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稳产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2022-01-01 21:51林丽君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分场低产间伐

林丽君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三门江林场,广西 柳州 545006)

油茶用途广泛,集食用、药用、工业用、生态环保等多种价值于一身,在我国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对于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实现增收创效具有积极意义。但随着油茶种植规模的扩大,其高产,低产现象不一而足,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我们对油茶低产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确保低产林产值产量的不断提高。为此,本文以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马步分场为例,探讨油茶稳产高产的栽培技术,并对该场1 300亩油茶林低产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和实施1 300亩低产林改造措施及示范林生长环境的修缮改造。

1 油茶稳产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1.1 林地选择及整地

油茶喜温暖湿润,怕寒冷,由于低温、晚霜会造成油茶的落花落果,因此适宜于年平均温度14~21℃,最低月平均温度不低于0℃,年平均降雨量>1 000 mm的南方地区生存。其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很强,能耐较瘠薄的土壤,一般以pH5~6的酸性黄壤或红壤最为适宜。而立地条件对油茶根系发展及健康生长构成直接影响,因而在选择林地时,应充分考虑油茶的上述生长习性,选择光照均匀,排水畅通、土壤疏松深厚且肥沃的缓坡地块种植。林地确定后,在种植前还需整地,将林地内的杂草杂灌杂物等清除,并对林地进行深挖全垦式的整地后挖好种植穴(规格60 cm×60 cm×50 cm),以便后期定植。

1.2 种子来源及处理

油茶品种的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气候环境来选择优质且抗病虫害能力佳的良种进行培育。可在油茶采收期选择成熟茶果、晾晒后再阴干脱出茶籽,从中挑选粒大饱满、无病虫害的种籽做砧种,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和砧木粗壮度。种子收集后还要进行消毒和催芽处理,种子贮藏前可用1 000倍的高猛酸钾溶液浸泡种子10-30 min进行消毒处理。经过消毒处理后的种子再以沙藏方式进行催芽,选择干净、平整、排水良好的场地,用砖砌好宽度为1 m左右、长度为25 cm,高度为25~35 cm的催芽床,再填入10 m厚的湿沙,刮平后播上一层消毒处理过的种子,再覆盖10 cm厚的湿沙,最后盖好保温膜。1月下旬至2月上旬,适当提高种子沙藏床的湿度和温度进行催芽,并继续培育成幼苗,以备移栽。

1.3 幼苗移栽

以直径5 cm、高10 cm的容器填装基质(20%泥炭土、80%黄泥),再以无纺布袋装填基质,装填后用800倍高锰酸钾水溶液喷淋消毒。幼苗移栽前进行修根处理,选择10 cm以上、抽出2~3片嫩叶的粗壮幼苗,留主根3~5 cm,其余根系全部剪断,用生根粉与1 000倍杀菌剂配的水溶液浸泡根系。移植前,以自来水喷淋消毒好的容器杯,冲洗残留的高锰酸钾,淋透容器内基质。再从催芽床上移栽已修根的幼苗至容器中,每个容器内移苗1株。

1.4 定植

幼苗定植前,种植穴需施放基肥,每穴施腐熟农家肥5~10 kg或专用有机肥1~2 kg,钙镁磷肥0.5 kg,将肥施于穴底与土拌匀后回填表土[1]。定植栽种时要保证每株苗木根系全部种进土壤,要求适度深栽(嫁接口可以埋入土里),扶正,踩实,保证苗木无倒伏,最后填土应高出周围地表10 cm左右呈馒头状,以防松土下沉积水。种植密度株行距2 m×3 m、100~111株/亩。栽后淋定根水,喷施800倍百菌清杀菌剂,加盖遮阴网。

1.5 幼苗管理

一是水肥管理。苗木种植成活后要注意保水遮阴,保持苗木足够湿度,生长两周后可逐步打开遮阴网,淋施水肥,幼苗施水肥要薄肥多施,每10 d施放水肥及叶面各一次。肥料以氮肥、钾肥为主,磷肥为次[2]。随着苗木生长,肥料浓度可逐渐加大,次数可减少到每月1~2次。二是病虫害防治。定期喷淋杀菌剂杀虫剂,注意观察苗木发病和虫害情况。病害主要以炭疽病为主,杀菌剂喷施要达到每月最少两次。杀菌剂的使用要多样化,苗木病虫害多发期应该适当加大喷药密度。三是修剪。油茶实生苗培育原则上不进行修剪,若因氮肥较多,造成苗木徒长可进行适当修剪。四是幼苗管护。油茶实生苗管护从4月份幼苗移栽开始,直至当年12月份苗木可作为砧木进行小苗嫁接为止。

1.6 幼林管理

一是施肥。一般每年施肥两次,5-6月、12月至翌年3月各施一次,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施肥采用沟施和穴施,不宜撒施[3]。二是中耕除草和套种。在油茶林地间种花生、黄豆等农作物,采收后应将作物秸秆及时压青。三是修剪整形。幼林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修剪,遵循轻剪原则,以丰产树形为定型目标,以促其分枝,达到增产稳产的目的。四是每年松土除草两次,避开在炎热夏季三伏天进行该项工作,以防土壤内肥力流失,适当多施水肥,以促其生长。

1.7 成林管理

油茶成林期对养分需求量较大,需增加肥料施放量。通常成林后大年以磷钾肥、有机肥为主,小年以磷氮肥为主。施肥采用沟施和穴施方式,不宜撒施。不同的季节对于施肥要求也不同,如抽春梢前氮磷钾肥需多施,以满足幼果生长对养分需求,而有机肥多于冬季采果后施放,以补充树木生长所需养分。同时,垦复除草也是油茶成林管理的重要环节,除草遵循老树重剪、大年重剪,小年轻剪的原则[4]。除草通常靠近秋旱来临前及雨季到来后期进行,每年浅锄铲草一次,每隔三年左右垦复一次,垦复可选择秋冬季进行,以避免杂草与油茶树争夺养分。其次是修枝整形,将林地内油茶树病枝、弱枝剪除,并对树叶密度进行梳理控制,保证光照充足[5]。

