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政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高校学生国家认同建构

2022-01-01 02:03梅易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书育人 2022年33期
关键词:认同感思政国家

梅易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国家认同是一国公民对自己国家接纳、赞许与归属的认知、情感与态度,是集民族、历史、文化、领土、政治、身份等认同于一体的综合性认同,其核心是政治认同。[1]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不同国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为便捷,这也使得不同文化的开放和互通变得更为普遍。过去的文化传统不再是个体塑造的唯一取向,多元文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广泛的价值选择,尤其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三观确立的关键时期,相较于其他群体,他们往往更加依赖网络媒体来获取所需的信息,从而也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高校作为培育学生的主阵地,应当加强思政教育,培养其拥有对国家正确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不仅是建构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保障。鉴于此,本文通过探讨高校思政教育对学生国家认同建构的意义、挑战和解决路径,以期能够进一步揭示思政教育的当代价值,促进其在建构高校学生国家认同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高校思政教育对学生国家认同建构的意义

(一)政治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核心

欲提高和巩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握好政治认同这一核心要义,而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政治认同的构建往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课程来得以实现。因此,通过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能够有效地巩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治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体对于自身所处政治社会生活的情感依附和认可,具体体现为公民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体制的认同、对政党的认同、对国家的社会性质的认同以及对国家治理方针和相关政策理念的认同,并能够自觉按照国家的法律和有关规定来约束和规范自身的政治行为。国家认同通常包括历史认同、地理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其中,政治认同在国家认同当中占据核心地位,政治认同是指民众对政权的认同态度和支持行为,具体来说,在新时期的中国,就是坚持和认同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最本质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灵魂,也是中华民族持续向前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二)思政教育是促进学生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途径

美国著名学者塞纽尔·亨廷顿曾经指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认同都是建构起来的概念。”[2]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民族认同建构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以及思政要素在各学科和专业课程中的渗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进而提升他们的国家认同。高校的思政教育包括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前者具体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五门课程,后者主要是指一种课程观,它的重点在于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3]当前处于全球化时代,由于网络信息技术普及和国内外各种社交媒体的广泛流行,西方文化开始向中国席卷而来,这其中既有能够促进国家文化改进和值得借鉴的好的文化思潮,却也不乏一些影响人民团结的不当言论和威胁国家安全的恶意思想。因此,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群体在国家认同感上更易受不良文化思想的影响和干扰,从而导致其在意识形态上潜藏不同程度的问题。然而,抛开学生在课外的自主学习,当前课堂教学是最为系统和正规地引导其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传统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有效路径,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对于构造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三)高校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影响国家软实力建设

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约瑟夫·奈指曾提出软实力是指国家的文化力量。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下取得的。中国以往的种种成就和辉煌在世界舞台上都具有不可磨灭的积极影响,能够击碎国外一些不良媒体的公然抹黑和质疑,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由于大学生阅历较浅、具有一定的叛逆性,他们尚未形成理智成熟的自我观念和国家意识,加上国外一些不良言论和思潮的侵袭,极易导致其成为社会不稳定的群体,从而做出一些偏激、破坏社会稳定的事情。而高校思政课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感的教育和引导,能够促使学生坚定本国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对外界树立积极向上的青年形象,传递大国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不仅能够对本国的文化软实力起到促进作用,还能够增强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二、高校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国家认同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化时代背景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正在经历革命性的变革,世界各国人民的沟通和联系变得日益紧密,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碰撞也变得更加频繁,因此,人们的社会习惯逐渐趋同,传统的国家界限变得模糊,原有的民族壁垒逐渐瓦解。正是由于全球化带来的这种自我与他者的相遇、民族与世界的交流产生了差异化的情境,进而触发了认同危机。[4]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自我发展意识强烈的时期,他们对待事物往往拥有更加自由开放的包容心,却也存在心智尚未成熟,言行举止不够周全缺乏考虑的通病。从当前的社会环境来看,国内外形势正在迅速变化。在世界各国加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同时,政治思想也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并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我们的校园领域。[5]因此,高校学生极易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不良影响,一但其形成错误的政治意识,对自身的成长进步还是祖国和谐发展都会造成一种极其严重的危害。

(二)外界网络媒体的干扰

在新媒体日益占据宣传和舆论引导主导地位的新时代,媒体对公民国家认同感的影响日益加深,对国家认同教育成效存在的巩固或者消解作用不容忽视。[6]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更为便捷高效,身处数字化时代的个体也不断接受着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媒介的信息冲击,这些大量的内容要素势必会带给人们多样化体认。倘若没有一定程度的政治认同教育的方向引领,个体在主观上就极易偏离既有认同,从而发生认同危机。正如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理论所认为的,人在物质匮乏时对国家更加依赖,而在物质丰富时则更倾向于表达自我,国家认同感会有所下降。[7]而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往往能够获得物质满足,因此更倾向于向外界进行自我的表达和传递。与此同时,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具有多方信息的获取渠道,加之自身的信息辨识能力还存在不足,言行思虑不够周全,就容易受到网络媒介上良莠不齐的信息的干扰,做出错误的选择,弱化自身对民族和国家的思想认识。

