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硕士研究生病理学技术的教学实践与改革

2022-01-01 18:54黄永秩罗春英朱晓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病理学研究生病理

黄永秩 罗春英* 朱晓莹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 广西·百色 533000)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同时临床病理学也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病理学又是为许多某些疾病的诊断并为其治疗提供依据的最可靠方法。病理学由理论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组成。病理学技术是医学实验病理学的核心内容和科研实践疾病研究的重要专业技能技术[1]。病理学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尸体解剖和检查技术、常规病理技术、免疫组化技术、细胞病理技术、分子病理技术、特殊染色技术、超微病理技术等。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是集教学、医疗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单位,多年来承担了我校所有本、专科及研究生的病理学的理论和实验相关教学任务。由于以前我们在研究生的《病理学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致使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为此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现报道如下:

我校于2014年开始独立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15年开始进行病理学技术授课,由于对研究生教育教学缺乏经验,特别是对《病理学技术》这门课程如何进行教学认识和经验不足,教学还是延续本科生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模式,以讲《病理学技术》的理论为主,实践操作为辅。造成研究生在后期甚至毕业工作后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都不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研究生《病理学技术》课程教学进行大胆的改革,团队对教师培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探索与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我校研究生病理学技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理论讲授内容进度与研究生实践操作脱节。

(2)病理学技术实践课教学内容覆盖面狭窄。

(3)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缺乏问题分析能力。

2 研究生病理学技术课程的教与学改革措施

2.1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在研究生病理学实验技能培养过程中,授课老师和实验指导老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1]。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的实验病理学技能,首先就要求带教老师自身必须具备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很强的动手能力。为此,我中心主要通过安排相关老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附属医院病理科去进修专业知识、观摩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每年至少安排1位教师外出进修,3-4人外出参会与培训。鼓励青年教师提升自我,鼓励他们读研读博,参加科室研究团队,通过老师自我科研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通过近5年的建设和努力,临床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的整体师资队伍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研究生病理学技术理论授课老师均为副高以上教师担任,超过半数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具有丰富的实验病理学教学、科学研究和临床医疗工作的经历。实验教学带教老师则由中级以上的具有多年临床病理技术工作经历和教学经验的技术骨干来担任,能分析解决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点和重点,从而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总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无疑为我们后续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为了确保医学硕士研究生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一支在年龄结构、支撑结构、学历结构和教学经验几方面均合理的实验教师队伍[2]。

2.2 加强实验室软件及仪器设备等硬件建设,提高了病理学技术实践内容覆盖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是开展教学实践、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3]。为了更好的加强和改善研究生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我校先后投入200多万元改造实验室,建设有先进的形态学技术室,装备了先进的全套病理标本处理、切片制作和图像分析等设备及教学软件,包括全自动组织脱水机、全自动组织脱水机、组织包埋机台、石蜡切片机、冷冻切片机、自动组织染色机、原位杂交仪等,用于研究生病理学技术教学和相关科学研究实践。这为研究生的教学获得重复性好的、稳定的、高品质的病理形态学结果提供了保证。

2.3 结合学生专业背景和科研需求,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最重要的是“学”,教学效果看学生学习的效果,掌握和应用知识(技术)的能力、效率。由于近年来实验研究方法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观点层出不穷,为达到某一相同的研究目标可能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一种实验方法也可能应用于实现多种研究目的。但是,要求研究生在种类繁多的实验技术方面都得到规范的训练显然无法实现。因此,在病理学技术课程中,我们根据硕士研究生在做课题时可能使用到的技术的频率以及对该技术掌握的易难度、适合能否在本实验室开展等指标将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分为必须掌握的病理学技术及仅需要了解的病理学技术。对于诸如组织标本的取材、包埋、切片、染色等常规病理技术,免疫组织化学,PCR,FISH,免疫荧光等技术属于在医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技术,我们把它们定为必须掌握的病理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做到对原理进行详细讲解,同时也指导学生进行全流程操作,并及时纠正其错误的操作方法和对如何分析实验结果进行培训。而对于类似于一二代基因测序、异种移植瘤模型建立、蛋白组学、质谱分析等不常用、需要特定仪器设备的实验方法则主要对原理进行讲解,说明其适用范围,通过视频方式进行示范基本流程,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结果分析即可。而对于一些陈旧、费时、费力、很少采用的研究技术方法我们则在教学过程中将其摒弃。这样的选择性进行教学既突出了重点和先进性,又符合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得到了研究生的欢迎和肯定。

在课程安排上,我们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穿插、衔接,某一技术理论授课后,接着安排相应内容的实验课,形成了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践行理论的良性循环,促进研究生的主动思考,达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的知识掌握程度,避免了抽象、枯燥的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2.4 紧跟时代步伐,优化调整教学内容

