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探索*

2022-01-01 01:12杨宁辉杨瑞芳睢超霞付国辉方艳蕊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药学职业道德课程思政

杨宁辉,杨瑞芳,睢超霞,付国辉,刘 岩,方艳蕊

(1.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郑州 451191;2.河南省中医院,郑州 450002)

课程思政是教师主动挖掘课程中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时代精神,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全新的教育形式,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大举措。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课程思政重要论述,全国高校相继开展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和探索,我校药学专业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思政重要意义,加强对课程思政与药学专业教育融合研究,不断探索和实践课程思政背景下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1 新时代药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重要性

1.1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效果,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高职药学专业着重培养能够从事药品生产、药学服务、药品经营及质量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工作岗位在生产一线,服务一线,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至关重要;药学专业教育教学需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2-3]。当今“药品安全,药品质量”已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之一,从药价虚高到劣质药品频繁曝光这些不良事件发生,不仅是生产技术问题,更是从业人员缺乏责任心,长期职业道德丧失造成的。另外,药品虽然是用来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但药品的外观、内在质量以及临床的使用都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仁爱之心等,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实现药品的价值。如果在育人的主渠道课堂上,只传授专业知识,而忽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的培养,单纯依靠思想政治课发挥育人作用有限,导致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薄弱,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严重缺失。因此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融入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仁爱之心等新时代主旋律的课程思政案例,发挥课程思政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使学生在校期间逐渐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人文关怀,坚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将来更好地为大众健康服务。

1.2 立足高职院校生源现状,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生比较,文化基础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高职教育学制短,仅仅3 a,其中1 a实习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2 a,课程比较多,课程体系主要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学习不适应,对专业失去兴趣,职业远景迷茫,缺乏学习动力;加上社会上对高职学生有偏见,学生自卑心理普遍比较严重,仅仅依靠大学通识教育中的思想政治课程,是很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以职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迫在眉睫[4]。药学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也面临以上状况。但是,学生具有青年人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强,适应性快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应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学生身心发展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在课堂中,教师们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正确认识传授知识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体验,给学生带来温暖的学习和交流氛围,引入鲜活生动的课程思政案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去学习药学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

2 课程思政下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初探

2.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视 课程思政高质量推进,需要一支专业知识强,政治理论过硬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一些教师仅停留在“教书”层面,“育人”能力和意识欠缺,有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5];课程思政犹如一缕春风,给教师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守好课堂育人的主阵地,使教师们回归教书育人本分,育人必先育己,教师在课堂上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只有全身心投身教学中去,全面认识自己所传授的知识,才能保证授课质量[6]。药学院教师们通过深入学习研究课程思政内涵,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主动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特别是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思考如何遵循知识传授规律,在传授专业知识同时也要传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了把思想政治课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主动把思政元素融入到药学专业建设、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中去。教师党支部切实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师德师风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激励每一个教师切实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2.2 整合各门课程资源,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 药学专业有许多门课程,从各门课程中挖掘蕴含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时代精神、创新精神等课程元素有许多相似之处,为了突出各门课程特色,提升课程思政的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教师们不仅深入挖掘药学各门课程思政资源,而且还将其进行深度开发,将课程思政元素进一步凝练、升华,与各门课程深度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重构,形成有课程特色的思政案例,在案例形成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融入。

2.2.1 有机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课程思政案例形成过程中在新时代形势下,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在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创新精神、文化自信等爱国主义情怀[7],在抗击疫情中,中华民族瑰宝的中医药学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有关中医药文化的课程思政案例更能增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人类最终战胜新冠病毒需要安全的疫苗和治疗新冠病毒的特效药物,这些都与药学专业息息相关,让他们感受到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学生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必然能顺利成长为国家需要的药学人才[8-9]。

2.2.2 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融入 药学职业道德是一般职业道德在药学领域特殊表现,是药学工作人员应当恪守的职业道德。创新是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也新时期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药学人员具备的仁爱之心、爱岗敬业、敢于创新、为大众健康服务等精神,是药学职业道德具体要求,也是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药学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教师不仅需要从药学专业知识中挖掘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而且还要挖掘时代创新精神[10-11]。例如:新冠疫情时期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敢于创新,在有限时间内争分夺秒,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做好临床试验,把疫苗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开展疫苗研发科研攻关,在短时间内研制出质量可靠疫苗,挽救了无数生命,为最终战胜疫情做出了突出贡献。通过此案例对学生正面引导,使他们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求实的创新精神,在未来工作中,既要敢于对新药的研发于探索,同时也要把药品质量和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敬佑生命,在平凡光荣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努力用药学人的高尚的职业道德保障人民生命健康[12]。

2.2.3 大学生日常文明的融入 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文明修养,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净化学生心灵,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相处,学会求知。虽然学校把文明养成纳入德育工作重要内容,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出台各项管理措施,但是收效甚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药学专业实际,有机融入文明教育,教育效果明显。例如: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在制药卫生这一章节,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制药企业,体验洁净区环境,洁净的环境让学生心旷神怡。在《中药储存与养护》课程中,在讲授霉菌中药储藏的影响这一章节,设计实验,让学生在自己的教室和宿舍寻找霉菌,近距离观察霉菌生长和繁殖,通过观察霉菌生长环境,联想到脏乱差的教室和宿舍,通过观察霉菌对药物的破坏,联想到对学生身体伤害,学生认识到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多么重要,主动把教室、宿舍卫生打扫干净。通过这种形式教育,学生的专业知识、文明养成都得到提高,很好地发挥课程思政隐形教育。

药学院将教师教学过程中一个个案例,按照一定的格式整理出来,文字部分500字左右,包括案例内容和思考启示,每个案例配有1~2个插图和视频,视频一般1~3 min,不超过5 min。药学系党支部牵头组织整理成册,形成了药学系课程思政案例库。以此案例库药学系申请了河南省教育厅教育教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2.3 提升药学专业内涵建设 课程思政的融入有效提升了药学专业内涵建设。一是药学系制定了课程思政遴选指导原则,遴选优秀的课程思政资源,是顺利开展课程思政的基础,教师不仅在专业课中挖掘出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高尚职业道德,仁爱之心等思政元素,还主动深入企业行业,挖掘具有新时代气息的课程思政元素[13],例如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医学工作者以及我校药学专业实习生发扬抗疫精神,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感人事迹,教师们结合课程特点凝练成具有药学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案例库,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上传平台,作为药学院共享资源库,供师生们学习使用;二是把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到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在人才培养修订、课程标准制定、教案书写、课堂教学组织等方面都对课程思政有具体要求,教研室教学活动中要有课程思政研讨,日常教学督导、每学期教学检查都要对课程思政实施专项督导和检查;三是初步探讨课程思政育人评价。课程思政育人评价要从知识传授、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和价值取向多方面展开,考核要向日常化方向发展,通过多方位的评价,引导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活动[14-15]。药学专业课程思政研究和实践尚在初期,“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评价方式要侧重定性和过程评价,结合同学们日常学风,文明行为养成等方面提高,不要局限于定量和具体数据的评价,同时,听取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建议,立足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此外,设立奖励机制,激励教师不断尝试课程思政改革创新。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育人新方法,目前处于探索和创新阶段。我们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研究和实践,对课程思政认识达到新高度,药学专业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下一阶段,我们将立足实践,进一步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持续对课程思政本质内涵、实施路径,评价方法等方面进一步研究,进一步提升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这也符合我国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形式,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最新发展。

猜你喜欢
药学职业道德课程思政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