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022-01-07 12:50申义忠刘靖雯陈梓琳郑丽娇陈力豪陈汉威冯惠强何红波
四川精神卫生 2021年6期
关键词:意念健康状况筛查

申义忠,袁 帅,刘靖雯,陈梓琳,郑丽娇,陈力豪,陈汉威,冯惠强,何红波*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370;2.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广东 广州 511400;3.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 广州 510060*通信作者:何红波,E-mail:vglut2@126.com)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呼吁重视患者心理健康,因躯体疾病就诊患者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在综合医院住院的患者,其躯体疾病相对危重复杂,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更差[1]。有资料显示,在综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单纯躯体疾病、单纯心理疾病或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患者各占1/3[2]。但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医师在对患者诊疗时更加关注躯体疾病,往往忽略患者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对在综合医院就诊的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率较低[3]。心身医学的观点认为,患者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机体免疫力存在影响,不利于躯体疾病的康复,可能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对医疗服务满意度下降,甚至发生医疗纠纷。因此,对在综合医院就诊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筛查、识别并尽早干预,是患者整体健康恢复以及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不可或缺的部分。本研究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评定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焦虑、抑郁、失眠和自杀,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健康问题早期筛查及构建综合医院心理干预模式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2021年2月4日-5日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诊的非精神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意识清楚,能理解问卷内容;②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调查。排除标准:①患严重躯体疾病,无法完成问卷作答的患者;②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符合入组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共1 005人。发放并回收问卷1 005份,其中有效问卷91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1%。本研究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调查工具

采用自编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住院科室信息。

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Depression Scale-9 item,PHQ-9)[4]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该量表共9个条目,采用0~3分评分,总评分0~27分。总评分5~9分为轻度抑郁,10~14分为中度抑郁,15~27分为重度抑郁。

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7 item,GAD-7)[5]评定患者的焦虑症状。该量表共7个条目,采用0~3分评分,总评分0~21分。总评分5~9分为轻度焦虑,10~14分为中度焦虑,15~21分为重度焦虑。

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6]评定患者的失眠情况。该量表共8个条目。采用0~3分评分。总评分0~24分。总评分6~9分为轻度失眠,10~15分为中度失眠,16~24分为重度失眠。

采用哥伦比亚自杀严重程度评定量表(Columbia-Suicide Severity Rating Scale,C-SSRS)[7]评定患者的自杀情况。该量表共7个条目,以“是”或“否”作答。采用前5个条目评定自杀意念:近1个月无自杀意念者为无风险,近1个月有自杀意念而无自杀计划者为低风险,近1个月有自杀计划但未实施者为中风险,近1个月有自杀计划并准备实施者为高风险。以第6和第7个条目评定自杀行为:既往无自杀行为者为无风险,3个月前有自杀行为者为中风险,近3个月有自杀行为者为高风险(注:自杀行为维度评定结果无低风险)。

1.3 资料收集

每个病区由1名责任护士担任调查员,共28名调查员,所有调查员均接受一致性培训。患者入院后由调查员讲解本研究项目内容及目的,通过手机扫码进入问卷星并进行作答。问卷起始部分为知情同意内容板块,若患者及监护人同意参加调查,则点击“知情同意”选项后跳转至正式作答界面;若不同意参加,点击“拒绝答卷”选项后退出作答。调查在相对安静的独立病房进行,所有问卷均由患者在入院24小时内完成作答,评定耗时10~15 min。在四个量表评定结果中,若任何一个量表评定结果为轻度及以上,则代表该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即为心理健康筛查阳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构成比、率描述。心理健康筛查阳性影响因素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²检验,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理健康筛查阳性的影响因素。各维度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的组间差异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以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心理健康状况各维度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 果

2.1 住院患者一般资料

916例住院患者中,男性460例(50.2%),女性456例(49.8%);年龄<60岁者540例(59.0%),≥60岁者376例(41.0%);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601例(65.6%),高中或大专236例(25.8%),本科及以上79例(8.6%);婚姻状况:已婚834例(91.0%),未婚82例(9.0%);就诊科室:内科416例(45.4%),外科312例(34.1%),妇产科99例(10.8%),五官科45例(4.9%),填写不明44例(4.8%)。

2.2 不同特征的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筛查阳性情况

共检出心理健康问题阳性者339例(37.0%)。在460例男性患者中,阳性153例(33.3%);在456例女性患者中,阳性186例(40.8%)。女性患者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χ²=5.568,P=0.018),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住院科室的患者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的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筛查阳性情况(n=916)

2.2 不同特征的住院患者抑郁、焦虑、失眠、自杀行为和自杀意念情况

在916例患者中,存在抑郁症状者218例(23.8%),其中轻度 155例(16.9%),中度 45例(4.9%),重度18例(2.0%);存在焦虑症状者141例(15.4%),其中轻度 110例(12.0%),中度 23例(2.5%),重度8例(0.9%);存在失眠症状者257例(28.1%),其中轻度 163例(17.8%),中度 71例(7.8%),重度23例(2.5%);存在自杀意念者42例(4.6%),其中低风险33例(3.6%),中风险 1例(0.1%),高风险8例(0.9%);存在自杀行为者7例(0.8%),其中中风险 1例(0.1%),高风险 6例(0.7%)。

