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建设

2022-01-01 12:19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娜
区域治理 2021年45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载体政治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娜

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进行了第四次“技术革命”—信息化革命,这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给人们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它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网络成为了人们的“第二生活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大大有利于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使更多的人接触到思想政治教育,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内涵及特点

网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之一,网络载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与信息融入到网络之中,并通过网络的发达技术,向人们传递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使人们形成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特点。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开放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能够网上网下相结合,虚拟现实相结合,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全域性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将不同形式结合的教育信息载体上传至网络,以其网络开放共享的特点,突破现实教育的环境束缚,从而进行时间空间、网上网下全域性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碎片化方式学习和理解信息的特点,使受教育者不必拘泥于时间地点的限制,方便人们更好地接受信息。二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即时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互动性与即时性二者的有机统一,表现为人们交流沟通的接续性,对于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热点、焦点、敏感的议题,群众能够在网络空间持续参与表达意愿和意见,形成网络舆论,并能够发展成网络舆情。三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平等性。网络本身具有匿名性、大众化的特点,网络主体都是现实社会客观存在的人以数字化符号形式参与网络活动,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交往与联系是趋于平等的,每个个体都能够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参与网络互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的价值意蕴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是网络环境下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维护国家思想文化安全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式

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变,除了实现理念、内容、机制的现代化,还要实现载体的现代化,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人的思想需求,不断运用现代新技术,改造教育信息传播载体,以实现教育载体的最优化。网络作为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比,网络载体形式丰富,共享性、交互性强,信息存储量大,传播效率高,契合信息时代社会发展,能够满足人们大量、多样、便捷的信息需求,因此,加强网络载体建设成为实现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维护国家思想文化安全的前沿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作为维护国家思想文化安全的前沿阵地,对壮大主流思想文化影响力。一方面,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可以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使正面舆论占领网络空间,壮大主流思想阵地,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可以对西方的错误社会思潮、政治观点进行揭露和批判,使民众进一步认清其歪理邪说和险恶本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认同和接受。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有力支撑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为提升教育有效性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方面,网络平台载体可以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融为一体,更加真实、立体、全方位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受众对教育信息的认同度和接受度;另一方面,网络平台载体的超时空性、互动性、个性化及隐蔽性等特点,不仅为授受双方全天候、平等、自由、深人地沟通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而且可以通过信息反馈和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及时关注和捕捉受众的思想变化和利益诉求,对其进行个性化、定制化的思想引导与服务,进而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网络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主导思想文化受到威胁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网络空间的思想文化建设,并把有效占领网络阵地、主动夺取网络话语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进而导致网络空间不同国家思想文化和思想文化之间的竞争、交锋日趋激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想要通过网络向我国渗透他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信仰、思想文化和思想形态,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例如,普世思想、个人英雄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人权等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通过网络技术渗透到我国,动摇我国民众的思想信念,使得我国社会主导的思想文化受到威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不断增强思想文化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这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建设,以应对西方腐朽文化和思想文化的威胁,保证我国的主导思想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人们主体性解放中迷失自我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见解,人们的自由性、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这使得人们的主体意识得以加强,更加追求自由、独立,但是面对这些复杂的多种多样的信息,由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思想水平良莠不齐,人们往往容易迷失自己。例如,一些人会沉浸在物质世界,只顾自己的利益需求,追求拜金主义,而把道德法律置之度外。一些人迷失在网络信息中,内心缺乏信仰和信念理想。在网络上发表的信息内容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当人们对于信息的辨别力不高时,那么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弱化自己的主体意识,丧失正确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能力。

(三)网络管理存在无序性

由于网络空间的巨大,网络信息的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使得网络管理变得更加复杂有难度。首先,网络管理制度存在不健全的现象,在网络空间发生的事件动态或者违背道德伦理的事件,在现实制度中找不出依据遵循进行决断,使得网络管理出现漏洞。其次,管理机构不完善,机构之间分工不明确,出现交叉现象,有可能出现故意推诿,降低网络管理的办事效率。再次,缺乏专业的网络技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可能有部分人熟练网络技术操作,但是缺乏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又或者有些人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但是不熟练网络技术操作,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加强。总而言之,目前网络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的管理和监督。

(四)网络舆论引导无责任倾向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几乎每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网络,人们越来越多地在网上发表一些言论见解。由于网络具有隐匿性、匿名性等特性,人们在发表观点见解时,就有更大的自主性、自由性,甚至侥幸心理,有些人会利用网络的匿名性进行人身攻击,甚至肆无忌惮地发表不良言论,对自己的观点行为极其不负责任。这些不良言论舆论就会对网上的人产生一种不良的影响,对社会也产生相应的危害。由于网络空间的巨大,发表的言论也不计其数,而且网络管理的不健全,网络舆论难以责任到人,这就滋生了一些人的侥幸心理,认为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足够隐藏自己,从而使他们对自己的言论不负责任。因此,这就需要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加强网络舆论责任化建设。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的措施

(一)强化网络阵地意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有时还表现得相当激烈。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去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得以延伸和拓展的前沿阵地和战略据点,不仅是壮大主流文化、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引导广大民众有效抵御西方网络思想文化渗透的有力武器。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在网络上占据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主阵地。因此首先要在网络上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在网上举办理论知识课,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学习红色理论。其次,开展红色网站,宣传一些国际性新闻、国家焦点热点新闻、领导人重要会议讲话等等,让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就可以了解时代焦点、世界大事、国家重要政策,从而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建设网络主阵地。

(二)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首先,要完善网络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严重违背网络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惩罚,对于情节轻的进行警示警戒。其次,可以在网上开展文明道德活动,让广大网民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感受文明,净化心灵,从而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再次,专家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在网上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理论讲座,让广大网民了解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道德伦理,从而提高自己的辨别力、判断力,认清网络信息的真实度。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网络上开展相应的德育课,让道德建设走入网络课堂。

(三)加强网络管理和监控

大力加强网络信息的管理和监控,做好相关的审查、监督工作。首先,在管理机构上,建立和完善专门的网络信息管理机构,专门管理网络上的信息和言论,对其进行监控审查。其次,从宏观角度来看,主要是做好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整体规划。一是建立健全组织管理制度,为网络载体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建立健全网络平台信息发布、更新制度,以及内容审核把关制度;三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平台建设考评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引导平台建设向集约化、规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四是建立健全平台建设保障制度,根据平台日常运维实际需要。最后,在人员安排上,不仅要有熟练网络操作的网络技术人员,还要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他们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共同建设网络管理机制。

(四)建设网络舆论责任制

由于网络具有自由性、匿名性、隐蔽性,建设网络舆论责任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网络对社会群众的舆论言论进行正确的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首先,各大主渠道媒体要为广大群众提供真实可靠的新闻,及时传达党的政治方向、大政方针,提高网络信息的公信力。其次,网络平台各大众媒体加强监督管理,对于发表的评论言论逐条审查,对违背相关法律法规或道德伦理的发表者进行警示警戒,例如有禁言等惩戒,信誉积分降低等措施,及时清除不良言论。最后,网络舆论的净化不仅仅需要借助外力,内因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个人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做好思想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个人素养。

五、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具有挑战性,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建设也是加强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因此,必须抓住信息化时代我国主流思想文化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这对于新时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通过网络载体的建设,解决现实存在的挑战,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助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载体政治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