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及其对我国中小学校的启示

2022-01-01 07:17黄弋珂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乡土旅行中华

黄弋珂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宁波,315000)

日本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国家,有重视传统文化、学习儒家经典的传统,在学习西方的同时注重维护自身固有的传统文化,因此,近代日本在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实现自身现代化的同时,始终保持着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始终坚守着日本传统的文化信仰。作为成功地将本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的思想观念融合在一起的东亚国家,日本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传承和发扬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转型之路。深入挖掘和探究日本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和机制,有利于促进我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珍视、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与态度,有利于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意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进一步得到实现和弘扬。

一、日本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

在2006 年对《教育基本法》进行修订时,日本政府就提出了“基于我国的传统与文化,培养生存于国际社会中的日本人”的教育原则,要求青少年要尊重本国的历史传统,拥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情感。2008 年,根据新修订的《教育基本法》,日本文部科学省重新修订了中小学课程标准,增添了许多关于日本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使得日本在现代的多元文化交流中很好地保存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性,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维持了日本鲜明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特色。

1.基于文化发展动态进行课堂教学

早在21 世纪初,日本教育界就提出了将原来常用的“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提法改为“传统与文化教育”的重要倡议。日本学者指出,“传统文化教育”一词仅涵盖了日本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而“传统与文化教育”这一提法则在突出了“历经漫长的历史演变而发展至今的事物”的同时,还包含了“拥有现代价值的事物”和“初步形成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继续发展的事物”等内容。学者建议在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将本国文化的起源、文化发展的过程、文化的现实状态和文化的未来走向联系起来,要求教育者在向学生讲授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探究本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激发学生文化传承意愿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文化创新的意识和创造的能力,鼓励学生发挥钻研精神,对日本的传统文化进行积极的创新和改造[1]。因此,在日本传统与文化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十分重视讲述文化的演进和变迁问题,要求学生从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认知和把握传统文化的当代形态,理解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保护和传承日本传统文化的意义,使学生形成推动日本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意愿和态度。以古代绘卷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的《鸟兽人物戏画》时,不仅着重分析和阐述了绘卷中使用的白描技法,引导学生体会画师将动物拟人化这一表现手法产生的生动而诙谐的画面效果,同时还将古代的《鸟兽人物戏画》与日本近代的浮世绘画师葛饰北斋的艺术作品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研究了解葛饰北斋的画作中展现出来的对《鸟兽人物戏画》的传承和创造。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日本传统绘画的特色与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还进一步将日本当前流行的动漫作品与传统的绘画艺术联系起来,要求学生分析日本现代的动漫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对传统绘画手法的继承和改造,使学生认识到日本传统文化在现代的独特价值和传统文化的磅礴生命力[2]。教师层层深入的教学内容和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能够促使日本的中小学生主动将本国的传统绘画技法与现实可感的日常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对传统文化产生亲切感,认识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特殊意义,产生文化创新的意愿和兴趣,从而能够自觉地承担起保护、创新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2.结合地方特色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使学生拥有对“家乡文化与生活的亲切感和眷恋”,具备“热爱家乡的传统文化”的情感是日本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为增强日本青少年与乡土文化的情感联结,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日本文部省编写了《道德教育的乡土资料》,要求各地方学校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整合乡土教育资源,编写有地域特征的教学材料[3]。而在道德教育科目外,日本也十分重视挖掘和开发本地特殊的传统文化资源。2017 年发布的《学习指导要领》明确规定,国语教师应以本国古老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为教育素材,使低年级学生在听读本国的传统文化故事的过程中对传统语言文化产生亲近感,对自己所在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解和学习的兴趣。在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进行国语教育时,日本的国语教师会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引入描写本地风貌的散文、和歌、俳句,向学生介绍本地的风土地貌和民俗风情,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增加学生对家乡的眷恋和情感。在高中阶段的国语教学大纲中,日本政府也强调要通过国语教学加深学生对日本国语的了解,培养青少年珍视民族语言的意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身上负担着的传承日本传统语言文化的重要责任。2011 年,日本文部省推行“传统音乐普及及促进支援事业”项目,要求学校的音乐教育要为学生创造接触传统音乐的良好环境,促进传统音乐的现代传播,开始了面向本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转向。近年来,日本新出版和编写的音乐教科书开始尝试以日本的乡土歌曲、传统调式与音阶以及重要的民族音乐家、民族乐器演奏家为主要的课程内容,为音乐教师提供充分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使教师能够结合日本各地的民谣和乡土艺能向学生讲授有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为日本学生学习传统民歌、童谣,领会日本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创造条件[4]。日本各地的学校也经常邀请当地有名的手工艺者向学校师生介绍本地特色的民俗文化物品,在保证学生了解和亲近家乡传统文化的同时拓展在校学生与家乡居民的交流和接触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学生与家乡的情感联系。