其中,抑郁合并焦虑者108例(11.8%),抑郁合并失眠者170例(18.6%),抑郁合并自杀意念和/或自杀行为者24例(2.6%),抑郁合并焦虑、失眠、自杀意念和/或自杀行为者16例(1.7%)。

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的住院患者抑郁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不同性别的住院患者失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住院患者自杀意念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不同特征的住院患者抑郁、焦虑和失眠严重程度[n(%)]

续表2:

表3 不同特征的住院患者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情况[n(%)]

2.3 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筛查结果阳性的影响因素

以心理健康筛查结果是否阳性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及住院科室为自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379,P<0.05)是心理健康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回归方程:Logit(P)=-0.041+0.321×(女性)。见表4。

表4 心理健康筛查阳性情况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2.4 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各维度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心理健康状况各维度的严重程度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各维度严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纳入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抑郁程度分为4个等级,SPSS拟合出3个累积概率回归方程:Logit(P1)[无/(轻+中+重)]=1.338+0.433×(≥60岁)-0.646×(高中至大专)+0.720×(未婚);Logit(P2)[(无+轻)/(中+重)]=2.800+0.433×(≥60岁)-0.646×(高中至大专)+0.720×(未婚);Logit(P3)[(无+轻+中)/重]=4.111+0.433×(≥60岁)-0.646×(高中至大专)+0.720×(未婚)。

失眠程度分为4个等级,SPSS拟合出3个累积概率回归方程:Logit(P1)[无/(轻+中+重)]=1.144+0.387×(女性);Logit(P2)[(无+轻)/(中+重)]=2.376+0.387×(女性);Logit(P3)[(无+轻+中)/重]=3.868+0.387×(女性)。

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542,P<0.05)、未婚(OR=2.055,P<0.05)是抑郁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高中至大专(OR=0.524,P<0.05)是抑郁严重程度的保护因素。女性(OR=1.472,P<0.05)是失眠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对自杀意念强度的影响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各维度严重程度影响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调查了916例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结果显示,抑郁、焦虑、失眠及自杀风险整体阳性检出率为37.0%,其中抑郁、焦虑、失眠检出率分别为23.8%、15.4%、28.1%,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检出率分别为4.6%、0.8%。我国综合医院抑郁焦虑患病率Meta分析显示[8],住院患者抑郁阳性率为13.6%、焦虑阳性率为8.1%,均低于本研究中抑郁和焦虑阳性率调查结果,提示该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可能欠佳。中国精神卫生调查[9]及广州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10]显示,住院患者的抑郁焦虑阳性率高于普通人群,说明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心理健康问题较一般人群更多。但在不同报道中,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筛查结果各有不同,如冯艳春等[11]调查的综合医院患者抑郁阳性率为43.6%、焦虑阳性率为33.0%,钟瑜[12]调查的综合医院患者自杀意念检出率为7.9%,自杀行为检出率为1.9%。以上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可能是调查方法、调查工具、所在地区的人口学特征等不同所致。在住院患者心理问题共病方面,秦碧勇等[13]研究指出,抑郁症患者常共病失眠、焦虑或存在自杀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抑郁合并焦虑的患者占11.8%,抑郁合并失眠者占18.6%,抑郁合并自杀意念和/或自杀行为者占2.6%,抑郁合并焦虑、失眠、自杀意念和/或自杀行为者占1.7%。

本研究中,女性是整体心理健康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未婚是抑郁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女性是失眠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女性患者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与张恬[14]对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心理问题调查的结果一致,可能是因为女性要承担更多的来自生活和工作等负性生活事件,且女性也可能因激素水平变化而更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15]。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的失眠风险更高(OR=1.472),可能由于女性对自身躯体情况的变化更敏感,也可能是因为社会文化环境对女性表达情绪困扰或躯体不适更宽容,这与张斌等[16]对失眠人群性别差异的荟萃分析结果一致。此外,年龄≥60岁或未婚的患者抑郁风险更高。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来自躯体疾病的压力或生活自理方面的困扰增多,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较大影响,这与荣健等[17]对老年人抑郁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一致。魏海燕等[18]研究表明,单身状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有不利影响,而生活质量与抑郁障碍紧密相关,故单身状态的老年人存在抑郁症状的风险更大。受教育程度为高中至大专是抑郁严重程度的保护因素,Lee[19]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认知水平有关,较高的受教育程度主要通过提高个体认知水平以降低抑郁的风险,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患者对躯体疾病的认知更全面,理解力及承受能力相对较强。

综上所述,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积极关注女性、年龄≥60岁、未婚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具有一定特征风险的住院患者早期筛查、识别及干预。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自评问卷对临床诊断参考价值有限;样本来源于一家医院,其结果可能不适合在其他地区推广;本研究的侧重点在于调查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些特征都是不可改变的因素,缺少可控制的影响因素,无法在干预或防控方面进一步探讨。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非精神科医务人员对患者心理问题的识别及处理能力,由精神心理专科医生在多家医院针对心理健康状况筛查阳性的患者进行诊断性访谈以明确诊断,开展多中心调查及干预研究。

猜你喜欢
意念健康状况筛查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筛查与干预
体适能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实验研究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菜市场离我只有一百步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意念修复功法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大成拳之秘站桩入门的核心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