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费县大樱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2-01-03 13:13朱力争费县果茶服务中心山东273400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1年11期
关键词:费县生草树形

朱力争(费县果茶服务中心,山东 273400)

李红岩(平邑县万寿宫林场) 邵泽龙(费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巩传金(费县金香园家庭农场) 刘英吉(罗庄区罗庄街道办事处)

1 费县大樱桃产业现状

1.1 基本情况

山东省费县地处沂蒙山区,总面积1660.1平方公里,山丘地占总面积的76.3%,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4℃,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光照充足,降水丰富,适宜大樱桃栽培。近几年大樱桃产业发展很快,截至2020年底,全县大樱桃面积达11266亩,产量674万千克,产值达10118万元。主要分布在费城街道办事处、大田庄乡、朱田镇、薛庄镇等乡镇,以红灯、先锋、那翁、拉宾斯、美早、萨米脱等早中熟品种为主,最近几年又引进了齐早、福晨、俄八等新品种。最大树龄20年左右,大多数园区树龄为6~15年,多以中国小樱桃作砧木,树形以小冠疏层形为主,平均亩产500千克左右;少数为近几年栽植的幼龄树,砧木多为吉塞拉系列砧木,宽行密植,树形以纺锤形为主,目前尚未进入盛果期。

1.2 费县大樱桃产业的优势

(1)区位优势。大樱桃喜温喜光,不耐寒、不耐涝、不耐高温高湿,尤其不抗冻,适于年平均气温10~12℃,早春气温变化不剧烈、夏季凉爽干燥、雨量适中的地区栽培。山东省费县属于暖温带季风型大陆半湿润气候区,平均年日照时数2532.1小时,年降水量850毫米左右,无霜期长,终霜期早,无霜期197天,年平均气温14℃左右,非常适合大樱桃生长。费县北部沙壤土质,背风向阳,小气候温暖湿润,给大樱桃营造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受小气候影响大樱桃开花早、结果早、成熟快、品质好,一般比烟台地区早上市10天左右。

(2)基础优势。费县从20世纪初开始引进大樱桃至今已有100年的栽培历史。从开始的庭院栽培逐步转入规模栽培,涌现出一批科技示范园和示范户,培养了一大批的专业技术队伍,为费县大樱桃高效栽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3 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1)栽植模式。费县早期栽培的大樱桃基本都是乔砧,栽培模式主要是小冠疏层密植栽培;近年来引进了矮化砧嫁接的大樱桃品种,主栽品种由原来的红灯、早大果、大紫等品种更新为美早、齐早、布鲁克斯、萨米脱、鲁樱3号等新品种。栽植模式逐步改为宽行密株(行株距为3.5~4.0米×0.8~1.5米)、起垄栽培。

(2)土肥水管理。新建园采用全园深翻后挖条带或大穴,一次性施足有机肥(4~5米3)和秸秆,起垄栽植、行间生草、垄上覆盖地膜或园艺地布等技术措施。老果园主要实施自然生草,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生长季进行根外追肥等管理措施。灌水方法主要有沟灌、树盘灌、滴灌等。

(3)花果管理。主要应用花期放蜂、壁蜂授粉、人工授粉、疏花枝、疏果等措施。

(4)整形修剪。盛果期树形以主干疏层形为主,近年来新建园主要采用纺锤形整形。以生长季修剪为主,主要采用了刻芽、牙签撑枝、摘心、拉枝、疏除等方法。

(5)病虫害防治。采取安装杀虫灯、悬挂粘虫板、糖醋液、冬翻树盘、冬季清园等物理、生物防治方法。大力推广果园生草,使昆虫种类多样性,扩大生态容量,增加天敌数量。积极应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烟碱类、苦参碱、阿维菌素、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生物源、矿物源及低毒低残留化

学农药。减少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实施综合绿色生态防控技术。

2 费县大樱桃产业存在的问题

(1)生产规模化差,缺少规划和布局。费县大樱桃大多数是果农自发发展,零星栽植,没有统一规划和布局,单位面积小,造成用工多、效益差、园相不整齐的现象。

(2)品种结构不合理,上市时间集中,货架期短。一家一户以主观想法发展品种,且都集中在早中熟品种上,缺乏宏观布局和调控,造成了费县大樱桃5月15—30日集中上市,市场供应期短。

(3)分散经营,管理不善。绝大多数的果农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树形仍是以传统的多主枝圆头形为主,早结果、早丰产的纺锤形矮化密植高产园很少见。相当多的果农不懂管理,树形紊乱,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只见开花不见果,或结果过多引起树体死亡,生产的果实不仅果个小,裂果现象也相当严重,效益差。面对分散经营和经验主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困难,机械化程度低,采后处理环节落后。

(4)栽植过密,果园郁闭。果农为追求早期产量上升快,栽植时密度过大,等到盛果期时又不采取间伐、去大枝等措施,造成果园郁闭,且在修剪过程中为保稳产高产,留枝量过大,造成产量过高、个头小、品质差、病虫害严重等问题。

3 今后产业发展建议

(1)提高科技含量,生产优质果品。对于新发展的果园要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建园。科学规划建园,采用现代栽培模式宽行密植、矮砧丰产的标准,宽行密植采用3.5~4.0米×0.8~1.5米的行株距,引进和推广福星、福晨、美早、齐早、布鲁克斯、萨米脱、鲁樱3号等新品种,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和机械化生产,降本增效;对于老樱桃园采取隔行去行、隔株去株的间伐方式逐年改造,采取老树形配套新剪法,每个大枝都采用主干形修剪方法,通风透光,提质增效;对品种差的园区进行改劣换优,淘汰老品种,改接齐早、美早、福晨、福星等新品种。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由注重树上转为注重树下,实行果园生草,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推广肥水一体化,培肥养根,从根本上解决品质差的问题。引导果农走省力化、机械化的路子,减少劳动力投入,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2)实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目前费县大樱桃生产规模小,效益差,今后应集中发展合作社、龙头企业,为果农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建立健全一大批大樱桃批发市场,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促进大樱桃生产的产业化、经营化发展。

(3)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实行良种化栽培。生产中应选择品质好、抗性强的品种,为高效生产打好基础。如引进发展齐早、福星、福晨、布鲁克斯、鲁樱3号等品种,宏观调控,注重品种搭配,延长货架期和市场供应期。

(4)实行果园绿色生态综合防控技术。推广清园、改土培肥、果园生草覆草、修剪农业生态防控技术;采用悬挂糖醋液、悬挂色板和配置杀虫灯诱杀,涂抹或悬挂性诱剂或迷向丝、果实套袋等物理技术防治害虫;实行保护、放养天敌,以虫治虫,使用生物农药、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残留,降低环境污染,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5)强化技术培训。通过现场指导、室内室外培训、网络培训等方式,大力推广新技术,如果园生草、高光效修剪、水肥一体化、配方施肥、果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提高果农的管理技术水平,引导果农走优质高效、优质优价的路子,提高果品档次,追求高额回报,增加农民收入。

(6)拓宽销售渠道。打造“乡村游+采摘游”模式,扶持电商平台,增强果品冷链运输能力。

猜你喜欢
费县生草树形
行间生草模式对阜城梨栽植地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果园如何生草
葡萄园生草技术
费县老兵的红色记忆
费县故城勘探报告
费县山岭地果园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会翻身的长生草
山东省临沂市:田园“调色板”
树形灯
云南葡萄架式和树形应用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