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描写”在课堂中的落实

2022-01-01 05:27颜娜娜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7期
关键词:灯光文本课文

文|颜娜娜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为“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场面描写”这一语文要素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落实呢?

一、初读,感知场面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场面,以帮助学生厘清文章表达顺序,为学生深入细致的阅读奠定基础。

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参照课后“习题1”厘清课文的顺序“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然后让学生回想一下这几个画面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处。在学习交流中学生说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诱敌上山”“跳下悬崖”这两个场面,顺着学生的思路教师再让学生说说这两处场面给自己的感受。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五位壮士英勇无畏的精神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与认知,为学生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特点奠定基础。

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场面,这样遵循了学生接受认知事物的规律,为学生深入阅读奠定了基础。

二、品读,想象场面

场面描写作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聚焦场面描写的部分并用心品读,以让文本所描写的场面在学生头脑中鲜活起来,真正感受到这样表达的好处。

如在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找出关于描写“阅兵式”的场面进行重点品读。为了促进学生对文本所描写场面的理解,教师可让学生先回想自己从电视上看到的大阅兵的情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然后让学生找出描写“海军”“炮兵”等关于描写“点”的句子进行重点品读,再读一读“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等关于“面”的描写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最后再让学生说一说读着这些句子自己的脑海中仿佛浮现了怎样的画面,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阅兵场面的热烈。在学生品读想象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可为学生今后的运用奠定基础。

在《开国大典》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点面结合描写的好处,教师采用了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在读中让学生想象画面的教学方法,这样就很好地落实了语文要素。

三、拓展,描写场面

在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到文章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场面之后,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所学到的场面描写方法的拓展运用,学生在理解运用的基础上真正落实语文要素。

如教学完六年级上册《灯光》一课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写一写千万盏灯照耀着我们的城市或明亮着我们的生活的场面。在学生动笔写之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回顾一下本单元学过的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想一想自己在写城市的灯光时准备围绕着哪些方面来写,哪些内容是自己想要写的“点”,哪些内容是自己想要写的“面”。这些都要让学生心中有数,并由这无数的灯光想开去,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从而更加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

在《灯光》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本主旨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写一写自己所在城市的灯光,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描写方法的迁移运用,另一方面还促进了学生对文本阅读的深化,能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灯光”所隐含的深刻含义。

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教师紧扣语文要素,依托教材课文,让学生在初读、品读中真正感受到文本表达的魅力,并在运用中发展学生思维,体现出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

猜你喜欢
灯光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今晚的灯光亮了天
背课文的小偷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背课文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
万家灯火之百变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