分析在 CiteSpace 首页面将节点类型设置为关键词(key word),频次阈值设置为top 50,即提取每年出现次数排名前 50 的关键词,以寻径网络(pathfinder network)算法为主。

2.3.1关键词共现分析在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3)中共有 1025个关键词结点,2188 条关键词连线。一个圈代表一个关键词,圆圈直径越大则作为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越能支持其在关键词中的重要性[8]。由于研究主题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所以创伤后应激障碍、应激障碍及创伤后作为主题出现的频次依次排前,因此不纳入关键词分析。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频次>40的高频关键词主要分为即发病机制、研究人群、创伤事件、影响因素、相关心理结局5大块。大鼠是研究者研究PTSD发病机制的主要动物实验工具,海马及杏仁核与PTSD的发病机制相关,青少年是PTSD最主要的研究对象,而地震是研究最多的创伤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是PTSD的影响因素,抑郁、焦虑和创伤后成长是PTSD的相关心理结局指标。

2.3.2关键词突现分析突现词(burst terms)是将某段时间内频次变化率高的词从关键词中查寻出来,作为衡量研究主题前沿问题的主要评价指标[9]。国内近十年关于PTSD研究的前沿问题随着时间变化持续发展,在各个阶段研究的关注点不同。根据突现图(图4)可将这十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主要集中在2010~2012年,本阶段突现词为地震、自然灾害、汶川地震、大学生、军事人员,说明在这三年内研究者主要关注点为自然灾害后的相关人群。第二阶段:相关突现词为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电针、功能链接、杏仁核,说明在2011~2017年间研究的重点为PTSD的发病机制。第三阶段:时间主要集中在2015~2020年,突现词为乳腺癌、心理护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创伤后成长,这说明研究者此期间更关注于对PTSD干预以及积极影响方面的探索。

2.3.3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 (cluster analysis)是将关键词分为相对同质模块(clusters) 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它将关键词间的相似度、相异度及其之间的亲疏关系用知识图谱的方式进行直观展示。将符合入选标准的 2052篇PTSD相关文献加载至 CiteSpace 软件生成聚类分析图(图5),根据网络结构与聚类清晰度CiteSpace将聚类模块性Q值(modularity Q)与平均轮廓性S值(mean silhouette)作为评价标准,当Q>0.3,S>0.5则认为该聚类结构显著并可信度高[10]。分析发现本研究关键词共形成12个有效聚类,平均轮廓值约为0.895,说明PTSD研究的主题较集中,可信度较高。此聚类整体Q=0.5486,S=0.8495,再次说明本研究所划分的聚类结构显著且可信度较好,该图谱能很好地反映文献研究热点的情况[11]。

3讨论3.1国内形成了一些稳定的高产团队,但研究团队、研究机构间合作较少纳入研究的作者共553人,依据普赖斯公式 N=0.749× nmax  (N 代表核心作者发文量,nmax 代表最高产作者发文量),对核心作者进行测算,得出发文量5篇及以上者即为本研究的核心作者。通过 CiteSpace 后台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发文量≥5篇的作者共有 104 人,占作者总数的18.8%(104/553)。目前关于PTSD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几个稳定的高产团队,他们近十年坚持在PTSD的某个或某几个相关领域持续动态的探索。但团队间的合作较少,未来可增强团队间的合作,发挥各团队在各自研究领域的优势。纳入的研究机构共有391个,以科研院所为主。由图谱可发现研究机构内部小范围合作较多,缺少跨团队的合作交流,这可能成为限制PTSD研究领域发展的原因之一。在未来研究中可以增加机构间的合作,整合机构间的优势资源,交叉研究,以促进PTSD研究的发展。

3.2PTSD引起了国内多个领域的广泛关注,但相关研究仍任重道远1980年在描述退役军人经历战争后出现的一系列现象时PTSD被首次采用,国内则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才被研究者重视[12]。虽然起步较晚,但PTSD研究领域文章发表量较大,并且呈现上升趋势,进一步研究文献发现PTSD已经引起了多个领域(如军事系统、教育系统、医疗系统)的广泛关注,并且形成了一些较稳定的研究队伍。PTSD已不再局限于战争、自然灾害、恐怖事件等典型创伤事件中,尤其在美国精神病学会2013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明确指出,严重威胁生命的事件也属于创伤事件,经历或目睹事件的人或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都可能产生PTSD[13],之后PTSD快速渗入到癌症、脑卒中、心梗、手术、围产、车祸、火灾等事件,研究对象也从事件亲历者拓展到救护者[14]、亲人[15]、照顾者[16]等。尽管PTSD近年来引起了国内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研究历史较短,又具有十分复杂的心理及生理基础,且易合并其他精神疾病,临床诊断极其困难[12],目前PTS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方法也尚无统一策略[17],因此相关研究仍任重道远 。

