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氟烷维持麻醉在单侧甲状腺癌患者切除术中的应用

2022-01-07 12:29查白薇姚舜禹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氟烷单侧苏醒

查白薇,姚舜禹

(安徽省肿瘤医院 麻醉科,安徽 合肥 230000)

早期甲状腺癌患者症状不明显,随着疾病进展,部分患者逐渐出现吞咽困难、疼痛等表现。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后良好[1]。但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应激状态,麻醉药物对患者而言十分重要。七氟烷是临床维持麻醉的常用药物,具有起效快、消退速度快等优势,以吸入方式使用,但气管插管时部分患者仍会发生轻微膈肌活动,影响麻醉质量[2]。地氟烷在组织和血液中可快速被消除和吸收,可控性强,具有较高的麻醉质量[3]。尽管地氟烷已被广泛用于神经外科、乳腺外科、儿科等领域,但用于单侧甲状腺癌的相关报道仍较少。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地氟烷维持麻醉在单侧甲状腺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选取我院2020年10月至12月行单侧甲状腺癌切除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家属及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4]中甲状腺癌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单侧发病;③行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及颈淋巴结清扫。排除标准:①存在手术禁忌证;②易过敏体质;③肝、肾功能障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20例;年龄34~47岁,平均年龄(40.04±2.14)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14例,Ⅱ级17例。观察组中男10例,女21例;年龄34~47岁,平均年龄(40.09±2.12)岁;ASA分级:Ⅰ级13例,Ⅱ级18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行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及颈淋巴结清扫。入室后,常规监测患者心率(HR)、血压等,使用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麻醉诱导:静脉输注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20200412;规格:1 mL∶50μg)0.5μg/kg+罗库溴铵(峨眉山通惠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201606;规格:2.5 mL∶25 mg)0.3 mg/kg+异丙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201704;规格:20 mL∶0.2 g)2 mg/kg+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200611;规格:2 mL∶2 mg)2 mg;满足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条件后,行气管插管并固定导管。麻醉维持:观察组吸入2%地氟烷维持麻醉,对照组吸入2%七氟烷维持麻醉;机械通气,潮气量8~10 mL/kg,呼气末二氧化碳维持35~45 mm Hg,Narcotrend值保持40~55;手术结束停止吸入麻醉剂,调节氧流量5~6 L/min,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自主呼吸后拔除导管送入麻醉复苏室。

1.3 评价指标①比较两组拔管即刻(T0)、拔管后3 min(T1)、拔管后5 min(T2)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水平;②苏醒质量:记录两组患者的听从指令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③不良反应:记录两组的呛咳、躁动、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多个时点单个指标的比较采用一般线性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指标T0时,两组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时的HR、MAP均较T0时降低,但组间、时点、组间与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组别 时间点 HR(次/min) MAP(mmHg)观察组 T0 88.74±7.85 117.65±13.21(n=31) T1 87.26±7.8 116.35±13.24 T2 87.02±7.79 115.14±13.09对照组 T0 88.81±7.89 117.69±13.25(n=31) T1 87.31±7.91 116.37±13.07 F时点/P时点 - 0.867/0.423 0.278/0.758 F组间与时点交互/P组间与时点交互 - 0.457/0.634 1.055/0.351 T2 87.09±7.82 115.19±13.13 F组间/P组间 - 1.381/0.245 0.087/0.769

2.2 苏醒质量观察组的听从指令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苏醒质量比较(±s,min)

表2 两组患者的苏醒质量比较(±s,min)

组别 n 听从指令时间 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组 31 8.61±2.06 10.48±2.36对照组 31 14.13±4.12 17.62±4.17 t 6.672 8.297 P 0.000 0.000

2.3 不良反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麻醉深度过浅无法满足术中镇静要求,过深则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术后易发生认知障碍,影响手术效果。为保障手术与麻醉的有效性,加强术中麻醉深度监测十分重要。Narcotrend监测仪能够准确反映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中麻醉深度的变化,使麻醉医师能够了解患者麻醉状态,选择适宜时间拔管,以降低拔管时对患者造成的生理刺激[5]。但拔管时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轻微咳嗽、声门活动,影响患者机体循环,导致不良事件发生。而麻醉药物不仅能够缓解机体疼痛反应,还会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造成影响。因此,术中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对患者机体循环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T1、T2时的HR、MAP均较T0时降低,但组间、时点、组间与时点交互比较未见显著差异;观察组的听从指令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这提示七氟烷、地氟烷维持麻醉应用于单侧甲状腺癌切除术均能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地氟烷术后苏醒质量更高。分析原因在于,七氟烷与地氟烷均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肌收缩力,继而使心肌耗氧量降低,扩张外周血管,促使血压降低,维持机体循环稳定[6]。而地氟烷具有更小的溶解性及亲脂性,能够更快地调节麻醉深度,使患者快速苏醒,提高苏醒质量;同时,地氟烷气道反射恢复更快,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缩短拔管时间,与王斌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地氟烷在苏醒质量上优于七氟烷。本研究结果亦显示,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显著差异,提示地氟烷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地氟烷维持麻醉应用于单侧甲状腺癌患者切除术中,能够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苏醒质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氟烷单侧苏醒
更正声明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植物人也能苏醒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单侧咀嚼有损听力
绿野仙踪
吸入用七氟烷药理毒理研究综述