3.基于传统文化实施实践体验式教学方式

实践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以自己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认识、分析、推理、创造、整理和思考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中,使学生在与真实情境进行交互的过程中获得切实的体悟和感受,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共情,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认识的成熟的目的[5]。20 世纪70 年代,日本政府就开始鼓励各地中小学校实践体验性的教学方式,要求学校为学生创造更多与外部环境接触的机会,增长学生的直接经验,使学生在得到心灵的丰裕的同时锻炼出健康的身体,改变日本“教育荒废”的严重问题[6]。在日本政府强调本国文化的独特价值,要求培养理解和热爱日本历史和文化的青少年的背景下,以修学旅行为代表的实践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日益成为学生感受和了解传统文化,提高对日本传统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日本的修学旅行是由学校进行协调和组织,由教师带队,要求学生进行校外住宿的,以参观和研修为主要目的团体旅行活动。修学旅行为日本各个学段的学生提供了与本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直接接触的机会,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效果。在小学阶段,日本的修学旅行由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前往学校所在地附近的历史遗迹、文化遗产进行观察和游览,让学生通过接触本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形成对国家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初级认识。为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日本小学阶段的修学旅行还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接触和体验本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参与版画、漆器等日本的传统手工艺制作,观赏能剧、歌舞伎等传统的艺术表演都是小学生在修学旅行中的经常性安排。初中生的修学旅行一般会选择京都、奈良等拥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传统文化氛围的城市,保证学生能够在治学的同时认识和了解日本丰富多样的文化遗存,提高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高中阶段的学生通常都拥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因此,日本高中的修学旅行常以历史文化的深刻感受为重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地的研究和考察,将课堂讲授的文化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经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深入的精神修炼和切身的实践锻炼中自觉地认同、传承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中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日本人[7]。

二、日本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国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成文化自信的根源和底气,因此,我国的教育管理部门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工作。早在2014 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出了系统性的规定,进行了前瞻性的指导。然而,我国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传统文化知识匮乏的问题,对认识和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学习的积极性也难以调动。为增强传统文化教育效果,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应从日本的传统与文化教育中汲取有益的教育教学经验,引导中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使广大中小学生能够成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的后备力量。

1.树立促进文化创新发展的教育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了的高度的评价和重视,认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然而,传统文化毕竟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受到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时代特点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限制,存在着许多与我国的现实国情不符的观念和内容。因此,在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那些陈旧、过时的文化内容进行鉴别、给予批判,而对那些与当前社会发展相契合,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运用,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新的发展。然而,我国现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却仍然以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叙述和对重要文物的粗略展示为重点,还不能切实地将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与社会的现实状况相结合,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文化态度和促进文化发展的积极意愿,还不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动创造性,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我国的中小学校应从日本的传统与文化教育中吸取有益经验,树立促进文化创新发展的教育理念,督促教师在文化发展的动态视角下进行教学课堂,为学生厘清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探究促进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并结合具体的教学事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某一具体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教学切入点,向学生全方位地展示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后续的发展演进过程,注意剖析中国古代各民族的文化交融情况,向学生讲述古代中国与域外国家的文化交往故事,引导学生以文化发展的动态视角研究和观察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此外,为提高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兴趣,教师还要注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前学生喜爱和了解、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大众文化内容结合起来,在增加学生的文化亲近感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文化创新和创造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到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敢于文化创新的勇气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切实地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创造中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有效利用我国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

日本的乡土文化教育是其在应对不断推进的城市化和日本传统的故乡观念不断消逝的基础上得到重视和强调的,是日本为保存自己的乡土文化而使用乡土的历史文化资源抵抗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一种手段。它以本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文化遗产、人物事例、民俗工艺和传统习惯的教学为核心,力求帮助学生建构对家乡的系统性认识,加强与家乡的情感联系[8]。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的乡村地域和乡土文化正被不断推进的城市化侵蚀,学生对家乡的认知程度不断减弱,对家乡的情感和眷恋逐渐丧失。因此,教育部在答复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659 号建议时强调,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中,鼓励和倡导地方学校开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校本课程,使学校教育更丰富、更富有地方特色[9]。因此,各地方学校应明确本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中小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主动选取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文化教育意义的方言、民歌和民俗故事走进校园,注意发挥传统节庆文化的资源优势,以当地居民普遍参与和了解的民族文化节日为依托,举行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在地区的传统文化知识及文化特色的了解。在进行乡土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注重选拔有丰富的乡土文化知识和浓厚的乡土情怀的优秀教师,督促教师将具体课程的教学与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本地的特色文化和学生个性化的文化需求相结合,有效整合和利用本地的优质文化资源,探索和开发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教育意义的校本课程。此外,学校还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日本传统与文化教育的有关经验,邀请本地居民和民俗文化研究者走进校园,开展演说、讲座等民俗文化交流活动,向学生分享自己的乡土生活经历,使学生通过现实的人物事例感受本地的文化特色,了解家乡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加对家乡文化的正面感知,提升学生对家乡的眷恋感和亲切感。

3.立足实践体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日本的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学生对文化的亲身体悟和感受,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到传统的文化游戏和地方的文化活动中来,接触自己周围的传统文化,在实践和体验中发展出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修学旅行作为日本学生接触和感悟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日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极大地加强了中小学生与本国传统文化的情感联系。2016 年,我国在吸取了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和日本等国家的修学旅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视为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给予提倡和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和渠道。然而,我国现阶段的研学旅行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研学旅行的目标模糊、规划随意,研学过程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不够深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提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研学旅行的作用和效果。为更好发挥研学旅行的文化熏陶与教育作用,使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领会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我国应积极学习和借鉴日本修学旅行的有益经验,对中小学校的研学旅行进行科学的设计和严密的组织,并根据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研学计划和目标,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程度,鼓励高中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的认识和讨论,形成系统、科学的传统文化观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使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为喜爱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承担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任的优秀人才。

日本通过加强本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学生的国家文化认同感,有效地应对和解决了加入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我国当前也面临着融入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遭遇着全球文化多元交融与碰撞的巨大挑战。为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效果,我国各地的中小学校应该主动学习和借鉴日本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经验和优势,确立动态的文化教育观念,鼓励学生以文化发展的动态视角认识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各地学校和教师应该在有效筛选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乡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主动为学生创造与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直接接触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能够比较真切、全面地认识与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切实地承担起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乡土旅行中华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