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提升港口物流竞争力对策研究*

2022-01-01 13:45湖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冷雪霜谢绘偲
区域治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内河湖北省竞争力

湖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冷雪霜,谢绘偲

一、前言

港口物流竞争力是沿江、临海城市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沿江、临海城市和地区构建竞争、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内河港口是实现内陆与世界各地生产原材料与消费商品交换的重要物流节点。2019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1万公里,内河运输完成货运量37.43亿吨、货物周转量15365.89亿吨公里。内河港口形成了京杭运河、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和18条主要干、支流高等级航道以及28个主要港口的布局。湖北省作为重要的内陆省份,长江水系发达,港口密布。研究内河港口物流竞争力构成,探究提升内河港口物流竞争力策略,对湖北省发挥“战略支点”的引领作用和“祖国立交桥”的重要功能,实现湖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二、文献综述

在国内,近20年来,专家学者从运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港口物流竞争力进行了研究。祝勇和蔡建飞(2018)先分析了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的港口物流现状,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江三角洲主要港口的物流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并且整体竞争力较强。许亚男(2019)依据绿色港口建设的基本要求,构建了包含生产规模、基础设施、绿色物流、环境治理、发展环境五个指标的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灰云聚类的绿色港口评价模型,并以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三个港口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祝学群(2019)首先介绍了内陆港及港口物流相关概念、基本特征和功能等基本理论,阐述了内陆港口与物流产业发展之间关系;归纳了港口物流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采用SWOT法分析周口港区物流业的发展环境,从周口港区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交通、区位等方面分析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与劣势;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周口港区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从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物流体系、人才、政策、资金等方面的相应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国内学者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相关研究日益丰富,主要从分析方法的选择和指标体系构建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且,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沿海港口,对于内河港口的物流竞争力研究很少,仅有少数文献提到了内河港物流竞争力,但未作深入研究。

三、相关概念

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以自身的口岸优势、先进的软硬件条件为依托,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大范围辐射港口周边的物流活动,提供经济贸易、综合服务、流通功能以及增值服务等,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和发展物流产业链。[1]

港口竞争力是指港口凭借其自然环境、码头设施和腹地经济的资源,吸引各种生产和航运要素,并通过对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占有运输市场、物流增值和维持港口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相对于其它港口所具有的比较优势。[2]影响竞争力的因素具体有六个:硬件设施条件、运营条件、现代化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港口软环境、港口形象等。

港口物流竞争力是指港口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利用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物流供应链之间的协同运作,为客户提供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综合服务的能力。

港口物流竞争力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硬件、软件、组织构架、运营绩效等多方面研究。

四、湖北省港口物流竞争力现状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承担了中国内河航运80%以上的运输量,雄踞世界第一。2018年,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26.9亿吨,同比增长7.6%,集装箱吞吐量1750万TEU,同比增长6.1%,万吨级泊位增加到587个。长江和其支流串联了广阔的地域,为沿岸发展提供了无比优越的航运条件。湖北省位于“黄金水道”长江干线中游,是长江沿线岸线最长的省份,长江湖北段岸线总长1944公里,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长江中游重要的港口物流节点城市。湖北省一直是中国水陆交通运输枢纽,有着“九省通衢”“千湖之省”之称,有着得“水”独厚的优势。湖北省现有港口51个,港口泊位1996个,其中,主要港口4个,分别是武汉、黄石、荆州、宜昌;重要港口19个,一般港口28个。2019年1--9月,湖北省港口吞吐量达到22121万吨,同比增长29.1%。集装箱150万TEU,同比增长10.7%。

内河港口作为内河航运的重要依托、水陆联运的咽喉,在水运系统中具有关键作用。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有着“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水路交通发达,具有内河港口物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

然而相对于江浙沪经济发达地区,湖北省港口物流依然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整体规模小而散,集约化程度低,区域分割严重,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功能布局不合理,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高,港口企业多而分散,低质量重复建设较严重,缺乏竞争力。湖北省提升内河港口物流竞争力已时不我待。

五、湖北省提升内河港口物流竞争力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连通港口和“铁公机”系统,实现“铁公机”系统一体化

由于湖北省的货运量、集装箱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等逐年大量增长,对港口物流设施、运输工具的需求非常大,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源投入。具体措施有:加快武汉到安庆航道整治工程,促进江海联运发展及口岸功能提升,为湖北自贸区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航运支撑;加快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和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发展铁水联运、江海直达为主的多式联运物流中心;抓住花湖机场建设机遇,完善机场及配套工程、建设顺丰航空基地工程、及综合交通配套工程等,为建设完善的多式联运交通体系和集装箱运输构建良好条件,从而实现鄂东公、铁、水、空的无缝对接;加紧规划布局一批重大的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省内尽快形成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一体化的高效物流系统。

(二)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和集装箱运输

“铁公机”系统一体化是实现多式联运的基础,多式联运和集装箱运输的组合是最合理的运输系统之一。集装箱运输是一种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其优越性在于可以保证货物运输安全,减少人力与自然因素破坏;节省货物包装材料,降低商品成本;提高装卸作业效率,机械化和信息化提供作业效率的同时缩短货物周转时间;便于自动化管理,以及减少运营费用,降低运输成本。集装箱是全球贸易的最大数量的运输载体,其正在往智能化、多式联运、环保化发展。发展多式联运和集装箱运输,是提升湖北省发展潜力和提升湖北省港口物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三)加强顶层设计、港口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港口布局

湖北省内河港口整体布局较分散,缺乏整体联合协作机制和彼此联通的基础设施。港口企业规模小、经营效益较差,竞争激烈,港口货运市场不规范,缺乏统一的港口岸线资源利用规划。另外,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在相互对外竞争的同时,各个港口也受限于自身原有的能力,不能及时转型升级。这需要从更高的层面统筹规划,将所有的港口资源进行整合,明确港口定位,并针对各个港口的具体情况,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而实现省内各港口优势互补,达到1+1>2的效果。

(四)提升港口物流服务水平,实现港区一体化

港口服务水平是港口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货物进出港效率、速度和成本等方面。要加大港口科技投入,同时提升港口物流硬实力和软实力,实现港口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实现港口绿色、自动、虚拟运营。同时港口发展必须融入地方经济,实现港区一体化发展。因为港口的发展既需要地方相关经济产业的支持,也会极大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能够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而产业集群作为港口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已成为驱动港口经济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动力”。调整和改造传统产业、支持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实现了港口和腹地的协同发展。

相关链接

港口物流是最近几年才频频出现在学术研讨和各类媒体上的新名词。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临海工业的发展,港口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得一些原材料生产企业和产品运量大需要把港口作为水运条件的企业,直接把港口作为生产基地,进行原材料的配送,进而带动了港口所在城市工业的发展。同时通过港口还可以为港口所在城市提供旅游服务,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金融等各项业务的开展,现代化的港口已经成为工业、商业、旅游、运输、服务等各项服务于一体的大型服务场所。

猜你喜欢
内河湖北省竞争力
数据挖掘技术在内河航道维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应急部署执行有效性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从《清代内河水运史研究》中研究内河水运变革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内河水运之浙江模式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