1.8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导致油茶产量及质量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油茶种植的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软腐病、根腐病、炭蛆病、煤污病、茶饼病等,常见的虫害有油茶茶梢蛾、金龟子、油茶织叶蛾、象鼻虫、油茶蓝翅天牛、白蚁等。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有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等。对于不同油茶生长阶段和不同的病虫害特征,要选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在防治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不危害生态环境,在保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达到防治效果。病虫害应遵循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并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消灭病虫害对油茶林的侵袭。一是采取得当的营林措施[6]。根据病虫害流行特点及发病规律,对林地进行冬垦深翻,一方面有助于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及养分的分化,另一方面对越冬虫害过冬环境及条件构成毁坏,为油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7]。二在采取药剂喷施的化学防治措施。以喷雾或涂抹药液来消灭病虫害,降低由此造成的损失[8]。三是结合生物防治措施来治理虫害[9]。例如,可为虫害天敌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以吸引天敌前来生存,或者采取人工助迁天敌的方式来消灭虫害。生物防治具有环保无污染的优势,在油茶虫害防治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10]。

2 三门江林场马步分场油茶林低产原因分析

马步分场大岭油茶自2010年种植至今,产量一直都不太理想,结合更多的经验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该片油茶林所处的生态环境较差,缺乏生物多样性,油茶正值花期时,授粉的蜂虫资源较少,油茶花大量开放时,没有得到及时的传播授粉。二是来年大量的施放肥料,施肥穴无处可挖,油茶根部因施肥创伤愈合难,过多的肥料只能刺激油茶枝梢大量增长,特别是粗壮的徒长枝,油茶花开花时大小不一,落花严重,保花率较低。三是油茶的修剪整形,进入盛产期后油茶树下部病枯枝、弱枝、虫枝太多,需及时修剪,因处于该部分的枝条花蕾小且质量不好,既消耗了油茶树的养分,又增加了整株油茶的负担。以上三方面原因造成本场1 300亩油茶林产量不佳。

3 三门江林场马步分场低产油茶林改造措施

为改变油茶林低产现状,本场经过不断摸索,结合上述油茶稳产高产栽培技术,在改善种植方法的同时配合有效技术管理的基础上,对马步分场大岭1 300亩油茶林低产林采取间伐措施,以实现低产林向稳产高产转化的目标。本场与实施间伐措施的施工单位就马步分场大岭油茶更新改造事宜达成一致,按照本场统一部署及要求组织施工,确保经间伐后的1 300亩林地内所有油茶树兜伐根不得高于10 cm,且以除草剂涂抹油茶树兜,以保证树兜不再萌芽,并清除间伐出的杂物杂草。整个间伐施工期间,由专人对间伐施工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并遵守和执行《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间伐过程中认真勘察林地情况,不得对林地内电缆、水管等设备设施造成损坏。

4 三门江林场马步分场油茶示范林改造措施

为进一步提升马步分场大岭油茶示范林产量及质量,本场对油茶示范林进行了平整梯带、林区道路改造、灌溉区规划等基础修缮及改造,以改善经营条件,为油茶示范林创造更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示范林产量及质量再创新高。具体改造措施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平整梯带,根据示范林林地地形地势采取不同平整方法。(1)机械平整。适用于坡度较小的幼林油茶地块,对示范林内油茶平均冠幅小于1.2 m的地块进行机械平整。作业工具为小型挖掘机,梯带宽度2.5 m以上,以植株为中心,上方1.7 m,下方0.8 m,作业面积916.8亩。(2)人工垦复修带。适用于油茶冠幅较大,林地郁闭度较高的地块,对这类地块若采取机械平整,易对油茶构成机械伤害,因此为避免机械作业对油茶植株造成损伤,需采取人工平整的方式。此外对于坡度超过25°,无法进行机械作业的地块,也应采取人工垦复平整的方式。人工垦带修带规格:梯带宽度1.5 m,坡度过大应适当缩减宽度,以植株为中心,上方0.8 m,下方0.7 m,带面垦复,深度10 cm,挖除带内草根、灌木根系,作业面积744.3亩。对于已有且保存完好平整梯带无需再进行梯带修整。二是对林区道路进行改造。示范林道路应配合示范区域进行合理布局,园内现有的参观林道5 000 m,存在参差不齐状况,需进行改造,确保林区道路的科学合理,改造方法是新开林道及修整,使林区原有林道连接。三是灌溉区的规划。目前已建好蓄水池、水井,已铺好供水管,下一步将建肥料池,位于蓄水池下方,肥料池蓄水量8 m3,铺设水管至滴灌区,以便滴灌的安装,水管采用PPC材质,规格50 mm,长度约480 m,宜深埋40 cm,以防止太阳暴晒。通过对示范林区域的修缮改造,为油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油茶稳产高产离不开科学合理地种植栽培技术的支撑,对于低产油茶林在全面分析低产原因后应对症施策,能够有效确保油茶林整体产量及质量的提升,从而推动油茶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马步分场为例,详细分析了该场1 300亩油茶林低产的主要原因,然后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低产林改造措施及示范林生长环境的修缮改造,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可以为广西地区其他林场的油茶改造项目提供借鉴与参考。

猜你喜欢
分场低产间伐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以杉木抚育间伐为例
间伐强度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七万元手术费背后的故事
林下种植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低产林改造的要点
分场来帮老知青
浅谈低产低效井改善产能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