近年来,病理学技术发展迅速,除了传统教学内容,我们还介绍近年来病理学新技术和新方法如组织芯片技术和组织原位PCR技术等分子病理技术,使研究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实验操作的同时,也接受最新科研技术信息。由于各种先进成熟的检测试剂盒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理学技术实践。在课程教学中,我们也提供先进实用的临床病理检测试剂盒给研究生进行实验操作,使研究生能够直观地体验到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完全相吻合的实验操作,提高了他们的实验兴趣,也为他们日后开展自身课题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

(1)理论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病理技术)被视为病理学科这辆车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互为依存,互相促进,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和决定病理学的发展速度。在课程安排上,病理学技术理论授课只用少量的时间介绍最基本的常规病理技术流程及当下最新最热门的病理技术—分子病理学技术,而把大部分时间安排给研究生自己进行取材、包埋、切片、染色及免疫组化技术实际操作上。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进行示范性操作,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老师矫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

(2)体现内容的先进性—实践中融入第二课堂:我们选择合适的实验操作场地,把“组织取材、固定、包埋、制片”常规病理技术的实验教学安排在学校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形态学技术室”内进行教学培训活动,每个研究生可亲手操作并作出自己的实验结果。而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CR”的实验教学分别安排在附属医院病理中心的“免疫组化室”和“分子病理实验室”内进行,研究生可感受病理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的场景,确保研究生学员真正感受到其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3)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和学科前沿技术:介绍医院病理中心的工作服务流程和最新的病理技术发展动态。我们充分利用做免疫组化实验和PCR实验过程中等待结果的间歇时间,带领研究生学员参观病理中心各个实验室技术平台(检查室),并介绍最新的病理技术发展动态、医院病理科的工作性质和服务临床和患者的工作流程,所开展的检查项目特点、目的,怎样申请到病理中心进行科研活动等,并介绍当前病理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使研究生学员在毕业后到医院工作时能配合病理中心搞好病理标本的规范化送检,能理解病理报告发出的时限性,如何利用病理资源进行科学研究等等。

2.5 加强研究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1)在课程教学和实验室教学的过程中强调人人动手操作与团队协作相结合,在病理学技术实践中充分培养研究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课程教学中,应尽量满足每个研究生有动手操作的要求任务。如在做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时,配备与研究生数量相对应的组织切片,让每个研究生都有动手的机会。研究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时,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操作培训,小部分难度较大或者通用步骤的实验过程则以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某些研究生操作为主,其余研究生观察或旁边协助完成。鼓励研究生自己动手操作,老师时时观察和发现研究生在实验细节操作,如出现不规范操作的问题能及时纠正、及时解决,引导研究生特别注意这些看似微小却关系到实验成败的细节,逐渐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在实践工作中尽量收集和保存阳性标本和结果,提供给研究生学习和参考。教学过程中,注重将积累和总结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介绍给研究生,列出详细的操作步骤、对可能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改进方法等,使其系统地完整地掌握技术,并应用于自己的课题设计和研究当中,为课题完成提供帮助。

(2)对研究生学员操作及实验结果进行点评:指导研究生学员对自己所制作的 HE切片和免疫组化切片如何进行阅片,从规范化固定、取材到HE制片的质量,免疫组化染片结果的判读等方面做教学比较性点评,并分析实验结果的优劣,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增强研究生学员对自己的学习实验成果的感知,提高结果的分析能力,并意识到科学实验过程中严谨性的重要意义。

2.6 课程考核的改革

考核是评价一门课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金标准。由于病理学技术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以前我们是以课程末期理论考试为主给予学员成绩,现在为了更全面的评估研究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我们在课程的考核上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考核时将该课程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平时成绩、实验教学结果评分三部分,三者分别占总成绩的30%,20%和50%。理论考试主要注重于考核学员对各实验的基本原理、学科技术前沿、应用范围、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平时成绩则通过日常上课的纪律、积极态度、回答提问、操作规范等实时进行评价;实验操作结果对制作好的切片进行评价打分,同时有意识的设计多人参与、多步骤实验,从而有目的通过观察其完整操作过程,不仅考核研究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注重考核研究生的合作能力,实验统筹安排能力等。

3 小结

实验病理学技术是一门形态学技术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实验教学过程中,研究生经常会用到和遇到该课程相关研究方法和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我们通过对研究生病理学技术课程的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改革,结合系统性的目标培养和合理的评价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既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提高了研究生的实验技术能力,又促进了研究生分析实验过程及结果的能力提升,为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又能加强实验室自身建设,提高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还要及时认真地总结教学经验,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

猜你喜欢
病理学研究生病理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