3.3国内PTSD研究热点和发展变化趋势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我们发现目前PTSD研究热点主要涉及发病机制、研究人群、创伤事件、影响因素、相关心理结局5个主题。在发病机制方面海马和杏仁核的热度最高,结合突现图谱来看脑源性营养神经因子可能成为新的关注热点。地震是国内研究PTSD早期最典型的创伤性事件,近期PTSD已被引入到多个威胁生命的事件当中,尤其是乳腺癌,它从2015年至今保持了较高的热度,这可能与乳腺癌发病率居女性惡性肿瘤之首且呈逐年增长趋势[18~20],而早前的研究认为女性与创伤暴露相关的患病率更高有关[21],今后威胁生命的疾病有望得到研究者更多的关注。由关键词图谱结合阅读文献可发现近年来关于PTSD干预以及积极影响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创伤性事件也可引起正性的影响,如创伤后成长[22],目前PTSD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还未达成统一观点,还需要更多的高质量证据。PTSD干预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临床上主要运用抗抑郁、抗焦虑等其他精神疾病治疗药物对PTSD进行对症治疗,对PTSD各组症状都起效的药物还未找到[23]。以创伤为重点的行为认知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被认为是目前PTSD最佳的心理治疗措施,但也有研究者认为以现状为重点的行为干预疗法在治疗效果上与CBT相近,同时它可以降低因不愿回顾创伤事件而拒绝接受治疗的概率,提高治疗的耐受率[24]。PTSD研究主要集中于横断面研究和质性研究,创伤性事件的影响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不同时间段影响程度及个体感受不同,在未来应加强关于PTSD的纵向研究及质性研究。尤其在PTSD干预研究方面,可采用量性研究结合质性研究以减少PTSD症状、治疗耐受率、功能恢复、生活质量、社会和职业障碍、经济成本等为观察指标将各种治疗方法包括中医治疗法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早日找出最有效的统一的规范化的治疗策略。

综上所述,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陈超美博士研发的CiteSpace软件是一款多元、分时、动态的引文分析可视化知识图谱软件。相较于其他软件,CiteSpace便于获取数据资源,绘制的知识图谱稳定、可读性好、呈现的信息丰富。因此本研究采用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绘制PTSD研究的知识图谱,兼具“图”和“谱”的双重性质和特征,既能显示成可视化的知识图形,也能反映出序列化的知识谱系。定量结合定性,全面回顾近十年来国内关于PTSD的研究,梳理相关研究的脉络,探讨研究的轨迹、热点和趋势,绘制成研究图像,既是推进PTSD研究发展的基础,也是对以往研究进行反思。但由于本研究只纳入了中国知网数据库近十年的中文文献,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可延长时间年限,结合中国其他数据库甚至国外的研究进行更全面的分析。

参考文献

[1]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M].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

[2]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5R)[M].Arlington VA: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3.

[3]RESICK P A,BOVIN M J,CALLOWAY A L,et al.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complex PTSD literature:implications for DSM-5[J].J Trauma Stress,2012,25(3):241-251.

[4]LAGARDE G,DOYON J,BRUNET A.Memory and executive dysfunctions associated with acute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Psychiatry Res,2010,177(1/2):144-149.

[5]OLFF M,POLAK A R,WITTEVEEN A B,et al.Executive function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and the influence of comorbid depression[J].Neurobiol Learn Mem,2014,112:114-121.

[6]COWLING T, MACDOUGALL D.NABIL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 review of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guidelines[M].Ottawa (ON): Canadian Agency for Drugs and Technologies in Health,2019.

[7]KESSLER R C.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J].Arch Gen Psychiatry,1995,52(12):1048.

[8]郝世博,朱学芳,朱光,等.国内外信息可视化研究的比较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4):105-113.

[9]赵艳英,张策,苏妆,等.基于CiteSpace分析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1,35(2):81-83.

[10]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11]陈悦,陈超美,胡志刚.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43.

[12]郭正正,武军龙,许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20,33(5):111-116.

[13]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DSM-5)[M].Arlington,VA: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2013:271-280.

[14]許晨耘,黄东勉,汪文俊,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海南省不同地区、不同岗位医护人员、民众心理状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9):1356-1361.

[15]ZHENG H,WU K K, ZHOU Y Y, et al.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Chinese burn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J].Burns,2021,47(5):1102-1109.

[16]CARMASSI C,CORSI M,BERTELLONI C A,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 in parent caregivers of children with a chronic disorder[J].Psychiatry Res,2019,279:195-200.

[17]秦俊峰,韩海斌,田博.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的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19,32(1):69-72.

[18]王晶.乳腺癌病人自我超越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5):626-629.

[19]房汝敏,孙冬兰,刘璐璐.亲情服务在乳腺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负面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9,47(3):210-212.

[20]岑海兰,陆青梅,叶洪杏,等.乐业县农村妇女对乳腺癌知识认知、信念、行为现状调查[J].右江医学,2019,47(3):219-222.

[21]TREVILLION K,ORAM S,FEDER G,et al.Experiences of domestic violence and mental disorder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PLoS One,2012,7(12):e51740.

[22]DHANOA S K.Predicting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primary caregivers of neonates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admitted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tudies, 2021, 13(01):34-39.

[23]邓明昱.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研究新进展(DSM-5新标准)[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5):641-650.

[24]BELSHER B E,BEECH E,EVATT D,et al.Present-centered therapy (PCT)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in adult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9(11):CD012898.

(收稿日期:2021-08-25修回日期:2021-10-08)

(编辑:梁明佩)

猜你喜欢
文献计量分析可视化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SCI收录上海中医药大学论文的计量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声波吹灰技术在SCR中的应用研究
可视化分析技术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文献计量分析视域下的中国苗族姓名研究现状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