(三)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想要培养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制度所要求的政治信仰和国家认同感,除了通过日常新闻报道的获取和有关政策文件的自主学习,对他们而言最为全面正规的便是思想政治课的系统教学和引导。高校作为培育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应当牢牢把握课堂教学这个提升青年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环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于培养青年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的大学思政教育却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思政课程整体缺乏科学的规划,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上往往不够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尚未明晰,缺少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有关的目标达成指标;第二,思政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单一,理论知识占比过大,教学内容缺乏与社会时事热点的有效结合,忽略了政治情感的自我澄清;第三,教学方式以说教、灌输为主,教师往往轻实践操作重知识传授,从而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缺乏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实践能力、价值自我澄清的机会;第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当前高校的评价指标往往只依据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平时表现,忽视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设计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并未从多个维度和主体视角来考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进而难以全方位考查思政教育开展的具体情况。正是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待思政课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政治情感淡漠、政治认同感降低的风险。

三、高校思政教育引领学生国家认同的具体路径

(一)开发整合课程体系,加快校际交流共享

基于思政教育来引领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感的建构首先是需要以课程内容为载体,让学生形成系统认知。因此,结合当前的时事热点和最新课程改革理念开发整合出内容新颖的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因校制宜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传统思政课程内容往往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加之很多高校将“知识灌输”一以贯之,从而导致学生在思政课堂上难以理解那些深奥的政治理论,更不用说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深刻的爱国情怀。学校领导应当起到带头作用,组织课程研发人员和一线教师形成教研小组开展定期的调研和探讨,结合本地、本校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开发出适宜于本校学生的思政课程体系。例如:重庆市高校可以以“红岩精神”为主题,结合发生在重庆的著名政治历史事件,系统梳理并注重整合国家和地方课程中的思政内容,构建优秀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第二,实现优质课程校际共享。对某些偏远地区的学校而言,由于师资和物资条件的限制,难免在课程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存在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情况,此时优质课程的校际共享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不同的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独特的高质量课程,通过学校之间的课程共享,不仅可以节约学校课程开发成本,还可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整体质量。第三,学校与社会等多方主体相联合进行内容的协同整合。课程开发不能仅限于学校单方面,还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多方合作,可以通过考察博物馆、图书馆、名人纪念馆等场所,挖掘潜在的思政元素,并邀请校外从事政治工作的专家和教育培训人员等参与课程整合,共同开发体系化的思政课程。

(二)结合网络信息技术,优化创新教学手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国家认同教育不应当再拘泥于单一的“讲授式”课堂教学形式,而是需要充分依托网络新媒体等现代技术的优势,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优化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手段。李政涛教授认为,“技术自身包含‘教育之力’,通过电影、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电子游戏、人工智能等载体发挥作用,现已成为全社会教育的重要力量”。[8]因此,高校进行国家认同教育也应当借助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载体,为大学生搭建国家认同思政教育网络平台,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首先,学校可以借助学生熟知的社交平台,例如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定期向学生推送国家时事政治的新闻报道和相关政策文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便利性和丰富资源,拓展民族认同教育的功能,促使大学生牢牢把握政治发展脉络,帮助其提高国家认同感。其次,学校可以开发制作不同专题的思政教育微课视频,采用学分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教学形式的转化激发思政课堂的活力,充分打造“以学生为本”的高效课堂,从而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讨论、反思的过程中提升其国家认同的实效性。最后,学校思政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向学生播放爱国主义题材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帮助他们理解国家政治和文化领域的相关内容。

(三)关注学生生活实践,创设校园文化氛围

学者杜兰晓曾提出,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入课堂,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特别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给学生,使他们能够继续坚定政治信仰和道路自信,让大学生深入理解,相信,运用马克思主义。[9]要想达到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目的,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从而帮助学生养成综合性认同感。因此,通过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国家认同感的构建,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认知的构造,更重要的在于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状态。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关注学生的校园公共文化生活。正如杨淑萍教授所说,当下国家认同教育应当注重学生,尤其是参与校园公共文化生活,进行公共交往活动,开展公共事务合作,促进学生作为校园公共生活主体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公共责任感,从而使个人的利益与情感和集体、国家融为一体。[10]因此,学校需要在学生的学习事务上给予他们更多自主权,通过对学生心理需求的考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社会公民的主体意识和个人身份的认同价值,进而促进其加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应当引领学生的校园公共文化生活。用思政教育中的内容价值促进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能够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具体而言,第一,在物质文化方面,学校应当注重对校园的建筑、雕塑以及走廊的名人画像和思想家名言等有形物质载体的打造;第二,在精神文化方面,学校应当大力开展演讲比赛、学术活动征文大赛等一系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促进学生涵养崇德向善的优秀品质;第三,在制度文化方面,学校应当制定系统的规章制度,帮助学生约束规范自身的行为和言论,时刻提醒自己谨言慎行,注意对国家安全和中国形象的维护。

猜你喜欢
认同感思政国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