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2022-01-01 13:45中共松桃苗族自治县委党校杨航
区域治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松桃花鼓进校园

中共松桃苗族自治县委党校 杨航

松桃苗族自治县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在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指引下,民族文化特别是苗族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年来,随着与外界交流频率的加快,各种文化开始不断袭来,松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各级党委、政府和部分群众采取了相应措施来应对,但松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依然还存在不少问题。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积极探索创新之路,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发扬,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

一、松桃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

松桃自古以来地处偏远山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且保存较为完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推行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来推动松桃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

首先,在党的领导下,松桃严格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使各族人民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结束了几千年封建压迫的悲惨命运。少数民族同汉族一样,有了同等的历史地位。松桃少数民族由于在封建时期遭受的民族压迫较深,客观造成其发展事实上的不平衡性,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上严重落后于汉族。因此,建国以来其得到了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1956年,松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苗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民族事务。此外,20世纪50年代在松桃实行的民族政策执行大检查、扫盲运动,特别是80年代开展的民族识别,使当地少数民族得到了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民族自尊心和认同感得到进一步提高。近年,松桃实行“五县五化”以及苗族文化繁荣发展示范区发展战略,加快了文化旅游产业化进程,着力打造出“绝技苗乡,神奇松桃”的文化旅游品牌。

其次,松桃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民族文化传承措施。一是实行民族文化传承进校园,以学校教育的方式,使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如在松桃民族乡镇小学开展的苗汉双语教学,旨在对偏远地区、交通落后的学生用苗语的方式进行汉语知识传授和思想启蒙。此外,民族绝技绝艺也逐步尝试走进校园,并以制度方式得以明确。如大路后硐村探索的茶灯进校园、寨英的滚龙进校园、正大的花鼓进校园、苗族刺绣进校园等。特别是松桃职校专门开设的花鼓、刺绣课,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对民族文化进行学习。二是民间艺人或传承人通过建立工作室等方式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如建立松桃苗族刺绣工作室和基地,在这些场所中进行刺绣的创新研发,定期对学员进行专业培训,形成了松桃独有的苗绣品牌和培训体系。正大瓦窑建有花鼓传承培训基地,定期对学员进行培训或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对各校花鼓队进行授课培训。三是群众内部自发开展的传承形式。如群众自发成立的民间组织、团体或通过固定的场所开展相关活动。在松桃较为常见的是苗族群众在各种节庆、喜事、休闲时节都会自发聚集一起唱苗歌。苗族文化通过群众日常的生活、生产无形地得到传承。这种传承是群众的自发行为,是基于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而发自内心的行为。此外,每到一定时节,人们都会自发地举行寨英滚龙、大路茶灯民俗活动。这些历来以久的活动已深入当地群众血液,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再现这种看不到、摸不着的文化,使其在心中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松桃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松桃民族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但因各种原因,民族文化的传承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还比较窄。为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形成有效机制,松桃探索出民族文化进校园制度。这不仅局限于民族文化简单地进进校园、搞搞活动,而是要下大力气把民族文化的传承作为一项教学任务确定下来。虽然民族文化进校园在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该项措施还仅仅局限在学生群体,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共识和风气。社会群众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虽作出了一定努力,但力量相对还比较薄弱。如松桃苗族刺绣、寨英滚龙等,虽设有一定的教学基地或场所,但这样的传习方式依然局限于一定区域范围,没有在整个社会形成群众积极参与、日用而不知的习惯。且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民族文化传承的土壤也逐渐缩小。“生活环境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生存的环境发生的剧变,导致许多传统文化失去生存的基础。”如,苗族秋千、苗族刺绣、苗歌对唱等一些源于乡村生产生活的民族文化,怎样有效应对城镇化,并使全民共同参与,是当前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

二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精髓还不够。如在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课堂中,因教学时间紧迫、教学周期较短,部分教师对民族文化的讲授主要集中在纲领性内容上,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还难以把握民族文化的精髓。如松桃苗族花鼓的传承,主要以校园教学为主,同时结合师徒传授的方式进行。就校园教学而言,学生因课业繁重,也只有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且学习的方式主要是学习花鼓的基本动作。据松桃正大瓦窑花鼓鼓王等人介绍,目前学校的花鼓教学主要由他们来教授,很多学生难以学习较复杂的动作。为便于学生学习,他们对一些复杂的动作进行了适当调整,这样学生学起来更方便快捷。这就面临着另一个难题:花鼓的精髓蕴含于原汁原味的精细动作中,当前学生对于复杂动作的学习还较为困难,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学习难度较大。这就使学生对花鼓的学习还停留在招式的学习上,并没有完全真正把花鼓的精髓学深学透。同样,松桃大路后硐茶灯、寨英滚龙都存在类似情况。大路后硐茶灯艺术对舞蹈,尤其是唱功有着十分高的要求。它的传承主要来自于口碑相传,难度较大,导致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即使当前有部分年轻人开始学习茶灯,但因学习难度较大,学习时间长,很多人只能学到皮毛。

三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创新性还不够。时代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文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民族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地复古,不是机械地把古老的民族文化照搬照抄下来,而是在新时代不断地使其得到创新性发展。松桃目前的刺绣、苗歌,虽然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但大众化程度还不高,还有一定局限性。

四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经费不足。国家对民族文化传承给予了一定政策支持和部分专项资金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资金还显得相对不足。如正大瓦窑花鼓传承基地,每年要举办系列培训或表演活动,政府虽在政策上给予了一定支持,但相关活动经费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民间群众自掏腰包。一些拥有绝技绝艺的花鼓传承人,想招收稳定的弟子把毕生所学传授下去,却没有专项的资金做保障,此项工作进展还存在一定困难。此外,松桃苗族语言的传承依然也无相应的资金来开展相关工作。苗族语言的传承主要依托部分村小的双语教学,但双语教学的资金投入还不够。

三、松桃民族文化传承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用好用活党的民族政策。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双百”方针,牢牢掌握思想意识工作领导权;以宽容开放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丰富松桃民族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软实力;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好苗乡旅游资源、做强松桃旅游品牌;不断挖掘和丰富苗乡人文、绝技绝艺等文化资源对松桃民族文化进行的创造性转化,使其从传统文化类型转向具备现代性价值文化;加快苗人古城、苗王城5A级景区创建,打造苗族文化探秘圣地,加快对松桃民族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通过文化与旅游、文化与品牌、文化与公共服务等相结合的方式使其具备再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松桃民族文化的表现力和影响力。

(二)丰富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

基于松桃民族文化传承的特点,在今后工作中,更应注重探索民族文化传承的重点路径和一般路径相结合的方式。一是加强学校阵地不放松,坚持学生是传承的主体,民族文化要从娃娃抓起,要从小抓起;二是完善民族文化民间传承的路径,一方面要通过政府主导,在社会营造热爱民族文化的社会风气和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要培育壮大民族文化传承的民间团体和组织,引导这些团体和组织形成强大的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大众重视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目前来看,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处于衰微的状态,而最好的传承和保护方式就是将文化大众化,使更多的人接受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三)加强资金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市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专项资金,加大县级财政预算,保障充足资金用于民族文化传承。此外,应建立民族文化传承县级人才队伍。“拓宽传承对象,壮大传承队伍化。”传承的队伍从家庭、学校逐步走向社会化、大众化,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和保护。

猜你喜欢
松桃花鼓进校园
发现非遗之美
姚锦新与《花鼓及其他中国歌曲》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王企仁:创新不断的花鼓传承人
铜仁市委离退局组织退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
铜仁市委离退局调研员罗用娉一行到松桃调研指导工作
花鼓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