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需导思 领读方领悟

2022-01-01 16:24罗艳兰
中学语文 2022年30期
关键词:叶圣陶领悟环节

罗艳兰

在新课程改革和“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教师要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抓住阅读教学的核心和重点,转变阅读教学方法,从“提分”转化为“育人”。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具备了独立阅读、独立分析的能力,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做到导读和导思相结合,运用问题、情境、任务等方式,深化学生对文本的深刻领悟,使学生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导读来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导读来优化阅读教学方法,创新阅读环节,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活动,在深度思考中形成独特的感悟,提升阅读体验与阅读能力。

一、立足导思形式,整合阅读领悟情感

读思结合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阅读引导的方法,设计科学的导读形式,对导读和导思的过程进行整合,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的感悟。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常见的导思形式包括课堂角色演绎、小组辩论、开展问题思考、讲述故事情节等,教师要将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完成导思设计,以提高阅读教学的适应性。

在学习《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时,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选择导思形式,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叶圣陶先生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初步认识叶圣陶先生。课文开头,作者听到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心里立刻罩上双层的悲哀”,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双层的悲哀”的含义。在课文中,作者回忆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例如“叶先生鞠躬远送客人”“叶先生伏案执笔为吕淑湘描标点”等,教师可以提问:“文章中哪些事情展现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哪些事情展现了叶圣陶先生严于律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阅读中认真体会,充分认识到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真诚、治学严谨、注重文风简洁等高贵品质。通过播放视频、梳理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全面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为人,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景仰之情。

二、把握导思时机,拓展阅读领悟认知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不但要把握好阅读教学环节的对接,还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开展导思,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的人物命运、语言特点、内容情节等,拓展学生的阅读认知,使阅读教学实现有效延伸。

例如,学习《我的母亲》一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深入领悟文章的情感。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关心和教育,语言朴实无华,简洁流畅。在人物形象上,文中的母亲善良、宽容,同时又具有刚气的性格特征,在教育方面宽容又不纵容,她重德垂范,能够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严格管束。在学习“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严父”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抓住导思的时机进行提问:“文章中的母亲是如何管束孩子的?她是怎样保护孩子自尊心的?”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拓展阅读认知,深刻记忆重点段落。

三、完善导思设计,塑造阅读领悟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情开展导思设计,明确课堂的不同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规划科学的阅读教学程序,使学生获得更高的领悟能力。在实践当中,教师可以将整个阅读教学划分为不同模块,规定每一个模块的思考任务,组织学生完成读后续写、对比阅读、角色演绎等活动,使学生在每一个阅读环节都能获得提升。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将整篇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济南的天气;第二部分是山景;第三部分是水色。有山有水,山景映衬着水色,一座秀丽的北方小城跃然纸上。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济南冬天独有的动人景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三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引导学生边读边画,圈出文中的重要词汇,感受济南冬天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描绘的不同美景,为美景图画命名。第二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探究济南的美景,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句,对文章语言进行欣赏。第三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济南的图景,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对文章开展读后续写,并结合续写内容开展小组讨论,总结文章主旨。

四、基于导思问题,提升阅读领悟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导思问题出发,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主动分析文本背后所蕴含的哲理。阅读是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重要方式,教师提出的导思问题要尽量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学习《皇帝的新装》,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带给人的启示,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类似的情形。在这篇文章中,人们受制于“愚蠢的人看不见”这句话,不敢说出实情,只能欺骗皇帝,同时也欺骗自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究竟是谁欺骗了皇帝?人们为什么不敢拆穿这个显而易见的骗局?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现象?”在问题引导下,学生可以联想到生活中很多人趋炎附势,颠倒黑白,这些人的丑态与文中的皇帝和大臣如出一辙。文章中的小孩子代表着童心,只有永远保持一颗童心,无私无畏,才能成为真实的人。通过提出导思问题,学生就能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深刻领悟文章所传递出的思想,并且将这些思考引入现实生活,用正确的思想指引自己不断前进。

五、深入导思解读,强化阅读领悟思维

初中学生已经具有了独立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质疑,从多个角度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阅读教学中,很多阅读测试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人读到的内容虽然一样,但心中的感悟不同,对文章的理解深度不同,学习的收获也有所不同。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学习《最苦与最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最大的痛苦”和“最大的快乐”,提炼出作者对责任的看法。在文章中,作者认为“受良心责备”是苦的根源,而“如释重负”才是最为快乐的。为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苦乐观,提高学生对责任的认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的区别,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例子,自由表达自己对责任的认识和看法。有些学生认为,“卸却责任”是一种暂时的逃避,就像有些学生逃学、逃避写作业一般,他们会受到内心的谴责,不会得到快乐。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卸却责任”会给他人带来困扰,例如父母弃养孩子、子女不赡养老人,就会给社会造成负担,是错误的做法。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倾听、表达和讨论中达成学习目标。

导读和导思是初中阅读教学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导思时机,引导学生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教师要科学规划阅读教学环节,确定每一个环节的导读和导思任务,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加强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互动。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将读后续写、话题讨论等引入到阅读课堂中来,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猜你喜欢
叶圣陶领悟环节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多么痛的领悟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三)——自主招生怎么考近代物理初步和光学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领悟数学思想 做好期中复习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