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组织学与胚胎学线上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2-01-01 11:38蔡其燕牛建钦李红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22期
关键词:胚胎学组织学知识点

蔡其燕,牛建钦,梅 峰,李红丽,2,肖 岚△

(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1.组织胚胎学教研室;2.教学实验中心,重庆 400038)

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本教研室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启了组织学与胚胎学线上教学的新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探索线上教学的有效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保证了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

1 线上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线上教学具有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打破时空限制、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等优势[1-2]。但因是在疫情之下全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所以这对于线上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3],其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网络教学平台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各类网络教学平台及教学软件较多,但其在具体功能、服务器容量、网络稳定性等方面良莠不齐,如何正确鉴别、选择、合理运用这些资源对于教师而言是很大的挑战[4]。全国大规模的开展线上教学,部分教学平台必然会出现卡顿、闪退、掉线等影响直播授课的问题[5]。

1.2教师缺乏信息化素养 目前,虽然线上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但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线上教学技能培训,对各类教学平台或教学软件无所适从,不了解线上教学的要求和组织实施,不能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线上教学的需要。

1.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授课对象主要是刚刚接触医学课程的2019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由于部分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在线上学习时缺乏外在的实时监督和课堂纪律的约束,容易产生懈怠心理,难以持续性地专注听课[6-7]。少数学生可能还会出现不听课的行为,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等,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8]。

1.4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 在线上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主要通过教学平台或其他新媒介进行,缺乏面对面的眼神交流和情感互动[9-10]。由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风格不熟悉,教师对学生的特点不了解,会使沟通内容限于生硬的课堂知识答疑,从而难以形成有效的深度交流。因此,在线上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避免存在的弊端,充分发挥线上学习的优势,以此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2 线上教学的准备

2.1调整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案 为保证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本教研室紧急召开教学研讨会,成立由教研室主任、教学组长、教学骨干和教学秘书组成的网络教学小组。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分析,对教学实施计划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制定出符合线上教学和学科特点的课程设计方案。理论授课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开展,每讲授完3次理论课就安排一次线上实训课,实训课的操作部分则统一调到学生返校之后。

2.2确定教学平台,整合教学资源 经过对各教学平台的分析对比,教师最终选择钉钉直播、爱课堂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这2个平台具有上课签到、课堂互动、视频回放、辅助资料学习、随堂测试与批改、成绩统计与分析等功能,可满足多种形式的线上教学需求。教学平台确定后,网络技术骨干采用视频会议、电话指导、图片演示及录制微视频等多种方式帮助授课教师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术。此外,教研室对已有的教学资源(如理论教学视频、实训切片解说视频、测试题等)及网络平台(如中国大学慕课、人民卫生教学助手、组胚小天地等)的数字化资源进行筛选和优化整合,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专业的线上教学要求。

2.3召开师生见面会,加强师生交流 通过钉钉平台建立教学班级,并召开线上师生见面会。教学组长向学生介绍教研室的历史发展、课程特点、教学安排、考试形式、成绩评定标准及线上学习方法等,使学生对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和网络教学有基本的了解,为后续学习做好充分准备。之后,课代表向教师汇报班级学生的专业组成、学习基础、在线学习的基本条件及实际困难(如学习设备、上网环境、限制原因等)。在后续的线上教学中,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特点和线上学习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期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3 线上教学的实施

3.1课前预习 教学组长在开课前将电子教材、教学大纲和实施计划发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课程学习要求和进度安排。在授课前1 d,教师通过爱课堂平台将PPT及教学视频发给学生,并督促学生自主完成课前预习,爱课堂平台自动记录学生在线观看教学视频的情况。学生在预习时可将不理解的知识点反馈给教师,或通过班级钉钉群与教师交流讨论,这样教师在线上授课时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3.2理论授课 在直播开始前10 min,教师组织学生在钉钉平台签到,并开启课堂的屏幕分享功能,测试学生是否能够正常听课。在授课中,教师应用PPT或录播的视频给学生讲解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对于重要的知识点,会放慢语速、着重强调,并及时在课堂上询问学生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钉钉群提问或在讨论区留言,授课教师会在线上进行详细地辅导或答疑。在满足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教师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将相关的临床知识、研究进展及思想政治元素等融入网络教学中,丰富教学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增强课堂互动性,在直播过程中增加了提问、小组讨论和课堂评分环节,把重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监督”转变为“我要学”。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启发性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每名学生或每个小组在课堂活动中所得的积分以一定比例包含在平时成绩中。通过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进,在线教学能够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克服线上“隔空”教学存在的不足。

3.3实训授课 在传统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训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同时辅以模型和图片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器官、组织与细胞的形态结构[11-12]。当学生无法返校进入实验室观察切片时,教师把镜下观察的图片“搬到”线上教学平台。教师先对组织学图片中需要重点观察的结构进行标注,然后将这些图片制作成PPT,并录制结构讲解视频。在线上教学时,以播放视频的方式指导学生观察相应器官的组织学结构。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向学生提出2~3个与形态结构相关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汇报,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小结。最后,学生利用组织学和胚胎学小天地网络平台上的组织学图片进行读片和标注练习,以巩固对器官组织结构的认识。

3.4在线测试 在每次理论授课中,教师在讲完一个器官或组织结构之后,会在PPT或视频上插入事先准备好的几道选择题,让学生在线作答。教师通过钉钉群显示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在后续授课中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课程进度。为了检测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效果,教师在上完4次理论课之后,利用人民卫生教学助手平台进行组卷和在线测试。测试题型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题量100道左右。测试结束后,系统自动对学生的成绩及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正确率普遍较低的试题,教师集中进行讲解,并对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回溯。教师通过这些反馈机制不断完善教学的每个环节,以确保线上的教学效果。

3.5课后巩固 授课结束后,教师通过钉钉平台查看学生在线人数和观看时长,对于未认真观看直播的学生重点关注和提醒,并利用人民卫生教学助手、爱课堂平台向学生发布课后作业。学生可通过电子教材、授课PPT及视频回放对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并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在课后复习和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或钉钉群与授课教师交流讨论,教师收到信息提醒后,做到有问必答、无缝对接。

4 教学效果评价

为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线上教学效果,教学组长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和成绩统计分析。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470份,90.73%的学生对线上教学质量满意,87.32%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不影响学习效果,但12.68%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71.47%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65.81%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减少对学习效果有一定影响,65%的学生认为目前开展的线上实训教学有利于理解器官的组织学结构,90%的学生认为课中和课后测试有助于复习及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学生的章节测试和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82.23±6.12)、(78.74±5.03)分,与2018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的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上问卷调查和成绩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线上教学模式能有效保障教学质量。

总之,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教师利用钉钉直播、爱课堂教学平台及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了多元化、多形式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线上教学,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不断探索线上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的同质等效。线上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促进现代互联网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有利于推进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步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猜你喜欢
胚胎学组织学知识点
溃疡性结肠炎的组织学评估系统研究进展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情感教育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在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浅谈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病理诊断
浅析如何把理论学习引向深入
《青年组织学》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